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TS-RFLP在白灵菇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的真伪,对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中,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是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与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在免疫检查点治疗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发现为免疫治疗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本文回顾了免疫检查点CTLA-4和PD-1的研究历史,免疫检查点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进展以及免疫检查点疗法在国内的发展现况,提出了免疫检查疗法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法.随着近年来我国在免疫治疗领域巨大的资金投入、一流基础研究平台的建设和优秀人才的回国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硕果累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会走出国门,为全人类的癌症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鼻咽癌是一种来源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之一是易发生淋巴转移,但是目前鼻咽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circPVT1是由PVT1基因2号外显子反向拼接形成的环状RNA (circ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本文探讨了circPVT1在鼻咽癌侵袭迁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circPVT1及其下游miRNA和FSCN1在鼻咽癌细胞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circPVT1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RNA pull-down实验检测circPVT1结合的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24-3p和let-7a-5p靶向抑制FSCN1 mRNA表达。结果 在鼻咽癌细胞中过表达circPVT1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而敲低circPVT1则可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进一步研究发现,circPVT1可以通过竞争性吸附miR-24-3p和let-7a-5p,上调FSCN1的表达,从而促进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迁移。结论 circPVT1通过miR-24-3p/let-7a-5p/FSCN1轴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证实c...  相似文献   
4.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威廉·凯林(William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里夫爵士(Sir Peter Ratcliffe)和格雷格·赛门扎(Gregg Semenza),以表彰他们在细胞感知和适应缺氧机制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低氧诱导因子-1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在细胞适应氧供应改变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转录因子改变基因表达,通过提高机体携氧能力、增加血液供应、改变代谢方式等途径来适应缺氧环境.而HIF-1的功能也受到各种机制调控: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和转录因子活性抑制. HIF-1与抑癌蛋白(protein von Hippel-Lindau,pVHL)、脯氨酸羟化酶(proline hydroxylase,PHD)、HIF抑制因子(factor inhibiting HIF,FIH)等构成了严密有序的调节网络.本文总结了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HIF-1表达量调节机制和HIF-1介导的细胞适应缺氧环境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从黑曲霉中获得原生质体的各种条件(例如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龄、培养基的成分、 酶索统等)。结果表明,采用0.5lo蜗牛酶和1% 纤维素酶的混合溶液酶解菌丝体,可获得大最的原生 质体。该原生质体用。.8mol/L N“ 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为50 %.  相似文献   
6.
SCAR标记技术鉴别榆黄蘑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套基于DNA分子标记技术快速鉴定榆黄蘑菌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生产上常用的16个榆黄蘑菌株进行SRAP多态性分析,从榆黄蘑2号菌株中扩增获得了一个片段长为537bp的特异片段,将其克隆、测序并设计引物,成功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特异SCAR标记,能在1d时间内准确鉴定出榆黄蘑2号菌株。由此可见,SCAR分子标记是一种快速、稳定、准确鉴定榆黄蘑菌株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珍稀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我国一、二级保护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组织培养报道的珍稀植物在外植体选择和分化途径上的特点,并从基本培养基、激素及附加营养成分等方面分析了珍稀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珍稀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NOR1基因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克隆的一个鼻咽癌表达下调新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NOR1基因含有硝基还原酶结构域,该基因可能参与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利用测序技术对144名鼻咽癌患者和匹配的144名正常人NOR1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coding reg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cSNPs)进行基因分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到的两个cSNPs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且均与鼻咽癌发病相关,两个cSNPs及它们所组成的单倍型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6、1.64和1.37.两个cSNPs的多态性改变均使NOR1基因编码蛋白一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改变可能影响NOR1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一步支持了NOR1基因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斑玉蕈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具有降解木质素,氧化降解酚类物质,抑制杂菌,改善出菇品质等作用。采用酶学与原生质体融合相结合的技术,建立斑玉蕈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将漆酶活性较高、生长速度较快的凤尾菇原生质体经高温灭活与斑玉蕈原生质体融合,通过RB-PDA平板显色技术筛选出具有漆酶活性较高的两融合菌株Ⅲ18C、Ⅲ2A,并对其进行了拮抗试验、RAPD分子标记、漆酶基因扩增等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两融合菌株与两亲本具有明显的拮抗线,随即引物扩增的条带与两亲本有明显的差异,并扩增出漆酶基因的一个片段。同时也表明利用漆酶转化体系筛选融合菌株具有目标明确、准确、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9号染色体短臂上7个STR基因座在基因扫描中的信息表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初步探讨7个位于染色体9p区域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基因座:D9S288、D9S157、D9S1748、D9S171、D9S161、D9S1817和D9S1805在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随机抽取225名湖南汉族无关个体,复合PCR技术扩增上述基因座,ABI377全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分型,共检出75种等位基因,通过对基因型及等位片断频率分布的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7个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0.800之间,构成243种基因型。7个STR基因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杂合度(heterozygosity,H)介于0 347~0.844之间,个体识别力(discriminationpower,DP)为0.346~0.841,非父排除率(probabilitiesofpaternityexclusion,PPE)为0.308~0.738,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informationcontent,PIC)在0.328~0.822之间。种族比较结果显示,湖南汉族与非洲黑人及欧洲白人在大多数基因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华民族基因数据库,在人类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