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离筛选并鉴定产纤溶酶的菌株.[方法]采用血粉培养基富集,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筛选,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溶活性物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确定菌株的种类.[结果]从自然界分离筛到一株产纤溶酶的菌株EF608,经鉴定该菌株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SDS-PAGE和纤维蛋白自显影表明该纤溶酶的分子量为37 kD,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5℃和7.5,EDTA能完全抑制其纤溶活性,而PMSF对其活性无抑制作用.菌株EF608发酵液不仅可以直接水解纤维蛋白,而且具有体外溶栓的作用,对血红细胞没有溶解作用.[结论]筛选到一株具有纤溶活性的粪肠球菌——EF608,为获取新型纤溶酶提供了一种的新的菌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粪肠球菌为研究对象,探讨粪肠球菌基因srtA(转肽酶A编码基因)、esp(肠球菌表面蛋白)与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的相关性。方法:用逆转录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组细菌srtA、esp两种与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相关的基因其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rtA、esp基因与粪肠球生物被膜菌早期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菌组srtA、esp表达量分别是浮游菌组的7.9与13.5倍。结论:srtA、esp基因与粪肠球生物被膜菌形成早期密切相关,可能是生物被膜早期形成的上调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对巨噬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用PMA刺激THP-1细胞获得巨噬细胞模型。用6孔板建膜法获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分别用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菌和浮游菌感染巨噬细胞,观察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并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吞噬功能的变化。进一步用ELISA试剂盒检测感染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巨噬细胞模型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模型。与感染了浮游菌的细胞相比,感染了生物被膜菌的巨噬细胞形态变化小,释放的LDH降低,吞噬功能减弱,IL-1β的表达量减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菌可以逃逸巨噬细胞的免疫防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小讲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实习的2018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48名为对照组,2019年的42名实习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小讲课的教学模式。两组实习生均接受出科考试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比较两组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科考试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实习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小讲课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实习效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从传统实习教学模式的现状和不足、翻转课堂与学生小讲课相结合实习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引入、构建和效果评估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和浮游菌状态下毒力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分别在生物膜(静置)和浮游菌(摇床)状态下培养,收集上清液,检测总蛋白酶、LasA和LasB弹性蛋白酶、鼠李糖脂、绿脓素、溶血活性;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通过活菌计数检测PAO1在生物膜和浮游菌状态下的生长曲线。结果生物膜状态下,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总蛋白酶、LasA、LasB弹性蛋白酶、鼠李糖脂、绿脓素表达均增高(均P0.05),溶血活性增高(P0.05),生物膜和浮游菌状态下细菌生长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S相关基因rhlI、rhlR、rhlA、lasI、lasR、pqsA、pqsR表达增高(均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PAO1在生物膜状态下毒力因子表达较浮游菌状态下增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5-甲基间苯二酚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eginosa)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5-甲基间苯二酚的敏感性并绘制时间-杀菌曲线;通过微孔板培养生物膜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检测5-甲基间苯二酚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和分散的影响。当5-甲基间苯二酚的浓度为512μg/mL时,可显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膜的形成,而5-甲基间苯二酚对铜绿假单胞菌PA47生物膜的形成无影响。32μg/mL的5-甲基间苯二酚还能显著分散铜绿假单胞菌PAO1成熟生物膜,但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不同临床菌株生物膜对5-甲基间苯二酚的敏感性各异。结果表明,5-甲基间苯二酚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并能分散已形成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7.
漆涌  伍勇  陶莹  陈颖 《微生物学杂志》2006,26(4):103-105
分析了长沙市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现状,分布及耐药情况。应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对476例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Uu和Mh的检测和药敏试验。476份标本支原体总检出率为37.0%。Uu检出率26.0%;Mh检出率为3.0%;两者混和感染检出率为8.0%。感染年龄集中在20~30岁的年龄段。支原体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11.9%~79.5%。支原体感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对支原体感染敏感的抗生素是多西环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esprin2在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对Nesprin2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制备小鼠睾丸细胞涂片,用Nesprin2特异性抗体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sprin2在各级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应用RT-PCR技术扩增Nesprin2 C端包含KASH domain的编码85个氨基酸的目的片段,将PCR产物插入到PUCm-T载体中测序,将测序验证后的目的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对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Nesprin2在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核膜及其周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Nesprin2可能参与核膜重塑。构建了PGEX-4T-1-Nesprin2 C85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了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对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后,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原核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为GST-Nesprin2 C85融合蛋白。结论:Nesprin2在小鼠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有表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参与核膜的重塑。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地区几种耐荫耐旱乡土地被植物的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州白云山、肇庆鼎湖山、深圳梧桐山、惠州南昆山、东莞银屏山、东莞水濂山等6处选取样方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数学模型对珠三角地区野生地被植物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依据植物的生活型、生境、高度等特性初步确定该地区乡土地被植物70种,重点推荐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东方紫金牛Ardisia squamulosa、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等8种乡土耐荫耐旱地被,其在东莞植物园的配置应用实践中,均表现出极好的耐荫性和耐旱性,且扩繁较易。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患者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种类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6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标本,鉴定真菌种类,分析其耐药性。结果67例肝移植患者有21例发生真菌感染,占肝移植患者的31.3%;共检出73株真菌,以酵母菌感染为主,占98.6%,其中近平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是53.4%、21.9%、9.6%、8.2%、2.7%。曲霉菌感染1例。药敏试验显示73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制霉菌素(MYS)、酮康唑(KTC)、益康唑(ECO)和咪康唑(MIC)的平均敏感率分别为98.6%、95.7%、87.1%、70.0%、65.7%和64.3%。结论加强肝移植术后真菌的鉴定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