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24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择期行THA的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B组(n=40)、C组(n=40),三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B组、C组分别给予0.5 μg/kg、1.0 μg/kg、1.5 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比三组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脑神经损伤情况,观察三组围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的阻滞消退时间、拔管时间长于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A组(P<0.05)。B组、C组的阻滞消退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麻醉诱导后即刻(T1)~手术结束时(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后降低(P<0.05)。B组、C组的T1~T3时间点HR、MAP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三组T3时间点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Cor、IL-6、TNF-α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均高于A组,且B组高于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1.0 μg/kg右美托咪定在THA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缩短首次下床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波动以及脑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研究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血清雌二醇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女性SUI患者81例,记作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盆底超声参数以及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静息状态下近段尿道和人体纵轴间夹角(UIA)、最大Valsalva动作下近段尿道和膀胱后壁的夹角(PUVA)以及尿道旋转角(URA)相较于对照组较高(均P<0.05)。观察组血清雌二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各项盆底超声参数联合血清雌二醇诊断女性SUI的效能优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可诊断女性SUI,在联合血清雌二醇时诊断女性SUI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肿瘤患者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85例,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85例乳腺肿块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弹性成像参数,对弹性应变率、直径变化率、面积比及三者联合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乳腺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的弹性成像参数,分析乳腺肿瘤患者病理分子分型的弹性成像参数。结果:85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块35例,恶性肿块50例。恶性组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良性组低(P<0.05)。面积比ROC曲线AUC为0.580,以1.73为临界值,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73.5 %,特异度为38.5 %;直径变化率ROC曲线AUC为0.630,以0.28为临界值,诊断灵敏度为75.5 %,特异度为47.5 %;弹性应变率ROC曲线AUC为0.790,以15.2 cm2为临界值,诊断灵敏度为64.5 %,特异度为83.5 %,以三者联合绘制ROC曲线,AUC为0.920,诊断灵敏度为82.5 %,特异度为92.5 %。乳腺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Ⅰ、Ⅱ、Ⅲ、Ⅳ期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期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Ⅲ、Ⅱ、Ⅰ期者高,Ⅲ期者明显较Ⅱ、Ⅰ期者高,Ⅱ期者明显较Ⅰ期高。乳腺恶性肿瘤患者Luminal A型者、Liminal B型者、Her2过表达型者、基底样型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iminal B型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Luminal A型者、Her2过表达型者、基底样型者高,Her2过表达型者明显较Luminal A型者、基底样型者高(P均<0.05),Luminal A型者与基底样型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用于乳腺良恶肿瘤的诊断,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可用于恶性乳腺肿瘤临床分期、Li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应激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无锡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初次行TKA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镇痛处理)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镇痛处理),每组各51例。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炎性细胞因子、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β-淀粉样蛋白(Aβ)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用于TKA患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轻应激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分泌,改善膝关节活动度,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5.
用基因定点突变法研究了白细胞介素-2(IL-2)中某些氨基酸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将IL-2中39Met和43Lys分别改为Pro,企图破坏此处α螺旋,突变体的CD图谱和生物活性均,不变,说明此处可能原来就不存在α螺旋.而将52Glu.53Leu,54Lys分别改为Pro后,CD谱发生了变化,生物活性也显著下降。表明这些氨基酸处在α螺旋中,将它们改为Pro后,影响了IL-2的结构,并导致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26.
两种新型白细胞介素-2的热稳定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成两种新型白细胞介素-2(新型Il,-2),其一为125Ser-IL-2,另一为125Ala—Ⅱ2(即原型IL-2中125位cys分别被Ser或Ala取代)。两种新型IL-2均已被高度纯化,并已完成了中试,获准临床应用。发现新型IL-2的热稳定优越性。在65℃加热,新型IL-2的稳定性高于原型,失活比原型慢,被保留的活性也较原型多。在0.1%SDS中能使失活的IL-2逐渐恢复一定的活性,也是新型IL-2恢复活性高。同时,比较了其它条件下这三种重组rIL-2的稳定性及SDS对其复性的影响,发现三者之间差异很大。上述结果均证明:125A1a—IL-2的热稳定性最好,125sER-IL-2次之,原型较新型差。  相似文献   
27.
以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人α8干扰素(hIFN-α8)和分裂细胞核抗原(PCNA)的cDNA定点突变为例,建立了一种新的大区域非连续多核苷酸同步定点突变的方法。经碱变性后的质粒DNA,先用突变引物延伸单链,然后通过PCR扩增得到突变双链DNA。用该方法成功地改造了hGM-CSF基因5′端36个核苷酸中的9个位点、IFN-α8基因5′端39个核苷酸中的9个位点和PCNA基因SD顺序两侧6个和7个核苷酸。与经典的含U单链寡核苷酸定点突变方法相比,本方法突变效率高,并省去了对突变克隆杂交筛选的操作  相似文献   
28.
不同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和SIV)的Tat均有3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Cys富集域、核心域和碱性氨基酸富集域。用PCR定点突变法在HIV-1 Tat蛋白的这些区域引入单氨基酸或多氨基酸突变;构建了以HIV-1 LTR-158到+80区域为启动子,含有不同突变点的突变Tat基因表达质粒;以荧光酶基因为报告基因,瞬时共转染Jurkat细胞:分析不同氨基酸突变对Tat的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141例急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山荣  周永尧 《蛇志》1996,8(1):43-45
作者对急诊科1988年~1990年急诊死亡141例病人的致死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本组病例占急诊病人总数的0.19%。各年龄组之间及各季节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死因主要为心血管病54例(38.3%),创伤43例(30.5%)。就诊和死亡时间均多在6Pm~12M,分别占51.1%和42.5%。并对降低急诊死亡率的措施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0.
宗秋  李淑春 《蛇志》1996,8(1):55-56
血液粘度检验方法的评估及其临床应用宗秋,李淑春,韩桂杰黑龙江鸡西煤炭医专检验系鸡西市158100血液粘度是决定血流阻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一顶综合指标,而血液粘度本身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的流变性决定的。由于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液粘度变化有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