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近10年来栀子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情况。中药栀子对消化系统中具明显的胆囊收缩作用和排石利胆作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具明显的降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和增强胰腺炎时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保护肝脏和抑制肝癌细胞作用以及对胃机能呈抗胆碱性的抑制作用;在心血管系统中具中枢降压作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血栓作用;还具有中枢镇静镇痛解热作用、抗炎和治疗软组织损伤作用等;栀子中京尼平苷制成的新型复方农业增产剂应用前景广阔;栀子黄色素、栀子蓝色素在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另外对栀子花头香及栀子花精油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栀子苷及其衍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苷是一种环烯醚萜苷类化舍物,是栀子的主要药效成分。概述了栀子苷及其衍生物对降血糖、抗炎、抗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理活性等作用机制的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栀子兰色素可能为栀子粉末外用抗炎消肿时的活性物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中药山栀子中的环烯醚萜成分及尼平(genipin)与甘氨酸反应可形成兰色素,初步药理实验显示,该兰色色素对小鼠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推测栀子兰色素可能为民间将栀子粉末外用抗炎消肿时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川栀子中有效成分京尼平苷的吸附提取工艺。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综合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溶媒和料液比(栀子质量(g)与溶剂体积(m L)之比)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得到京尼平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提2次,料液比1∶6,提取时间为1 h。选用HP-20、HPD-100、HPD-450、D-101、D-101A五种不去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测定其对京尼平苷吸附性能,最终选定HPD–100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作为最佳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栀子的药用及保健价值,为栀子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栀子研究相关文献,综述栀子及其相关产品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保健功效。结果和结论:栀子具有良好的药用与保健价值,可进一步开发成安全、有效的栀子药用产品。  相似文献   

6.
采用β-葡萄糖苷酶两相催化法水解栀子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索采用有机溶剂/水两相系统作为反应体系来进行栀子苷的酶解反应。以栀子苷和京尼平在水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作为考察指标,从4种有机溶剂/水两相系统中筛选适合采用两相催化反应体系水解栀子苷的两相溶剂系统。经筛选发现,正丁醇/水两相系统为最佳反应系统,其中栀子苷在水相中的分配比为74.2%,而京尼平仅为22.1%。以正丁醇/水两相系统作为的反应体系,采用β-葡萄糖苷酶催化栀子苷水解,酶解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pH为5.0,转速为180 rpm,并采用HPLC-UV对反应过程进行检测。栀子苷转化率在反应10 h后达到86.6%。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等较先进的实验研究方法,对水栀子(大花栀子Gardeniajdsminoi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 的果实)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发现其侧膜向果腔延伸,并产生桔红色的、肉质分枝的假隔膜,其与种子相间排列并将种子包裹而交结成球状体,种皮石细胞五面增厚,细胞腔中填充色素块,薄壁细胞富含栀子索等,特征明显,为水栀子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水栀子所含的色素和药用有效化学成分栀子甙较栀子高,对水栀子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向人们显示了可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初夏,栀子花开,乳白色的花朵或亭亭玉立,或若隐若现在翠绿的叶中,芳香扑鼻,深受人们喜爱。栀子(Gardenia jasmineoides)又名白蟾花,黄栀子、越桃、木丹、林兰,是茜草科栀子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名贵的花木之一。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100多年以前司马相如《上林赋》就提到:“鲜支黄励”,鲜支即栀子,当时的栀子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采收后可作黄色染料,用来染缯帛,可以给种植者带来利润。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说明当时栀子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栀子花香芬芳,花瓣晶莹如玉,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9.
栀子作为保肝利胆的中药已被广泛复方用于临床,栀子提取物在基础研究中也被发现有很突出的保肝利胆功效,但不可忽视的是栀子提取物具有保肝和肝毒性双重作用。本综述通过对栀子提取物的保肝、利胆以及其肝脏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期待栀子相关新药能够及早研发、并合理应用,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栀子花氨基酸成分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花中氨基酸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为栀子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栀子花粉末用盐酸恒温水解处理,水解液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栀子花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达26.7mg·g-1,占总量的36.6%.结论:栀子花中氨基酸质量分数达7.3%,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UPLC-HDMS法测定小檗碱和栀子苷在大鼠灌胃栀子柏皮片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固相萃取柱法处理血浆样本后,以正离子扫描方式,采用萃取离子监测(EIC)方式进行检测,采用Winnolin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小檗碱的达峰时间为1.89±0.56 h,其AUC值为793±87 ng/mL/h,药代参数显示该成分在体内浓度较低,消除较快;栀子苷的达峰时间为2.09±0.88 h,其AUC值为4687±345 ng/mL/h,药代参数显示该成分在体内表观分布容积较大,消除也较快。结论:利用高灵敏度的液质联用仪器在血中成功检测到了小檗碱及栀子苷,提示小檗碱及栀子苷为栀子柏皮片体内潜在药效作用物质。  相似文献   

12.
栀子主要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栀子的产地、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做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国内、外栀子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栀子中栀子黄色素和栀子甙等主要成分的生产工艺,为栀子的进一步深度利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遮光处理对栀子开花特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规律,为观赏栀子的科学配植及挥发物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大花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 grandiflora)和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radicans)为试材,经过5个不同遮光CK1(全光照对照,无遮阳)、CK2(疏林遮阳,杜仲树下,遮光率为80%)、T1(1层1针遮阳网,遮光率为60%)、T2(1层2针遮阳网,遮光率为70%)和T3(2层2针遮阳网,遮光率为90%)处理后,观测其开花特性(花期、开花时长、花量、开放率和花形态特征),并采集鲜花,利用SPME GC MS(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种栀子花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适当的遮光可以使两种栀子花花期提前,但对开花时长没有明显影响,重度的遮光会使两种栀子花花期延迟,开花时长缩短;两种栀子花的CK1处理的花苞数和正常花数在5个处理中均最高,但CK1与T1的开放率没有明显差异,且均高于其他处理。(2)两种栀子花的花径/蕾长都随着遮光率的增加而减少,且花的开合程度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大花栀子共测出了4大类26种化合物,主要化合物有α 法呢烯、3 蒈烯、(E) Hex 3 enyl (E) 2 methylbut 2 enoate和乙酸芳樟酯;小叶栀子共测出4大类23种物质,主要化合物有3 蒈烯、惕各酸叶醇酯、苯酸甲酯和(3E,7E) 4,8,12 Trimeth yltrideca 1,3,7,11 tetraene。(4)两种栀子均在CK1处理下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并随着遮光率的增加而减少,但其中萜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研究认为,遮光对这两个不同品种的栀子植物的开花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且在他们挥发物成分和相对含量上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实际园林植物配置中,建议将观赏栀子种植在适度遮光的环境下,如落叶疏叶的乔木下,尽量避免种植在强光和重度遮光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4.
肖亚中  张洁 《生物学杂志》1996,13(5):23-23,42
对栀子蓝色素摇瓶发酵生产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栀子基质溶液中添加1.5%的可溶性淀粉、0.75%的胰蛋白胨和0.10%的MgSO4,可使栀子蓝色素的摇瓶产量提高15.6%。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制备栀子环烯醚萜苷四种载药系统(溶液剂、凝胶剂、脂质体、纳米粒),采用Franz扩散池,选用新鲜猪鼻黏膜为渗透屏障,以栀子苷为测定指标,HPLC方法测定其含量,进行栀子环烯醚萜苷四种载药系统的体外透膜吸收特性考察。结果表明,四种载药体系的累计渗透量对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四种载药系统中,以溶液剂的渗透速率及表观渗透系数最大,其次为凝胶剂,脂质体和纳米粒相当。  相似文献   

16.
于秀芳  张柯 《蛇志》2003,15(4):73-73
1 栀子 (山栀子 )1 .1 正品  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果实。功效 :具清热利湿 ,泻火除烦 ,凉血散瘀的功能 ,有明显的利胆、镇静、降低血压和抑菌的药理作用 ,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疸目赤、热毒疮疡等症。其代表方剂栀子金花丸 (宣明论方 ) ,治头目眩晕 ,烦躁不安 ,牙痛咽肿 ,口鼻生疮 ,大便秘结 ,外敷可治扭伤瘀血等症。鉴别要点 :药物性状呈长卵形或椭圆形 ,长1 .5~ 3.5cm,直径 1~ 1 .5cm,表面红黄色或黄棕色 ,有 5~ 8条纵横棱 ,顶端具残留花萼 ,另一端稍尖 ,有果柄痕 ,果皮薄而脆 ,内表面呈红黄色 ,有光泽 ,具 2~ 3条突起的假隔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成熟期栀子果实有效成分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果实颜色可以将栀子成熟期划分为全青期、2/3青1/3黄期、半青半黄期、1/3青2/3黄期、全黄期、枯黄期.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果实在不同成熟时期3种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1的含量.结果表明: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1含量均出现两个高峰期,峰形陡峭;高峰出现的时期不完全一致.栀子苷的含量在全青期和1/3青2/3黄期最高,而西红花苷-1的含量在全青期和全黄期最高.全青期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最佳采收期.根据果实颜色及时采收才能获得高含量的目标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栀子果实成熟度与栀子苷含量积累的关系,为确定最适采收期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的栀子果实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6个不同成熟度果实样品的栀子苷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下降,果实全青渐变色时栀子苷含量最高(8.469%);在果实3/4红前含量下降缓慢(-3.71%),差异不明显;果实全红后含量下降显著(-12.18%~32.55%)。结论:药用栀子果实的采摘应以果实全青渐变到果实3/4红前及时采摘。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研究栀子苷和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考察栀子苷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分别在298 K、310 K和322 K下利用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计算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302 K和322 K时,栀子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常数分别为4.632×104、3.515×104和3.575×104mol/L,结合常数KA分别为1.805×104、2.546×104和4.165×104,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34、1.112和0.944,栀子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方式属于静态猝灭;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表明栀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力为静电引力,根据Frster非辐射共振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栀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距离为1.78 nm。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栀子豉汤及栀子、淡豆豉对6种人肠道菌的影响。方法从特定人的粪便中分离培养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脆弱拟杆菌。分别将高、中、低浓度的栀子、淡豆豉及栀子豉汤药液加入选择性培养基中,以不加药液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将实验菌分别于厌氧或有氧条件下培养,计数菌落。结果不同浓度的栀子对肠杆菌的抑制率均为100.0%,淡豆豉在20%、50%、70%浓度分别使肠杆菌数量下调100.00%、53.83%和22.11%,而栀子豉汤可使肠杆菌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104~106 CFU/g);两味药单独都表现了对肠球菌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低、中浓度栀子豉汤则使肠球菌保持较稳定的数量;单味药及复方对产气荚膜梭菌和双歧杆菌敏感性较弱;栀子对脆弱拟杆菌抑制作用最强,而淡豆豉和栀子豉汤则可使其数量上调约20.00%;淡豆豉、栀子豉汤和高浓度栀子对乳杆菌非常敏感,低、中浓度栀子对乳杆菌数量仅有轻微下调作用。结论栀子豉汤比单独的栀子和淡豆豉更能维持肠道菌群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