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microRNA-18a (miR-18a) 对缺氧引起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hPASMCs)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ASMCs,分为未转染组、miR-18a 模拟物对照组、miR-18a 模拟物组、 miR-18a 抑制剂对照组、miR-18a 抑制剂组、siRNAcontrol组、siHIF-1-alpha组、miR-18a 抑制剂和siHIF-1-alpha共转染组。分别于常氧(21% O2)和低氧(3%O2)作用24小时。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缺氧诱导因子-1-alpha(HIF-1alpha)是 否为miR-18a 的靶基因,并通过western-blot 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缺氧可促进 hPASMCs 增殖,使miR-18a 表达减少;miR-18a 模拟物可抑制hPASMCs 增殖,而miR-18a 抑制剂可促进hPASMCs 增殖;抑制 miR-18a 可使HIF-1-alpha的表达上调。同时抑制miR-18a 和HIF-1-alpha,可使miR-18a 对hPASMCs 增殖调控的能力消失。结论:缺氧通 过抑制miR-18a,上调HIF-1-alpha的表达,促进hPASMCs增殖。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科植物的木脂素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五味子科植物分为五味子属 ( 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 ( Kadsura) 2个属 ,其中五味子 ( S.chinensis)为著名中药 ,其应用已有 2 0 0 0多年的历史 ,一直为我国药典所收载 ,该科其它许多种也在民间广泛应用 [1 ]。 2 0世纪 70年代初 ,我国临床研究中发现五味子能明显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引起广泛研究的热潮 ,并由此开发出治疗肝炎药物联苯双酯 [2 ] 。迄今 ,国内外已对二十余种五味子科植物进行了研究 ,分离鉴定出大约 2 0 0个成分 ,其中 1 50多个为木脂素。五味子科木脂素结构类型多 ,立体化学复杂 ,而且生物活性广泛。除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圆二色谱激子手性法进展及其在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确定中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栀子兰色素可能为栀子粉末外用抗炎消肿时的活性物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中药山栀子中的环烯醚萜成分及尼平(genipin)与甘氨酸反应可形成兰色素,初步药理实验显示,该兰色色素对小鼠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推测栀子兰色素可能为民间将栀子粉末外用抗炎消肿时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从番荔枝(Annona squam osa L.)的种子中分离到A1—A7共7个化合物,其中A2、A3和A5为新的番荔枝内酯,分别命名为新-去乙酰紫玉盘素(neo-desacetyluvaricin, A2)、新阿诺宁乙(neo-annonin B, A3)和新牛心番荔枝素甲(neo-reticulatacin A, A5)。  相似文献   
6.
抗氧化剂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在CuSO4-Phen-VC-H2O2-DNA化学发光体系中测量了若干抗氧化剂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发现抗氧化剂对DNA有三种保护作用机制:Ⅰ,延迟DNA损伤;Ⅱ,抑制DNA损伤;Ⅲ,延迟兼抑制DNA损伤。不同抗氧化剂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延迟损伤作用代表抗氧化剂的断链性作用,而抑制损伤作用代表抗氧化剂的预防性作用,从而为区别分析抗氧化剂的预防性作用和断链性作用提供了一个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番荔枝(Annona squam osa L.)的种子中分离到化合物A4,结构鉴定表明它同时具有邻双四氢呋喃型和裂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的结构特征。A4是裂叁四氢呋喃环型番荔枝内酯的第一个化合物,命名为阿诺西林甲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圆二色谱激子手性法进展及其在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确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杜鹃花科木藜芦烷类毒素的化学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综述了杜鹃花科木藜芦烷类毒素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华中冬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华中冬青(Ilex centrochinensis S.Y.Hu)的叶片分离到9 种黄酮类化合物:1 种新化合物鉴定为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命名为华中冬青黄酮(Ⅰ);8 种化合物鉴定为柚皮素(Ⅱ)、橙皮素(Ⅲ)、异樱花素(Ⅳ)、枸柑甙(Ⅴ)、橙皮甙(Ⅵ)、洋芹素(Ⅶ)、紫云英甙(Ⅷ)和野漆树甙(Ⅸ)。它们皆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