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大鼠肺纤维化不同时间点和应用黄芪甲甙干预后的基因差异表达,寻找肺纤维化的致病基因和应用黄芪甲甙进行干预治疗相关的靶基因.方法:用含41000个基因的安捷伦大鼠芯片同模型组7天和模型组28天以及BLM+黄芪甲甙组28天的大鼠肺组织进行杂交.利用安捷伦基因扫描仪扫描杂交图像.模型组7天和BLM+黄芪甲甙组与模型组28天进行比较,筛选Ratio值大于2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重复3次.结果:模型组28天对比7天共有2063个基因表达差异,筛选109个基因,43个上调,66个下调.黄芪甲甙28天组对比模型28天组4269个基因表达差异,筛选68个基因,45个上调,23个下调.通过GO和PATHWAY分析软件,提示有不同的功能分类和信号传导途径.结论:基因芯片为了解肺纤维化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的异常,以及黄芪甲甙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和药物靶基因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雷公藤甲素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24h后,分别提取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SW480细胞总RNA,纯化并逆转录成用Cy3和Cy5标记的cDNA探针,经全基因芯片杂交,洗涤,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雷公藤甲素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SW480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共发现了902个差异基因,雷公藤甲素处理组有196个基因上调,706个基因下调。上调基因主要涉及细胞代谢。下调基因主要涉及wnt通路、细胞周期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以及MAPK等通路。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导致结肠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这些基因改变可能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这些信息可能为探讨雷公藤抗结肠癌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Ccr)和血清尿素氮(BUN)等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且应用基因芯片探讨替米沙坦改善肾功能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其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选用20只大鼠,采用STZ法制备糖尿病模型,而后将16只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给予10 mg/kg/d的替米沙坦,n=8)和糖尿病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n=8)。三组大鼠均连续灌胃12周。每4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和体重。12周末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和BUN水平。12周末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进行基因芯片实验,并运用real time PCR进行验证。结果糖尿病模型组24h尿蛋白(P<0.01)、血肌酐(P<0.05)和BUN(P<0.01)比对照组显著升高,C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替米沙坦能改善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Ccr和BUN水平。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替米沙坦组较糖尿病模型组有1541个基因发生显著改变,其中554个上调,987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氧化磷酸化通路和PPAR通路。Real time PCR证实替米沙坦组较糖尿病模型组ATP合成酶β亚基(Atp5b)、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VIc(Cox6c)和NADH脱氢酶(辅酶Q)铁硫蛋白3(Ndufs3)基因显著下调。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替米沙坦的肾脏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通路和PPAR-γ通路调节。  相似文献   

4.
【背景】参豉为人参与大豆采用自淡豆豉中分离获得的优势益生菌株共同发酵而成。已证明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指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对肠道微生态作用尚不明确。【目的】以气虚血瘀模型大鼠为材料,探讨参豉对肠道微生态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长期"力竭游泳+饥饿"方法建立大鼠气虚血瘀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灌胃给药参豉高、中、低剂量(每日6、3、1.5 g/kg体重)及补阳还五汤剂60d后,分析肠道6种常驻菌群数量变化;并采用Biolog-ECO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研究大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情况。【结果】参豉能够促进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肠道中有益菌脆弱拟杆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增殖,调节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使其趋于正常水平,并抑制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增殖。Biolog结果显示参豉高剂量组AWCD值与空白组接近;培养48 h时,模型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Simpson指数以及Mcl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而参豉高剂量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Simpson指数与空白组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显示参豉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差异明显,可能与不同剂量参豉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相关。【结论】参豉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最重要的环境胁迫,香蕉MaASR1基因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MaASR1基因的过表达使拟南芥抗旱的分子机制,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芯片来广谱的筛选MaASR1基因转入后自然条件下及干旱处理条件下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对基因芯片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相关基因的RT-PCR验证,结果表明MaASR1基因异源表达的拟南芥株系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共有747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59个,下调基因188个;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共得到65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56个,下调基因397个;MaASR1基因的转入可以通过影响激素、光合作用、锌指蛋白及不依赖ABA途径的DREB2A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提高拟南芥的抗旱性。为解析MaASR1基因作为转录因子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单核细胞(monocytes,mon)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Cs,im DCs)两个不同发育阶段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其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筛选出粘附相关的关键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从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平台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下载基因芯片数据GSE15076,使用perl语言将探针id转换成gene symbol。利用R Bioconducto软件(RGui 3.3.1)解析原始数据并筛选差异基因。进一步利用STRING online工具筛选核心差异基因(可信度≥0.4),Cytoscape软件构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对STRING online工具筛选核心差异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im DCs相对于mon表达的差异基因,过滤条件为Log FC2和adj.p.val0.01。通过分析,我们共找到1 223个差异基因,其中567个上调基因,656个下调基因,通过进一步筛选,在网络中的上调基因有399个,下调基因458个,主要涉及m TOR信号通路、细胞代谢、细胞粘附等功能。其中上调基因中CDH1,CD274等差异基因与细胞粘附密切相关,而下调基因中SELL、IL-6、TNF等差异基因与细胞粘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在单核细胞发育分化到未成熟树突细胞阶段,粘附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对进一步深入理解im DCs独特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和免疫学功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DCs细胞粘附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酸睾丸酮(T)对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方向的影响及其差异基因表达。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110~130 g)20只,随机分为2组。深麻醉下对所有大鼠进行去势手术,恢复一周后,给药组大鼠皮下注射T,每只0.5 mg,每日1次,连续30d;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橄榄油0.1 mL。取前列腺。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观察结果。并做基因芯片检查差异基因表达谱。结果给药组大鼠前列腺发生形态学增生。前列腺腺腔扩张,腺上皮高度明显增高,前列腺增生。且前列腺上皮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的方向与基底膜平行,而对照组前列腺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方向与基底膜垂直。AR免疫组化染色后发现给药组的前列腺上皮中,均可见到AR标记的阳性细胞,而对照组均为阴性。基因芯片和RT-PCR结果: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如雄激素受体相关蛋白(RAN)、TGM4和Wnt通道的WNT2等基因均上调,而抑制细胞增殖的基因如负调控Wnt通道的DKK3和促进细胞凋亡的Fas等基因下调。结论 T注射后改变了前列腺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方向,Wnt和AR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方向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病理、病因、复合模型的舌象表现及与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_2)、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_2)的关系,探讨CHD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选用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K组:正常饮食饮水(n=8); L组:正常饲养21 d后单纯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n=8); Y组:控食复合疲劳运动21 d(n=8); F组:控食复合疲劳运动21 d+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n=8)。造模结束后,使用Photoshop 6.0分析舌面RGB值并采用"RGB数据分布范围表"评估各模型舌色; HE染色检测丝状乳头上皮层、角化层、固有层高度及固有层微血管数量;免疫组化分析PGI_2、TXA_2的阳性表达率并计算T/P比值。结果 (1) K组大鼠舌质归属于"淡红舌"; L组大鼠舌面R值较K组显著下降,归属于"暗红舌"; Y组大鼠舌面R值较K组显著下降,归属于"淡白舌"; F组大鼠舌面R、G、B值均显著低于K组和L组,归属于"紫舌";(2) L组大鼠舌面丝状乳头各层高度、微血管数量与K组间无差异; Y组与K组比较,丝状乳头角化层高度显著降低; F组丝状乳头上皮层、角化层高度均显著低于K组和L组,微血管数量显著高于K组和L组;各组丝状乳头固有层高度均无差异;(3) L组、Y组、F组PGI_2变化与K组比较均不明显; L组TXA_2水平与T/P比值显著高于K组; F组TXA_2水平与T/P比值显著高于K组于L组。结论 CHD气虚血瘀证舌色的RGB数值特征与丝状乳头上皮层、角化层高度降低,固有层毛细血管数量增加有关,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与TXA_2/PGI_2失衡有关;采用病理病因复合模型更符合CHD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医证候模型起步较晚,为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气虚血瘀证作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证型,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各种心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实验动物的宏观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客观评价其造模方法,同时提出当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探究心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时低氧处理后表皮细胞HaCaT转录组差异并找出低氧微环境下表皮细胞关键调控基因。方法本研究分低氧组和常氧对照组,低氧组在1%浓度低氧孵箱中培养30 min,常氧组在常规孵箱中培养30 min,其后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基因,进一步对差异基因采用GO及KEGG Pathway分析关键调控基因。同时采用q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微环境处理后表皮细胞上调基因5 416个,下调基因5 060个;GO及KEGG 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涉及氧化应激、免疫应答、转录因子调控、细胞迁移、信号转导通路及趋化性等。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显著调控的基因DDIT3、CCL20以及IL6基因在低氧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低氧微环境下表皮细胞除氧化应激外,细胞迁移相关基因扮演着重要作用,同时发现表皮细胞能上调基因CCL20以及IL6、下调基因DDIT3在大部分调控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分子对揭示表皮细胞迁移调控及创面愈合机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汤对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子宫机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联合组(n=40,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气化瘀汤治疗)和对照组(n=40,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止血率、止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子宫机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7 d后恶露量、恶露质、恶露色、小腹疼痛、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评分更低,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止血率更高,月经复潮时间、止血时间更短,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三径之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高切黏度(HS)、全血低切黏度(LS)、凝血酶原时间(P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时间(TT)更低(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用于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子宫机能、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血瘀阻证患者心脏超声参数、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的CHF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n=60)和观察组(心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n=60)。对比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缩小,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NT-proBNP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元胶囊治疗CHF心血瘀阻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血流、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脑血流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GF、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S-QOL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同期,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调节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胸痹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证型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东直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调查资料,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痰浊、阳虚气虚、痰浊血瘀、气滞血瘀、阴阳两虚7个证型,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气阴两虚证有36例(34.29%),其次是气虚血瘀证22例(20.95%)、气滞血瘀证14例(13.33%)、阳虚气虚证10例(9.52%)、痰浊血瘀证9例(8.57%)、气虚痰浊证8例(7.62%)、阴阳两虚证6例(5.71%),气阴两虚证占有比例明显高于其余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对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余证型(P0.05);气滞血瘀证患者离异情况明显多于其余各证型(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为气阴两虚证,且患者饮酒及吸烟量越大,气阴两虚证越明显,而家庭婚姻离异的患者,则多见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糖脂代谢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武警宁夏总队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根据中医证型将其分为湿热困脾组23例、阴虚热盛组21例、气阴两虚组20例、阴阳两虚组22例与血瘀脉络组18例。检测并对比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湿热困脾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湿热困脾组(P0.05);阴阳两虚组TG、TC、LDL-C水平低于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血瘀脉络组(P0.05)。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低于阴虚热盛组(P0.05)。湿热困脾组、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血瘀脉络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高于阴阳两虚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阴阳两虚组(P0.05),各组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代谢和甲状腺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变化,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病情变化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消痞汤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HL)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脂水平及中医证候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虚痰瘀型HL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加味消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以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消痞汤治疗脾虚痰瘀型HL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天香胶囊对晕动病模型大鼠行为学与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预给药3天后,采用双轴旋转刺激法建立大鼠晕动病模型,通过晕反应指数评分、自发活动实验、异嗜高岭土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庭核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晕反应指数和高岭土摄入量均显著增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次数均显著减少,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天香胶囊可显著降低晕动病模型大鼠晕反应指数与高岭土摄入量,提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活动次数,降低大鼠前庭核组织c-fos蛋白表达。结论:天香胶囊可有效改善晕动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前庭核c-fos表达有关,提示降低前庭核兴奋性可能是天香胶囊抗晕动病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阿霉素注射剂量对肾病综合征(nehpmtic syndrome,NS)大鼠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水平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平分为四组-对照组、小剂量阿霉素组、中剂量阿霉素组与高剂量阿霉素组,四组大鼠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0 mg/kg、2 mg/kg、4 mg/kg、8 mg/kg,检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肾脏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小剂量阿霉素组、中剂量阿霉素组与高剂量阿霉素组造模后7 d、14 d、21 d的体重与每日采食量、血肌酐与尿素氮都低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阿霉素组、中剂量阿霉素组与高剂量阿霉素组造模后21 d、28 d的肾脏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霉素可抑制大鼠肾脏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表达,能快速有效建立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造模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过表达CXCR4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hUC-MSCs)移植后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CXCR4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过表达 CXCR4 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XCR4-MSCs)。采用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75只,其中15只为正常对照组,60只为实验组。实验组糖尿病成模后一个月,将糖尿病实验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①移植CXCR4-MSCs组(CXCR4基因转染MSCs组),即CXCR4组;②移植null-MSCs组(空质粒未转染CXCR4基因的MSCs组),即null-MSCs;③移植MSCs组( MSCs组);④PBS组(未移植任何的MSCs,单纯PBS注射,PBS组)。将CXCR4-MSCs、null-MSCs及MSCs消化离心,取含1×106个细胞悬液经尾静脉分别注入CXCR4-MSCs组、null-MSCs组及MSCs组大鼠体内,PBS组注射l mL PBS。干细胞治疗8周后,处死五组大鼠。各组大鼠处死前放代谢笼留取24 h尿,计算尿量,保存送检。处死前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称体重并记录。观察血糖、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并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60只SD雌性大鼠糖尿病模型成功率达100%,至实验8周糖尿病大鼠总共死亡14只,存活率达76.67%。实验开始后的8周,所有CXCR4组、Null-MSCs组、MSCs组、PBS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体重均明显减轻(P<0.01),血糖明显升高(P<0.01)。MSCs治疗后8周,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血糖、肾重、肾重/体重比、24小时尿蛋白均显著增高,体重显著降低(P<0.05);与PBS组相比,CXCR4组、null-MSCs组,MSCs组大鼠的肾重、肾重/体重比、24小时尿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体重无明显增加,血糖无明显降低(P>0.05)。CXCR4组大鼠的肾重、肾重/体重比、24小时尿蛋白较除正常组外的各组均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成模后,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干细胞悬液或等量培养液,注射后8周,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PAS染色可见大鼠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系膜基质增多,部分肾小球出现明显硬化,符合糖尿病肾病中期病理表现。CXCR4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较其余各组大鼠减少(P<0.05)。结论:转染CXCR4的MSCs可改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 R-124在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孕SD雌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两组仔鼠1、5、10、15日龄称重取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大鼠用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处死后收集其海马,应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gomir的干预效率,确定干预有效后进行建模。观察注射后大鼠行为学改变,NeuN染色法检测海马区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中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轮廓模糊、不清晰。经mir-124模拟处理后,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明显改善。结论:mi R-124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鼠神经元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