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0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精液细菌L型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22例溶脲脲原体培养阴性的精液进行细菌及L型培养,其中6例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L型,占27.27%。精液常规分析显示,分离出金葡萄菌及其L型的精液,白细胞计数5例超过正常达10~15个/高倍视野;2例精子的活动率与活动力分别是50%以下和Ⅱ级(低于正常)。金葡菌及L型分离阳性的精子电镜扫描,可见有些精子的头尾部有巨形体、园球体或短杆状菌体吸附,并经免疫酶PAP染色证实为金葡菌L型。实验结果表明:细菌L型感染吸附可能是部分男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2.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03.
氨基酸生产新技术的发展—发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发酵法氨基酸的生产技术,有蛋白质水解液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它们各有特色。在含有碳源、氮源以及盐类等单纯培养基中,微生物几乎能生成所有的氨基酸。但是,微生物具有严密的调节机制,它只高效率生成对自己生存所必须的量而从不过量。因此,要想使氨基酸发酵生产成为可能,就必须解除微生物的这一调节机制,譬如在一特殊环境下培养微生物  相似文献   
204.
<正> 说明书 1、发明的名称氨基酸的解吸方法 2、专利申请范围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吸着溶解度小的氨基酸,以5ml/hr以上的流速,用1N以上的碱性解吸剂和鼓入空气的方法,从树脂层的下部向上部逆流解吸,从树脂底部收集解吸的氨基酸。 3、发明的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05.
滇池中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藻类水华或赤潮在世界范围内频发,带来各种危害,亟需找到有效途径控制水华或赤潮。溶藻细菌具有杀死藻类控制藻类生物量的能力,可以作为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有效工具。【目的】分离并鉴定滇池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及其溶藻细菌,对溶藻菌作用于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进行研究,初步了解其溶藻特性与溶藻机制。【方法】采用LB平板稀释涂布,再经多次划线分离纯化细菌,测定16SrRNA基因序列以鉴定细菌种类;采用毛细管分离的方法分离铜绿微囊藻,并测定其cpcBA基因序列以鉴定蓝藻种类;采用热乙醇法提取叶绿素a,从而计算溶藻效率;基于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探究藻细胞在溶藻菌处理下的抗氧化系统响应。【结果】共分离获得11株微囊藻和17株针对铜绿微囊藻的高效溶藻菌。选取其中一株生长速度最快的铜绿微囊藻DCM4和一株溶藻效果最好的溶藻菌Sp37 (Bacillus siamensis)进行后续研究。Sp37对DCM4的4 d溶藻率达到92.4%±1.5%,且对微囊藻属的水华微囊藻(M. flos-aquae)和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均有溶藻效果,而对绿藻没有溶藻效果。Sp37的原菌液和无菌滤液对DCM4的4d溶藻率分别为86.8%±4.3%和81.1%±2.2%,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Sp37菌体对DCM4的溶藻率为25.4%±7.3%。Sp37无菌滤液经不同温度和pH处理之后的溶藻率与未经处理的无菌滤液的溶藻率无明显差异。Sp37无菌滤液处理藻细胞会使藻细胞的CAT、GSH和MDA含量发生变化。【结论】菌株Sp37对铜绿微囊藻DCM4具有高效的溶藻作用,而且对微囊藻属具有一定的溶藻特异性。Sp37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间接溶藻,且溶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Sp37无菌滤液处理藻细胞会触发藻细胞抗氧化系统,并且会损伤藻细胞膜。Sp37无菌滤液很可能是通过对藻细胞造成氧化胁迫,最终导致藻细胞死亡的。  相似文献   
206.
对中国脊髓灰质炎Ⅱ型减毒活疫苗株──中Ⅱ17和Ⅲ型减毒活疫苗株──中Ⅲ2的VP1段部份核酸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分别与相应的Sabin2和Sabin3株有关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在416个核苷酸序列中,中Ⅱ17与Sabin2有99.3%同源性,中Ⅲ2与Sabin3株完全一致。从我国服用国产活疫苗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分离到的部份2型疫苗株,分别与中Ⅱ17和Sabin2相比较,发现与中Ⅱ17株更为近缘,海南、山东、湖南株分别只有0、1或2个核苷酸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7.
用单克隆抗体LCA,UCHL1,MT1,MB1,MB2,LN1和LN2对6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作免疫表型研究。证实B细胞性淋巴瘤50例(77%)。T细胞性淋巴瘤11例(17%)(4例染色不良,未能分型)。根据国际工作分类,本组T细胞淋巴瘤所占比例分别是11%,27%和13%。全部病例中LCA阳性率97%。T细胞抗体UCHL;阳性率(91%)明显高于MT1(73%),且与B淋巴细胞无交叉反应。4种B细胞抗体阳性率分别为LN。(96%),MB2(94%),LN1(86%),MB1(84%)。LN2和LN1对源于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有更强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单克隆抗体可有效用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合理选用单克隆抗体有助于进行免疫学分型。  相似文献   
208.
本文观察了ConA对培养软骨细胞的分化的影响。结果证实了ConA对培养的静止软骨细胞高分子硫酸化PG、AKPase,维生素D_3受体的合成及细胞外基质~(45)Ca摄取和沉积的钙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示了ConA具有特异地促进软骨细胞成熟化和终末分化的生物学作用。ConA的这一作用可由MeMan完全解除,并有明显的凝集素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9.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員会和苏联部長会議“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提綱,指出了根据共产主义建設的宏偉任务发展苏维埃学校的新的道路。因此,就有必要討論:新型的劳动綜合技术普通学校中的生物學课程应該是怎样的?应該根据哪些原則来确定教材內容和教材的排列系統?生物课业必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这些問題的解决,应該符合新型学校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