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腐柴及其开发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是一种重要的野生果胶资源植物。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豆腐柴的生物学特性,经济利用价值,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并就其在湘西自治州山区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ez,又名臭黄荆、豆腐木、腐婢。属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豆腐柴的鲜叶或干叶经加工后,可提取果胶、蛋白质、脂肪等,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医药方面的添加剂。加工后的残渣或鲜叶可直接用作牲畜的补充饲料。除此之外,其根、叶性味“苦、微辛、凉”是治疗疮、痢疾、肝火头痛、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创  相似文献   

3.
豆腐柴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作为一种具有重要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豆腐柴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分析、加工利用以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豆腐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rbcLmatK序列探讨马鞭草科部分植物的系统学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适用于马鞭草科植物的DNA条形码及该类群的系统分类关系,对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的叶绿体基因ycf6-psbM、trnV-atpE、rbcL、trnL-F、psbM-trnD、atpB-rbcL、trnC-ycf6、trnH-psbA、rpl36-infA-rps8和核基因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仅rbcL、trnl-F、trnH-psbA序列的PCR扩增以及测序效果较好,而ITS不能得到明显的扩增条带,ycf6-psbM不能成功测序,其它序列存在有部分双峰或噪值高等问题。根据DNA条形码标准,rbcL序列是所有测试条码中相对最适合的。应用rbcL和matK序列对马鞭草科(Verbenaceae)豆腐柴属、牡荆属(Vitex L.)、马鞭草属(Verbena L.)和大青属(Clerodendrum L.)等4属与唇形科宝盖草属(Lamium L.)、水苏属(Stachys L.)、鼠尾草属(Salvia L.)和香科科属(Teucrium L.)等4属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以紫草科Lithospermum multiflorum L.为外群,最大简约法对2个片段的单独和联合矩阵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豆腐柴属和大青属应从马鞭草科划入唇形科,马鞭草属仍归于马鞭草科,而牡荆属的系统学位置还需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安徽皖南山区豆腐柴化学成分预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化学成分进行预试.方法:采用经典化学预试法对豆腐柴的水浸液、醇提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成分预试.结果:豆腐柴中含有黄酮及其苷类、三萜类及其苷类、糖、酚类、氨基酸、蛋白质、挥发油等化合物.结论:野生豆腐柴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功能食品或药品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豆腐柴根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不同剂量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根提取物分别灌胃给药,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初步研究了豆腐柴根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腐柴根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以C组的效果最为显著。该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豆腐柴这一野生药物资源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豆腐木叶果胶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季节豆腐柴木叶中的果胶含量,并研究了不同叶位豆腐木果胶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豆腐木叶中的果胶含量在6~8月呈上升趋势,8月最高,9月开始下降.不同叶位果胶含量中,第3、5、6叶位的豆腐木叶片果胶含量较高,第5叶最高.  相似文献   

8.
野生豆腐柴叶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豆腐柴(PremnamicrophyllaTurcz.)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其鲜叶可提取果胶;鲜叶汁可加工成凉豆腐或清凉饮料;根、茎和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功效,主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和创伤出血[1,2]。我国豆腐柴野生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此,本文对豆腐柴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野生豆腐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豆腐柴叶2000年7月采集于皖南山区,经安徽师范大学邵建章教授鉴定。采集后水洗,自然风干,碾碎,过20目筛,瓶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野生豆腐柴种质形态多样性及生物量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六份形态差异明显的野生豆腐柴种质资源,测量叶片形态相关指标、测定生物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六份野生种质资源中,叶片面积均与叶片周长、叶片长度显著正相关,而叶片数量与一级枝条直径大小相关性普遍较差。资源5的叶质比最高,比其他5份材料的平均数高出111%,同时,资源5生物量向根系和茎的分配比例低于其它资源。结论:从六份野生豆腐柴种质资源中筛选到一份生物量向叶片分配比例较高的材料,其叶片数量和叶片面积均高于其他材料;叶片长度可作为区分不同豆腐柴种质资源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豆腐柴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开发利用和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在国内外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豆腐柴扦插繁殖、组培快繁、离体溶液培养等繁育技术,豆腐柴中主要功能性成分果胶、蛋白质、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等提取工艺,以及豆腐柴系列产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状况,并对豆腐柴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 L.syn.L.alba Lam.)又叫指甲花、番桂、柴指甲,原产于热带美洲,为千屈菜科[Lythraceae]散沫花属(Lawsonia)多分枝大灌木,高3~6米。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花朵白色或微黄色,香气浓郁;蒴果  相似文献   

12.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典型荒漠豆科植物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菊科植物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为对象,研究单一骆驼刺种群(LTC)、单一花花柴种群(HHC)及骆驼刺-花花柴群落(GSQL)中植物及土壤中碳(C)、氮(N)、磷(P)、钾(K)等养分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骆驼刺-花花柴群落中土壤有效N(AN)、有效K(AK)含量及N∶P、N∶K显著高于单一花花柴种群;骆驼刺-花花柴群落中花花柴叶片的全N含量显著高于单一花花柴种群,骆驼刺-花花柴群落中骆驼刺叶片的全P含量显著高于单一骆驼刺种群。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生境土壤的AK含量与N∶P及A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SOC呈负相关;不同生境下叶片中的全K含量与SOC、全N、全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全N含量与SOC、全P亦呈显著正相关,而N∶P与SOC、全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SOC含量与叶片中全P、全K含量呈正相关,而与N∶K呈负相关;土壤有效N含量与叶片N∶K呈正相关,而与叶片4种元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K含量与叶片中4种元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N∶K呈正相关;土壤N∶P、N∶K则分别与叶中全C、全P、全K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认为:相较于单一种群,骆驼刺与花花柴的群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显示出豆科植物骆驼刺在群落演替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豆腐木(Doufu-shrub),又称腐婢(Premna microphylla)。它是一种野生落叶灌木,适宜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坡和道路两旁。分布在我国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的红黄土壤区域。豆腐木的根茎、叶均可入药,主治疟疾、毒蛇咬伤,无名肿,还可使创伤止血,具有解毒、消炎作用,有广泛的医药用途。叶经毒理试验及人类食用表明无毒,具有医药和食用价值。豆腐木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平均含量在21.56%以上,高者竟达34.10%,在植物叶中居首位。据分析测定,所含的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  相似文献   

14.
衰老是植物器官和组织发育的最后阶段, 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高度协调过程, 其中碳水化合物浓度对衰老的影响十分显著。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的主要植物种, 为了研究花花柴在韧皮部环割后的碳水化合物变化和叶片衰老过程, 对其进行韧皮部环割, 测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和叶水势。结果表明: (1)环割能够诱导花花柴叶片的衰老, 而诱导叶片衰老的主要因素有: 叶片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叶片ABA含量的上升, 以及叶片水分状况的恶化。(2)相比于自然衰老, 环割诱导的衰老导致许多正常的生理过程受到破坏。(3)类胡萝卜素在衰老过程中主要起光保护的作用。(4)韧皮部半环割也导致花花柴各种生理指标显著下降, 表明植物无法通过增加剩余部分韧皮部筛管的运输通量而达到维持整个韧皮部运输系统顺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赪桐属(Clerodendrum L.)小乔木或灌木,白花、蓝果、红萼共存一树,极具观赏价值,具有较强的抗盐、抗旱、耐涝等抗逆性,枝条、树叶及茎皮均含有较高含量药用成分,集多种优良特性于一身。本文对海州常山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海州常山的开发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袁勤 《生物学通报》2006,41(12):57-57
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属苔纲地钱目石地钱科石地钱属植物,多生长在林下石面较干燥的土层上。其叶状体(配子体)扁平带状,二叉分枝,腹面沿中肋有一条假根槽,生有许多假根,槽的两侧生有紫红色鳞片。雌生殖托半球形,绿色分瓣,  相似文献   

17.
豆腐柴叶提取低酯果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柴叶含有丰富的果胶。文中结合盐酸浸提法的基础上,采用醇氨降酯法提取豆腐柴叶的果胶并检测,提取率为部颁19.5%,pH值为2.9,水分和灰分分别为5.13%和8.67%,半乳糖含量为65%,酯化度为38.5%,所提取的低酯果胶的基本性质与国标检测标准接近。果胶成品经AB-8树脂柱纯化后,所提果胶的成分经硅胶板薄层层析初步测定,果胶多糖成分为葡萄糖,果糖,D-甘露糖3种,果胶的溶解度与温度呈正相关性,pH值对其溶解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Caragana)中生种,旱生种和强旱生种的叶片形态结构、渗透调节、气孔调节和保护酶,目的是揭示锦鸡儿属不同类型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中生种叶片平展,被稀疏绿色短柔毛;旱生种叶片平展或呈瓦状,被灰色柔毛;强旱生种叶片呈瓦状或卷成筒状,被直立或伏帖绢毛。叶片厚度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叶片面积、生物量和比叶面积(SLA)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叶片长宽比,强旱生种和旱生种大于中生种。这些形态结构导致保水能力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光能利用能力中生种>旱生种>强旱生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细胞质离子浓度和细胞渗透势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强旱生种可溶性糖和无机离子含量远高于旱生种,后者又远高于中生种。叶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叶水势和气孔导度中生种>旱生种>强旱生种,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POD和SOD活性正好相反,CAT活性旱生种>中生种>强旱生种。这些生理特性导致抗旱能力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但代谢速率正好相反。旱生种和中生种表现出较少的日水分亏缺,强旱生种水分亏缺从清晨到傍晚持续大幅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强旱生种>旱生种>中生种。自由基含量表现为旱生种>中生种>强旱生种。这些数据说明虽然旱生种和强旱生种形成了多种特点来适应干旱环境,但仍然是不充分的。结论:(1)分布于半湿润至半干旱区的锦鸡儿属中生种依靠活跃的代谢、大量的水分消耗和快速生长使其在生物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生活在干旱地区和强干旱地区的旱生种和强旱生种依靠低代谢、节水和高抗旱性来抵抗苛刻的非生物环境。(2) 旱生种和强旱生种主要通过可溶性糖和无机离子的积累,调节细胞质渗透势,保持水分平衡,这是一种相对节省能量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地被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的响应和指示作用,利用指示种分析(ISA)法研究了广东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有机质(OM)的综合作用对地被植物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且以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地被植物的组成与分布在不同AP和OM梯度中均有显著差异(P 0.05),但在不同AK和AN梯度中差异不显著。土壤AN≤270 mg/kg的指示种是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 cantoniensis)和油点草(Tricyrtis macropoda),270~360 mg/kg的指示种是狗骨柴(Tricalysia dubia);AP≤2 mg/kg的指示种是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AK≤100mg/kg的指示种是赤楠蒲桃(Syzygiumbuxifolium),AK为100~150mg/kg的指示种是十字苔草(Carexcruciate),AK150 mg/kg的指示种是金钗凤尾蕨(Pterisfauriei);OM 0.8%的指示种是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OM≤0.6%的指示种是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和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OM为0.6%~0.8%的指示种是豆腐柴(Premna microphlla)。利用有效的地被植物调查方式来监测森林的土壤状况为森林经营管理及土壤健康评价带来方便。地被植物指示种对土壤养分的响应不但能为研究地的立地条件提供理论支撑,还能为该物种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这对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生境恢复的引种栽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腐婢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马鞭草科腐婢属植物腐婢(Premna microphylla)的根中分离鉴定出7种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棕榈酸(2).反式-对甲氧基肉桂酸(3).丁香色酮(4).木犀草素(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6)和胡麻素(7).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腐婢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