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31.
为准确特异灵敏地检测猪细小病毒(PPV),建立一种新的LDR-PCR方法。首先在病毒的保守区内设计一对LDR探针,LDR探针两端各连有一段引物对应序列,以连接产物为模板进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以标准质粒为模板,通过对LDR反应的退火温度、连接酶浓度及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LDR最佳的反应体系,并建立了LDR-PCR方法。结果表明,可以特异地检测PPV,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102个拷贝。利用建立的方法对41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14份样品PPV阳性,与普通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7.6%。  相似文献   
32.
运用物质流分析法对银川市2006-2012 年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物质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不含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总量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物质输入以气体和固体为主, 其中固体物质主要以化石燃料、矿物和建筑材料的增加最为明显; 物质输出端主要以气体为主, 其中化石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在总气体排放中所占的量最多。固体废弃物的增加, 也加大了研究区的环境压力。(2)水输入量波动下降, 水输出量不断上升。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98%, 农业用水量在不断下降, 工业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在不断上升; 废水排放以工业污水为主。(3)从整体来看, 物质利用强度和输出强度在缓慢降低, 银川市经济发展一方面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 另一方面, 环境污染的压力在迅速减轻; 单位产值的物质消耗量在减少, 废弃物的输出效率明显提高, 银川市资源利用效率在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33.
水杨酸预处理对鸡冠花幼苗热胁迫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10叶期鸡冠花耐热品种‘世纪绿叶’和热敏品种‘世纪铜叶’为试材,喷施0.1 mmol.L-1水杨酸后进行30~50℃的热胁迫,观测其叶片水分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预处理能减缓热胁迫下鸡冠花幼苗叶片中水分散失,抑制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增加,提高叶片中的SOD活性,增加Pro的积累,并保持较高的Pn;且水杨酸对热敏品种的诱导效果比耐热品种明显。可见,外源水杨酸可以通过维持植株水分平衡、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膜结构和功能来降低高温胁迫对鸡冠花幼苗的伤害,降低效果依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34.
鸡冠花幼苗热胁迫耐性与其SOD之间的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鸡冠花热胁迫耐性与其SOD之间的关联,选用耐热品种Variety-Centrury Green 10叶期幼苗为试材,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进行48 h预处理,之后在45℃人工培养箱中进行热胁迫处理,观察其外观形态.结果表明,20 mmol/L DDTC预处理显著抑制叶片SOD活性,明显减弱鸡冠花的热胁迫耐性,表现为幼苗热胁迫耐受时间显著缩短,弯颈、死亡率明显提高.在自然状态下,叶片中有1种MnSOD、1种Cu/ZnSOD和3种FeSOD;迁移率大小依次为Cu/ZnSODFeSODMnSOD;谱带强弱依次为FesOD>Cu/znSOD>MnSOD.经热胁迫处理后,各种SOD同工酶条带亮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减弱的变化趋势,并诱导产生了1条新的Cu/Zn-SOD条带,与此同时MnSOD条带最先消失.由此推测,鸡冠花品种间耐热性差异与其SOD活性相关,与胁迫强度相对应,同时也与Cu/ZnSOD2的诱导产生相关联. 表现为幼苗热胁迫耐受时间显著缩短,弯颈、死亡率明显提高.在自然状态下,叶片中有1种MnSOD、1种Cu/ZnSOD和3种FeSOD;迁移率大小依次为Cu/ZnSODFeSODMnSO ;谱带强弱依次为FesOD>Cu/znSOD>MnSOD.经热胁迫处理后,各种SOD同工酶条带亮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一减弱的变化趋势,并诱导产生了1条新的Cu/Zn-SOD条带,与此同时MnSOD条带最先消失.由此推测,鸡冠花品种间耐热性差异与其SOD活性相关,与胁迫强度相对应,同时也与Cu/ZnSOD2的诱导产生  相似文献   
35.
以Cytb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大额牛系统地位及其种群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2头大额牛Cytb基因部分序列447bp进行分析,共发现33个变异位点,定义了4种单倍型;结合GenBank中牛属普通牛、瘤牛、牦牛和印度褐牛4个近缘种的Cytb基因同源区序列进行分析,以水牛作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NJ)法和最大简约(MP)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得到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大额牛是独立于普通牛、瘤牛和印度褐牛之外的Bos属的一个独立的种。同时还指出目前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大额牛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国的大额牛保护工作正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测定白念珠菌内不同光敏剂浓度下生成原卟啉IX(Pp IX)的水平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白念珠菌的抑菌率,为临床选择最佳光敏剂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悬液,与ALA避光孵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 IX产生情况,MTT法测定5-ALA-PDT对白念珠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白念珠菌与ALA避光孵育后有荧光物质Pp IX产生,ALA光敏剂浓度与Pp IX强度呈正相关,当ALA浓度到达300 mg/m L时,Pp IX强度将不再增加。对照组无荧光物质出现。结论 ALA-PDT对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同光敏剂浓度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武夷山保存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研究,对支撑武夷山生态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对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热带森林研究中心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的甜槠常绿阔叶林样地进行了首轮复查,并从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胸径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动态。结果表明:2016年的乔木个体为25科44属88种,较2011年增加了2科2属7种。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及其优势程度变化不大,在重要值大于1的21个常见树种中,10个树种的重要值增高,11个降低。甜槠仍为建群种,其重要值略下降。乔木个体增加到3888个,年死亡率为1.31%,年补员率为2.98%。43个树种出现死亡,46个出现补员。4个常见树种的种群数量下降,16个上升。群落的平均胸径从4.82 cm增大为4.89 cm,5个常见树种的平均胸径下降,16个上升。死亡个体的平均胸径为4.47 cm,补员个体为1.67 cm。甜槠仍然将在乔木层,马银花和鹿角杜鹃在亚乔木层保持优势地位。在短期内群落结构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但黄绒润楠、厚皮香等阴生树种和中性树种优势度的增加可能预示群落将向中生群落(顶级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38.
干扰素(IFN)是某些生物体细胞抗病毒感染的一类蛋白质,可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癌症。但由人血液获得的干扰素其量极微,目前已能通过基因工程大量生产。编码干扰素的基因已能在大肠杆菌~[1,3]、醇母~[4,5]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6]但仍需对工程菌的表达规律作进一步研究,特别要弄清各种因素对被克隆的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在E.coli表达系统中,克隆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有较大的差别。例如,Goeddel等构建的α干扰素克隆菌的产量达2.5×10~8u/l,而在Gray等构建的γ干扰素表达系统中,干扰素产量只有2.5×10~4u/l。这种差别及实际应用的要求推动了人们对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过去几十年中,由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家们的努力,对E.coli内源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有了许多认识。目前在研究E.coli中克隆的外源基因的表达调控时,往往也是借鉴这方面的成果。 克隆菌E.coli MEC101(pBV37)含有一选择性标记Ap~r目的基因IFN,它们来源不同,就宿主而言分别属于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本文就这两个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ERα-29位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H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我院100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PHC组)与9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ERα-29位基因多态性并对两组间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PHC组ERα-29位基因的TT、TC和CC基因型分别有31例(31.00%)、45例(45.00%)和24例(24.00%),T与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3.50%和46.50%,对照组ERα-29位基因的TT、TC和CC型基因型分别有11例(11.58%)、39例(41.05%)和45例(47.37%),T与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2.11%和67.89%,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发生PHC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43倍(OR=2.43,95%CI:1.37~4.32)。结论:ERα-29位基因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易感性有关,其中T等位基因可增加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