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微生物原生质体技术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从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因素、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诱为、原生质体再生育种、原生质体转化和原生质体固定化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相关机制和技术环节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香菇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明 《生物学通报》2003,38(8):16-18
对香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及其融合育种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并初步阐明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介绍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应用中的相关技术问题的现状和进展。对该技术中有关溶壁、渗透稳定剂、细胞壁的形成、原生质体的再生、诱变与融合、融合子的选择标记、后代鉴别及育种的应用等技术环节做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了原生质体技术如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技术、诱变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RAPD技术、RFLP技术等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5.
许耀 《生物学通报》1989,(1):6-7,17
本文着重介绍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有关领域中应用的进展,分析了原生质体融合应用于作物改良的障碍及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志波 《微生物学杂志》1996,16(1):46-50,22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问题与对策甘志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微主物研究室武汉430070)自从首次报道人工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以来,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其间解决了许多技术障碍,如:酶解细胞壁、高效融合剂、原生质体再生等,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功地得到...  相似文献   

7.
真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质体融合具有许多常规杂交方法所无法比拟韵独到之处,生物学研咒手段的不断创新,使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正在逐步完善。近几年来,在原生质体融合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中,都有相当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育种技术近年有了很大进展。本文是对野生食用菌驯化、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育种及食用菌“种”的鉴定方法方面研究进展的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株,从13株啤酒酵母中筛选出一株富硒量高的诱变出发菌株,采用溶壁酶进行破壁,确定了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酶浓度1g/100mL,酶解处理时间为12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5.2%,再生率为21.8%,诱变后筛选出富硒量为821mg/kg,酵母干菌体收获量为0.88g/100mL的酵母菌Al。  相似文献   

10.
黄绿木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影响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原生质体形成的因素,并利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氯化锂几种因素复合诱变原生质体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因子顺序是酶系统>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0.5%蜗牛酶 0.5%溶菌酶 1.0%纤维素酶,菌龄为18h,酶解时间为3.0h,酶解温度为32℃;在该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4.25×106个mL-1。Ca2 和PEG对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的作用明显;复合诱变后得到酶活显著提高、遗传性能稳定的诱变株T-14,其EG酶活与BG酶活分别提高了58.43%、44.48%。  相似文献   

11.
原生质体是遗传转化的优良受体。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无性系变异,还可以产生体细胞杂种,这些都为蔬菜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介绍了原生质体培养及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原生质体培养在芸薹属蔬菜育种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斑玉蕈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具有降解木质素,氧化降解酚类物质,抑制杂菌,改善出菇品质等作用。采用酶学与原生质体融合相结合的技术,建立斑玉蕈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将漆酶活性较高、生长速度较快的凤尾菇原生质体经高温灭活与斑玉蕈原生质体融合,通过RB-PDA平板显色技术筛选出具有漆酶活性较高的两融合菌株Ⅲ18C、Ⅲ2A,并对其进行了拮抗试验、RAPD分子标记、漆酶基因扩增等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两融合菌株与两亲本具有明显的拮抗线,随即引物扩增的条带与两亲本有明显的差异,并扩增出漆酶基因的一个片段。同时也表明利用漆酶转化体系筛选融合菌株具有目标明确、准确、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培养基组分显著影响曲霉菌丝原生质体的释放,降低培养基中碳素或氮素养分供给量能显著促进原生质体的释放,且降低碳素养分的促效更大。菌龄与原生质体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因培养基种类而异,在完全培养基上营养体生物量累积曲线具典型正S型曲线特征,原生质体释放量与菌龄呈明显反比例关系,在本研究条件下12 h龄固培菌丝体最宜制备原生质体。在酪素培养基上,原生质体释放量与菌龄无关,12~26 h菌龄期间的固培菌丝体均可释放出大量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4.
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原生质体制备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体系为:液体培养5d的猴头菌丝,以0.6mol/L KCl作为稳渗剂,加入含1.0%纤维素酶+1.0%蜗牛酶+1.0%溶壁酶的复合酶,在30℃酶解猴头菌丝3h时,原生质体得率达到3.0×106个/mL。潮霉素敏感性测试表明,猴头菌在PDSA固体培养基上的潮霉素最低筛选浓度为60μg/mL。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法,将质粒pBgGI-hph(含有灵芝gpd1-Gl启动子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转化猴头菌原生质体,经潮霉素初步筛选以及PCR鉴定,表明有4株猴头菌拟转化子的基因组扩增出hph基因;转化子经过多次转接后进行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4个转化子的基因组中均稳定整合了hph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菊科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菊科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重点对菊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变异、原生质体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茯苓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酶、酶解时间、菌龄、稳渗剂等对茯苓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茯苓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1.5%)和蜗牛酶(1.5%)的等量混合酶解系统,酶解时间3h,7d菌龄菌丝,产量可达1.77×10~7个/mL。以甘露醇为稳渗剂,采用CYM再生培养基,酶解时间3h,7d菌龄菌丝,其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为0.164%。这一结果为茯苓通过原生质体技术进行菌种改良提供了重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7.
徐丽丽  王菲  胡春辉  郭立忠  于浩 《菌物学报》2020,39(7):1356-1367
本研究以卵孢小奥德蘑液体培养菌丝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单因子变量法探索研究了菌丝培养时间、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稳渗剂类型对卵孢小奥德蘑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并对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进行选择和优化。通过荧光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得率和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卵孢小奥德蘑菌丝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收集菌丝体,以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溶壁酶浓度2%、30℃条件下酶解5h,获得的原生质体得率最高,达2.0×10 7个/mL;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约57.69%的原生质体细胞为活细胞;在RM培养基中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为(0.103±0.025)%。研究结果可以为卵孢小奥德蘑育种与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植物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植物叶片在分离液环境中形成原生质体的过程,文中提出,分离液配方中的酸性物质使植物叶片处于酸性环境中并导致植物正常细胞首先发生细胞壁酸性降解,随后出现原生质体脱离细胞壁进入分离液,继而又进一步发生质膜的酸性降解,使细胞核和细胞器进入分离液中,最终分离液中的细胞器以细胞核为中心进行细胞器重组,最后产生外貌形态一致的新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壁和质膜是植物细胞的包被系统。植物细胞包被系统的酸性降解使植物细胞器重组并产生新的原生质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原生质体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荣亮   《广西植物》1990,10(1):45-48
本文介绍了一种原生质体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方法。比较了三种不同配方的固定剂,结果证明;用添加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和用原生质体培养液作稀释剂配制的固定剂效果良好。用常规电镜固定剂则会造成原生质体变形、破裂。设计了室温下的快速脱水方案,取得较满意结果。观察到原生质体表面有许多大小约100—200毫微米的微孔结构。  相似文献   

20.
Optimization of protoplast fusion parameters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omatic fusion technology for banana breeding.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s, we compared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fusion methods: the electrofusion technique and chemical procedure (polyethylene glycol). With regard to frequency of binary fusion, protoplast fusion with the fusogen polyethylene glycol was best. Conversely, electric fusion was found to be better with respect to mitotic activities,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