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及血脂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16年6月到2018年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的IMT值将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IMT≥1.3 mm)30例、IMT增厚组(1.0 mmIMT1.3 mm)42例、IMT正常组(IMT≤1.0 mm)28例,对比各组血脂指标以及血清SF、hs-CRP、Hcy、Cys C水平,分析IMT与血脂指标及SF、hs-CRP、Hcy、Cys C的相关性,并分析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斑块形成组又高于IMT增厚组(P0.05)。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的血清SF、hs-CRP、Hcy及Cys C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斑块形成组又高于IMT增厚组(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EH患者IMT与SF、hs-CRP、Hcy、Cys C、TC及LDL-C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hs-CRP、Hcy、Cys C均是老年EH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脂指标中TC、LDL-C及血清SF、hs-CRP、Hcy、Cys C水平与老年EH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且SF、hs-CRP、Hcy、Cys C是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根据IMT将其分为正常组(IMT≤1.0 mm,n=28)、增厚组(1.0 mmIMT1.5 mm,n=53)和斑块组(IMT≥1.5 mm,n=60)。比较三组患者血清Hcy、hs-CRP、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四项指标与IMT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IMT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增厚组与斑块组血清Hcy、hs-CRP、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斑块组血清Hcy、hs-CRP、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cy、hs-CRP、TC、LDL-C水平均与IMT呈正相关关系(r=0.775、0.836、0.492、0.415,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均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89、7.381,均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Hcy、hs-CRP关系密切,临床上检测其Hcy、hs-CR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血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BP、DBP、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SBP、DBP、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颈动脉斑块0-Ⅰ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较低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疗效更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调节血脂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CGRP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为观察组,哈族健康对照组48例,测量血压(BP)、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CGRP水平与SBP、LDL-C和TG呈显著负相关(p<0.01);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与SBP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CGRP水平与血压、血脂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年人群中不同性别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将104例中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51例,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超敏CRP(hs-CRP)的差异。结果:男性组BMI、TG、UA较女性组高,HDL-C、Lp(a)较女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些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年人群中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将109例成人PNS患者根据其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检测患者的血脂、血清脂蛋白、ALB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成人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PNS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脂水平,并分析PNS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成人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24.77%;高尿酸血症组患者T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两组患者TC、LDL-C、HDL-C、Apo AI及Apo 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PNS患者血尿酸水平与T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正相关(r=0.350,P=0.001;r=0.533,P=0.014),与TC、LDL-C、HDL-C及ALB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成人PN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更高的TG及尿蛋白水平,且成人PNS患者血尿酸水平与T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具有相关性,应高度重视成人PNS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胆红素、血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CHD患者110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BIL)、UA以及Fib水平。结果:研究组TC、TG、LDL-C、UA以及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C、DBIL、IBIL以及TBI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水平异常,胆红素水平降低,UA以及Fib水平增高与CH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糖与血脂现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我院9758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比较不同FPG水平组间各血脂水平,分析FPG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各年龄组FPG、TC、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均与TC、TG和LDL-C水平呈现正相关(r=0.127,0.189,0.141,P0.005),而与HDL-C呈现负相关(r=-0.112,P0.005);根据FPG水平由高到低分为糖尿病(DM)组,血糖调节受损(IFG)组及血糖正常组,其中对TC和LDL-C水平异常率而言,IFG组DM组血糖正常组;对TG、HDL-C水平异常率而言,DM组IFG组血糖正常组。结论:健康人群中血糖和血脂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的水平异常会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hs-CRP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非编码长链RNA ANRIL(lncRNA-ANRIL)和对氧磷酶1(PON1)在冠心病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冠心病患者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lncRNA-ANRIL相对表达水平和PON1含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NA-ANRIL相对表达水平和PON1含量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组患者SBP、DBP、TG、TC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血清lncRNA ANRIL Exon 1-2和Exon 17-18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PON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ANRIL Exon 1-2和Exon 17-18相对表达水平与SBP、DBP、TG、TC和LDL-C均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4)血清PON1含量与SBP、DBP、TG、TC和LDL-C均呈负相关,与HDL-C、血清ANRIL Exon 1-2和Exon 17-18相对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SBP、DBP、TG和LDL-C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HDL-C、血清ANRIL Exon 1-2和Exon 17-18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血清PON1含量是冠心病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NA-ANRIL相对表达水平和PON1含量均降低,两者与冠心病患者血压及血脂代谢指标显著相关,且两者均为冠心病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为及时防止脑梗死的发病及早期诊断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运用SPSS 20.0软件包对256例脑梗死患者和21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脑梗死组分为三组:单纯脑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血脂水平的分析比较。结果: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hs-CRP水平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在三组不同的病例组中血脂(TC、TG、LDL-C、TC/HDL-C)水平和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HCY、hs-CRP水平增高及血脂异常均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预防及治疗脑梗死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激光辐照血液疗法和激光磁化血液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回顾光辐照血液疗法的发展和类型以及激光磁化血液疗法的兴起。概述光、激光和磁场对血液的生物效应,初步探讨激光磁化血液疗法可能的作用机制。最后进行了多种光辐照血液疗法的初步对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因素致亚健康模型大鼠血液生化和血气电解质指标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多因素(MF)组、热水游泳(WS)组、睡眠不足(SD)组、单纯束缚(PC)组和正常对照(C)组,每组12只。采用热水游泳、睡眠剥夺和单纯束缚等单因素或多因素联合建立亚健康大鼠模型,各组造模5d后,处死6只,剩余动物进行恢复性饲养3 d后处死。分别测定造模结束后和恢复3 d时大鼠的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A)、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气电解质等指标。结果 (1)与正常对照(C)组比,造模5d后MF组的大鼠BUN和TG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同时CREA、AST、CK、CK/AST和LDH水平显著升高(P〈0.01),WS组的大鼠TC、CK、CK/AST和LDH水平亦升高显著(P〈0.01),且各模型组的大鼠GLU浓度明显增加(P〈0.01);恢复3 d后,MF组的大鼠TC、AST、ALT、ALB、BUN、CK、CK/AST和LDH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P〈0.01);WS组的大鼠血清AST、CK、CK/AST比值和LDH水平亦显著高于C组(P〈0.01),SD组的大鼠CK显著高于C组(P〈0.05);(2)与C组比,造模5d后MF组、SD组和PC组的大鼠PCO2、Hct和Hb均明显升高(P〈0.05,P〈0.01),WS组Hct和Hb升高显著且Na+显著降低(P〈0.01),MF组的大鼠PO2和SO2%均显著降低且K+明显升高(P〈0.05),且各造模组的大鼠HCO3-♂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恢复3 d后,除各造模大鼠的血液pH值和PO2均明显下降(P〈0.05,P〈0.01)外,MF组、SD组和PC组的大鼠PCO2升高并伴有SO2%的降低(P〈0.05,P〈0.01),MF组和WS组Na+仍明显低于C组(P〈0.05,P〈0.01),SD组的大鼠K+和Mg2+则明显高于C组(P〈0.05,P〈0.01)。结论不同因素诱导的亚健康状态大鼠的血液生化、血气电解质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故血液生化和血气电解质指标能有效评估亚健康状态机体血液微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人工培育Wistar无菌大鼠,观测F1和F2代无菌大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方法对清洁级Wistar大鼠进行子宫摘除,隔离器内剥离子宫壁获得大鼠胎仔,人工哺育为无菌大鼠。待其繁殖后,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F1和F2代无菌大鼠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不同代数无菌大鼠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差异的血液学指标包括RBC、HGB、HCT、MCV、MCHC、RDW、MPV、NE%、LYM%、EO%、BA%、NE#、LYM#、EO#、BA#(P〈0.05);有差异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ALT、ALB、LDH、CHO、TBIL、HDL-C、LDL-C、GLO、GLU、ALP、A/G、UA、P(P〈0.05)。同时这些差异又因性别和年龄而不同。结论代数、性别、年龄对无菌大鼠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脂与血尿酸浓度变化在老年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三年来健康体检时确诊为脂肪肝患者 的80 例为观察组,体检结果为健康正常人的80 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检测结果对比,观察组的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的(x2=11.358,P=0.015);观 察组的甘油三酯值高于对照组(x2=7.456,P=0.035);观察组中的血尿酸,高于对照组值(x2=9.875,P=0.02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的值,高于对照组(x2=12.037,P=0.01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x2=5.149,P=0.041)。在轻、中、重度三组脂肪肝患者中, 中度脂肪肝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轻度脂肪肝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轻度脂肪肝患 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脂肪肝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中度脂肪肝患者,高密度 脂蛋白含量低于中度脂肪肝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病变程度越大,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 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越低,血脂与血尿酸浓度变化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疾病的依据,可实 现早发现、早治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区藏族就诊人群血脂、血液黏度、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328例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藏族就诊患者为三组,高海拔组(纳入99例),中海拔(纳入120例)和低海拔组(纳入109例),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组患者血压、血脂、血液黏度、HCY、疾病类型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藏族就诊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海拔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HCY、TC、TG、HDL-C、LDL-C水平、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海拔升高,收缩压、舒张压、血清HCY、TC、TG以及LDL-C、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下降。41.8%(137/328)的就诊者至少患有一种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组比较,心血管疾病组年龄明显偏高,居住主要分布在中度及高度海拔地区,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高HCY的比例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海拔、高血糖、高血脂、高HCY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r=-0.230~0.334,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海拔、HCY水平、全血低切粘度、TG水平、LDL-C等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就诊人群在血压、血脂、血液黏度、HCY水平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不同。年龄、居住地海拔、HCY水平、血液黏度、血脂水平等增加可能使高原藏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就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血栓形成及凝血发生机制、目前提高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技术、血液相容性的研究及评价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分析了当前血液相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将来从分子水平上设计新型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Blood groups and haptoglobins in the Eastern Carolin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BO, MNS, Rh, and haptoglobin systems were examined in samples from the populations of Pingelap, Mokil, Ponape, and Kusaie. There is mark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neighboring islands.  相似文献   

19.
似刺鳊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血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大、小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外周血液中可观察到少量未成熟的及正在分裂的红血细胞.白细胞中,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嗜中性粒细胞体积最大;数量上,血栓细胞最多,而大淋巴细胞则最少.似刺鳊(鮈)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CHOL)和总蛋白(TP)变化范围较大,且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较高,似刺鳊(鮈)雄鱼的血液生化指标相应值均显著低于雌鱼(P<0.05).  相似文献   

20.
A major but hitherto overseen component of the blood/plasma secretome is that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which are shed from all blood cell types. These EVs are made up of microvesicles (MVs) and exosomes. MVs, 100 nm–1 μm in diameter, are released from the cell surface, and are a rich source of non-conventionally secreted proteins lacking a conventional signal peptide, and thus not secreted by the classical secretory pathways. Exosomes are smaller vesicles (≤ 100 nm) having an endocytic origin and released upon multivesicular body fusion with the plasma membrane. Both vesicle types play major roles in intercellular cross talk and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ecretome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biomarkers for cancer. The release of EVs, which are found in all the bodily fluids, is enhanced in cancer and a major focus of cancer proteomics is therefore targeted at EVs. The blood/plasma secretome is also a source of EVs, potentially diagnostic of infectious disease, whether from EVs released from infected cells or from the pathogens themselves. Despite the great excitement in this field, as is stated here and in other parts of this Special issue entitled: An Updated Secretome, much of the EV research, whether proteomic or functional in nature, urgently needs standardisation both in terms of nomenclature and isolation protocols. This article is part of a Special Issue entitled: An Updated Secret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