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葡萄种质资源初级核心群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保存的867份栽培种质为材料,对47项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采用欧氏遗传距离、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种质初选。采用分组和逐步聚类法,分别以15%、20%、25%和30%的比例抽样,依次获得124、170、205和252份种质。通过对初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的分析,检验初级核心群的构建效果。结果表明,按种质类型分组,组内采用平方根策略、15%抽样比例获得的124份初选种质的表型保留比例和遗传多样性代表性均达到96%,表明构建的初级核心群对原始种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2.
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影响葡萄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试验,并通过直观分析初步确定其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等因素或条件对葡萄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水平。最终建立了葡萄ISSR-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TP浓度0.2 m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0.5 U,引物浓度0.4mmol/L,DNA模板用量40 ng。反应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退火1 min,72℃延伸1 min 30 s,40次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10℃保存。  相似文献   
83.
乙烯利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赵权  王军 《植物研究》2012,32(2):183-190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京优’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以及乙烯利处理对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和关键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葡萄果实发育进入着色期,花色苷合成过程中主要相关基因(CHSsCHIsF3HsF3HF35HDFRLDOXUFGTOMTGST)和转录因子(MybA1MybA1-2)转录水平都显著提高,其中UFGTGSTMybA1CHSsCHIsF3Hs基因家族中的CHS3CHI2F3H2随着花色苷合成而大量转录;乙烯利处理能够增强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使其转录时期前移和转录水平提高,其中对GSTUFGTMybA1转录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花色苷合成与一些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CHS3CHI2F3H2F35HUFGTGST)和转录因子(MybA1)的转录水平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CHS1CHS2CHI1F3H1DFRF3HLDOXOMT转录水平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花色苷生物合成机理和花色苷类色素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葡萄种类和品种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葡萄种类和品种的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本文介绍了鉴定工作中常用的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在葡萄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中形态学鉴定是最基础、最普遍的方法。分子标记技术为葡萄种质资源鉴定工作提供了更为快捷和精确的依据,但目前在葡萄上的应用还较少。此外,本文还对果树品种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葡萄果粒表皮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东主要酿酒葡萄产区收集葡萄果粒并分离得到酵母258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这些地区葡萄果粒表皮酵母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共鉴定出13属26种,其中优势属为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5种),假丝酵母属Candida(4种),毕赤酵母属Pichia(4种)和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2种).对分离自不同地域的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D1/D2序列分析比较,以探讨不同地理起源地酵母种内序列稳定性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86.
真菌源激发子对采后葡萄果皮抗性产生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文强  李宁  段双科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2):2408-2412
利用细胞壁提取法从葡萄采后致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中提取出激发子。在采前一周用激发子处理葡萄,研究激发子诱导葡萄采后抗病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经激发子处理后,果皮内与抗病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强,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提高,贮藏期自然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降低,其中以125μg·mL-1处理效果最好,果实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比对照降低500%左右。  相似文献   
87.
二氧化氯在葡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壳聚糖作涂膜剂,ClO2作保鲜剂,研究了葡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能有效的控制葡萄的腐烂率和鲜重损失,保持感官品质,延长存放期。  相似文献   
88.
两个不同葡萄种对高湿弱光气候的表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吴月燕 《生态学报》2004,24(1):156-161
在高湿弱光条件下 ,对欧亚种葡萄无核白鸡心、京玉、汤姆逊无核、火红无核、深红无核、红地球、里查马特和美人指与欧美杂交种葡萄巨峰、藤稔、醉金香和金星无核进行了研究。与欧美杂交种比较 ,欧亚种葡萄普遍表现徒长 ,花芽形成困难 ,产量低下。高湿弱光使大部分欧亚种葡萄 PS 光化学效率 Fv/ Fm、光化学猝灭系数 q P、最大荧光 Fm和 PS 非环式电子流的量子效率 PS 下降 ,而初始荧光 Fo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 N上升 ,净光合作用与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PS 光化学效率 Fv/Fm、PS 非环式电子流的量子效率 PS 、光化学猝灭系数 q P和荧光非化学猝灭系数 q N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r=- 0 .782 1* ,r=0 .9384 * * ,r=0 .8176 * ,r=0 .90 11* * ,r=0 .880 1* * ,r=- 0 .86 2 5 * * ) ,表明光合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大部分欧亚种葡萄叶片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欧美杂交种葡萄 ,表明吸收光的能力较差 ;部分欧亚种葡萄叶片叶绿素 a/ b与欧美杂交种无明显差异 ,表明利用散射光的能力较强 ;叶绿素 a/ b与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r=- 0 .780 0 * ) ,叶绿素 a/ b高的品种光呼吸也高。大部分欧亚种葡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低于欧美杂交种 ,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产量和净光合速  相似文献   
89.
IL-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融合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IL-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融合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方法:分别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227Ala、B基因的两端克隆上两个酶切点Hind Ⅲ,Kpn Ⅰ。将IL-2基因突变,设计一段linker使之分别与SEA227Ala和SEB相连并克隆到PET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DH5a(DE3)-Pass中表达。结果:表达的蛋白占总蛋白15%。结论:IL-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融合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90.
藤茶保健含片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藤茶浓缩汁、麦芽糖醇、山梨糖醇和低聚异麦芽糖为主要原料,经混合、造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制成了低热量、具有保健功能的藤茶含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