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枯草芽孢杆菌BS2对葡萄灰霉病菌抑菌机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灰霉病菌的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液成分及胞外蛋白的抑菌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BS2对葡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菌液成分和胞外蛋白经20°C-120°C处理后,抑菌效果存在差异。BS2的菌液成分及胞外蛋白对灰霉病菌的产孢、萌发和菌丝的生长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灰霉病菌菌丝的原生质有囊泡和颗粒化现象。由此分析,BS2抑菌活性物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抑菌物质中含有对温度敏感的高分子蛋白质,且抑菌机制也是从多方面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2.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10,(8):54-55
<正>《病毒学》2010.7葡萄扇叶病毒本期封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串鲜嫩欲滴的葡萄……也许不全是!在诱人的葡萄中间还夹杂着一个伪装得很好的坏家伙,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葡萄扇叶病毒。  相似文献   
53.
葡萄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BP(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SBP)基因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的信号传导。葡萄是继拟南芥、水稻和杨树之后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第四种开花植物,因此葡萄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对象,进行葡萄基因组信息挖掘与分析对于葡萄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葡萄家族45条SBP蛋白序列的系统发生和SBP基因组定位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以及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葡萄与拟南芥的SBP基因家族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这45条蛋白序列与拟南芥16个SBP基因蛋白序列一起分成了3个亚族,说明拟南芥与葡萄SBP基因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进一步的基因组定位结果发现其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较拟南芥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更为分散。研究还发现不同亚家族间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序列间的疏水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发现,41条氨基酸序列以随机卷曲为主要组成部分,这与拟南芥相似,且45条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十分相似。本文实验结果均为葡萄SBP基因家族的进一步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4.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0,30(3):287-289
描述了自甘肃南部发现的葡萄属一新种,文县蘡薁Vitis wenxianensis W.T.Wang。此新种与特产浙江的三出蘡薁V.bryoniifolia Bunge var.ternata(W.T.Wang)C.L.Li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可能是由蘡薁V.bryoniifolia Bunge衍生而出的一对姊妹群。基于上述认识,将三出蘡薁由变种提升至种的等级,但由于存在一个于1871年发表的种名V.ternata Baker,因此,必须为三出蘡薁拟定一新名。  相似文献   
55.
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实生苗抗旱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份2生年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实生苗为试材,通过塑料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自然干旱胁迫下野生葡萄幼苗的外观形态特性和生理指标变化规律,探讨其抗旱性及其抗旱机理.结果表明;(1)4份野生葡萄的抗旱性存在明显差异,以葛藟葡萄'小七孔-3'的抗旱性最强,毛葡萄'天河潭-2'的最差.(2)干旱胁迫期间,'小七孔-3'的1级旱害症状出现时间比'天河潭-2'晚12d,且旱害指数始终小于其他3份种质.(3)抗旱性强的野生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抗旱性差的株系,而其叶片水分饱和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则相反,且材料间差异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而增加;(4)野生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其旱害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其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旱害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是导致葡萄旱害的首要因素.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野生葡萄叶片膜系统稳定,水分散失较少,细胞电解质外渗较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从而维持了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56.
葡萄砧木'5BB'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浓度组合对'5BB'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为适合叶柄不定芽再生的基本培养基;着生于顶端第2、3节位的叶柄为适宜的外植体;适于叶柄不定芽再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为2.5 mg/L BA+0.05mg/L IBA;叶柄不定芽再生率最高可达到43.33%.  相似文献   
57.
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底莱特’和‘大粒红无核’自交、‘红宝石无核’ב新郁’和‘爱莫无核’ב黑奥林’胚珠为材料进行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1)‘底莱特’自交和‘红宝石无核’ב新郁’胚珠剥胚后萌发率分别为11.4%和10.0%,高于横切胚珠情况下的萌发率(5.5%、0.6%);(2)用Nitsch培养基培养的‘大粒红无核’自交和‘爱莫无核’ב黑奥林’胚珠的胚萌发率分别为9.5%和5.6%,胚状体诱导率分别为6.3%和3.9%,明显高于ER培养基的萌发率。结果表明:剥胚有利于无核葡萄胚的萌发;Nitsch比ER培养基更有利于胚萌发和胚状体诱导;同时,由于杂交亲本染色体倍性的差异导致胚萌发率不同,表现为:二倍体无核自交>二倍体无核×二倍体有核>二倍体无核×四倍体有核。  相似文献   
58.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芪合成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通过RT-PCR,从高抗葡萄黑痘病的中国野葡萄葡萄商-24克隆了芪合成酶基因家族的2个成员VqSTS1和VqSTS2,其cDNA全长均为1 179 bp,编码39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VqSTS1和VqSTS2编码氨基酸247-257位点的IPN(S/F)AGAIAGN "是芪合成酶家族固有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368-378位点的GVLFGFGPGLT"是芪合成酶与查尔酮合成酶家族固有的保守序列特征.在编码的392个氨基酸中,VqSTS1和VqSTS2仅有12个氨基酸不同,氨基酸一致性达97%.多重比较分析显示,VqSTS1与VqSTS2与五针松、河岸葡萄、白粉藤、华东葡萄及欧洲葡萄等STS在氨基酸水平的一致性分别为65%、96%、97%和98%.将VqSTS1和VqSTS2登录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158856和EF158857.  相似文献   
59.
记述了西藏昌都地区葡萄绵蜡蚧Pulvinaria vitis (Linnaeus)的重要寄生蜂多孔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annasor Guerrieri & Noyes,该种为中国新记录种。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0.
葡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纵圆  彭秧 《生物技术》2007,17(6):58-60
目的:从葡萄叶中提取总黄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葡萄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四因素对葡萄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立了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45%的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4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葡萄叶总黄酮含量为5.329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