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整合子参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整合酶基因扩增法检测Ⅰ类整合子;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并测序。结果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有7株Ⅰ类整合子检测阳性,其中4株耐药基因盒为dfrA12-orfF—aadA2,2株为dfrA17-aadA4/aadA5,I株为aadA2,1株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盒。结论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盒参与了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的形成,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Ⅰ型整合子的结构特征,探讨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样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从中挑选多重耐药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Ⅰ型整合子可变区,应用酶切方法和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基因结构,并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整合子与耐药表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Ⅰ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27.3%.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排列形式共有3种(1500 bp、2300 bp和4000 bp),其中2种在其他细菌中也有发现.基因盒所编码的耐药基因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aadA、aadB、aac(6')Ⅱ和aadA13)、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blaCARB8和oxa10)和氯霉素外排泵基因(cmlA8),耐药表型相关性分析表明整合子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密切相关.[结论]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发现了3种不同Ⅰ型整合子结构,这3种结构中均含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其中aadB-aac(6')Ⅱ-blaCARB8结构最为流行.  相似文献   

3.
整合子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整合子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分离的93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I、Ⅱ型整合酶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多重耐药临床分离株中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为60.2%。所检出整合子共有3种长度即1000、1600和2000 bp;主要携带aadA和dfrA类基因盒;未检出Ⅱ型整合子。结论整合子形成是细菌产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昂  于红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1):2107-21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s)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是临床用药的一大难题, 近年研究发现其耐药性的产生与整合子密切相关, 其中临床最常见、研究最深入的是I类整合子。整合子是一种可移动基因元件, 在整合酶的作用下捕捉外源基因盒并使之表达, 是具有基因整合和切除功能的天然克隆和表达系统。研究表明I类整合子可连续捕捉和整合多种耐药基因, 以质粒或转座子为载体在细菌之间传播耐药性, 使ESBLs细菌多重耐药趋势十分严峻。本文就I类整合子的结构特征、I类整合子对耐药基因盒的整合作用及其与ESBLs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整合子是由整合酶基因、基因盒和基因盒附着位点三者组成的遗传元件.在整合酶介导下,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的重组系统获取并交换外源DNA(基因盒),即将基因盒整合到整合子上或将之从整合子上剪切下来,但是整合子本身不能够移动.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关于整合子与基因盒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的研究近况,对了解整合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移动性基因盒在细菌的多重耐药和毒力研究中,尤其是在适应选择性压力下细菌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整合子表达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以VITEK-64系统鉴定细菌,并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通过PCR法检测Ⅰ、Ⅱ、Ⅲ类整合酶基因(intI1、2、3)及Ⅰ类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并对基因盒测序.结果 除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60.0%,多重耐药率为88.0%.鲍曼不动杆菌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64.0%,均为intI1,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者(P<0.05).intI1阳性菌株中,84.4% (54/64)扩增出整合子可变区,检出3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Ib-cr-arr-3-dfrA27 14株、aacA4-catB8-aadA1 24株、aacC1-orfA-orfB-aadA1 16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表达有关.Ⅰ类整合子主要携带早期使用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甲氧苄啶和氯霉素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7.
整合子是由1个编码整合酶的intI基因、2个基因重组位点、启动子和耐药基因盒组成,根据整合酶的DNA碱基序列的不同分为4类,它能通过位点的基因重组机制使耐药基因移动,传递细菌耐药性,并与多重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分析其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使用K-B纸片扩散法(简称K-B法)进行药敏试验,确定菌株耐药表型;用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及可变区的基因盒,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23株MDRPA中19株检出Ⅰ类整合酶基因,其中15株携带基因盒,基因盒结构共有6种。其中6株携带aad A4a、3株携带aac A4-cat B8-aad A1、1株携带aac(6’)lai-orfv-aad A1-qac EΔ1-sul、3株携带blaIMP-6-qnr-aac A4-blaOXA-1-aad A1-qac E△1-sul、1株携带permease of ABC transporter gene、1株携带bacteriophage protein gene。在15株携带Ⅰ类整合酶基因盒的可变区中,检出8种耐药基因和2种新型基因盒。结论 MDRPA携带的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具有多样性,与菌株的多重耐药表型密切相关;检出两种新型基因盒,分别是ABC转运系统蛋白和噬菌体蛋白的编码基因。这两种新型基因盒的功能尚不清楚,特别是它们与菌株耐药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型整合子的结构特征,探讨其与细菌多重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至2009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上呼吸道分离的187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I型整合子整合酶基因的检测;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应用DNA测序技术分析I型整合子基因结构。【结果】I型整合子的阳性率达53.4%。共七种1型整合子基因盒被鉴定,其中首次发现报道一种新的整合子(GenBank:HQ322622)。可变区主要编码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20种抗菌素耐药的结果均表明携带Ⅰ型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不携带I型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明显增高。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表型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I类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在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分布较广泛。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播散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多重耐药菌株中整合酶基因的携带情况,研究整合子与抗生素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血清学的方法对EPEC进行初筛,用PCR扩增EPEC毒力基因(eae,EAF,bfpA)进行确证。对确证为EPEC的细菌DNA进行提取,使用PCR方法对整合酶基因及在整合子中插入的基因盒进行扩增。EPEC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在34株EPEC中,ESBL为14株,其中在lI株ESBL阳性细菌中扩增出整合子I整合酶片段,在20株ESBL阴性细菌中,有7株扩增出相应的片段。在这所有的34株细菌中未检出整合子Ⅱ和Ⅲ。结论I类整合子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株中最常见,是导致细菌多重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用药,控制耐药基因的传播是当前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合子是携带编码抗生素耐药基因盒的DNA片段,在细菌获得和传播耐药基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整合子和基因盒种类、结构以及在耐药基因获得和传播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表明整合子-基因盒系统是微生物耐药的主要机制,由其介导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是细菌耐药机制产生的主要途径。已知的整合子被分为两大类:传统的整合子和超级整合子。前者存在于转座子、质粒和细菌染色体,其基因盒编码产物可使细菌耐受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及消毒剂;而后者则只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它携带的基因盒更多,且其编码产物则更加复杂,目前只在特定菌株中发现超级整合子。本文就整合子的结构、分布、检测及它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及β-内酰胺酶介导的细菌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子是一个能捕获并整合细胞外游离基因盒,并可使之转化为功能性基因的新型DNA元件。这种可移动的基因元件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极大地加速了抗性基因在同种及不同种属之间的传播,造成细菌的耐药以至多重耐药问题日益严重,耐药机制日趋复杂。尤其对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已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急需阐明其复杂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的分子机制, 文章对2002~2007年间179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I类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结构以及基因盒携带的耐药性基因进行分段克隆和耐药性功能测定。结果显示:65.9%(118/179)的肺炎克雷伯菌表现出对至少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主要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6.3%(65/179)的菌株检出单条或者双条I类整合子基因盒条带; 对整合子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耐药率进行比较发现, 除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外, 其余药物的差异不显著; 共发现15种耐药基因构成形式的整合子基因盒, 其中以dfrA17-aadA5最为多见, 实验证明整合子可由接合转移耐药性质粒携带; 对整合子基因盒(dhfr17-orfF-aadA2)分段克隆的耐药性功能研究发现, 3个克隆重组子(pET28a-dhfr17、pET28a-dhfr17-orfF和pET28a-dhfr17-orfF-aadA2)对复方新诺明的抗性(MIC值)均为256 µg/mL, 重组子pET28a-dhfr17-orfF与重组子pET28a-dhfr17对链霉素的抗性无明显区别, 和受体菌一样MIC值均为8 µg/mL, 而pET28a-dhfr17-orfF-aadA2对链霉素的抗性则明显提高, MIC值为256 µg/mL。结果表明, I类整合子在肺炎克雷伯菌中较常见, 携带氨基糖苷类和甲氧苄啶类的耐药基因盒在数量上占优势, 且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具有耐药性功能, 位于可水平转移耐药性质粒的耐药性基因相关的整合子对病原菌耐药性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5.
运用PCR技术及克隆文库方法,对一个实验室规模的喹啉降解反应器生物膜系统中的整合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反硝化喹啉降解反应器的生物膜群落中,整合子携带着丰富多样的基因盒。主要为编码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因盒,如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基因等),也带有与工业废水环境发现的整合子中可能与芳香族化合物降解有关的基因(如FldF基因)。还有一些功能未知的基因。鉴于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广泛存在,对该反应器中分离的优势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44.1%的菌株存在耐药性,29.4%的菌株有多重耐药性。它们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青霉素29.4%、卡那霉素23.5%、氯霉素20.6%、链霉素23.5%。不存在抗生素选择压力环境的微生物群落中分离的群落优势菌株普遍具有抗生素耐药性,而且群落基因组的整合子中携带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基因盒。这一现象还未曾见报道,其成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整合子及其相关基因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整合酶及插入的相关基因盒情况,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对45株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4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进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检测。结果45株菌中有27株(60.0%)含有Ⅰ类整合子,没有检测到Ⅱ类和Ⅲ类整合子阳性菌。在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有23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85.2%),5种不同的基因盒图谱,片段大小在600~2322bp,分离自同一科室的部分菌株携带大小相同的基因盒;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结论Ⅰ类整合子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中分布广泛,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健康猪直肠粪便中沙门菌I类整合子与耐药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规模化猪场健康猪直肠粪便中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及其与I类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的携带关系。方法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22株沙门菌分离株进行15种抗生素敏感试验;应用PCR技术对沙门菌分离株进行I类整合子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22株沙门菌分离株中有20株(90.91%)对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属于多重耐药株,羧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是主要多重耐药谱;22株沙门菌中有19株(86.4%)携带I类整合子,tetB、aph(3)-IIa和cmlA基因分别检出最高。结论沙门菌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之间的关系密切,耐药表型测定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基因组DNA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多于质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存在状况和遗传学背景。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RCR)法对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质粒AmpC酶基因、qacEΔ1-sull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整合子遗传标记(整合酶基因)、Tn21/Tn501转座子遗传标记(汞离子还原酶基因)检测。结果 TEM、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 DHA型质粒AmpC酶基因,aac(6′)-1型氮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qacEΔ1-sul1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整合子遗传标记(intI1整合酶基因),Tn21/Tn501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汞离子还原酶基因)检测阳性。结论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Tn21/Tn501转座子。  相似文献   

19.
【背景】整合子在细菌耐药性的获得及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整合反应检测方法的改良及反应机制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细菌耐药性产生和播散的理解,为遏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提供新的途径。【目的】在细菌染色体上构建第1类整合子反应模型,用于评价整合酶介导的基因盒位点特异性重组。【方法】 PCR分别扩增含氯霉素耐药基因cat的CM片段、含基因盒aadA5的LacA5片段、含整合子重组位点attI1及强可变区启动子的PcS片段和插入位点两侧的同源臂,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连接上述5个片段制备整合子模型插入片段,通过同源重组将构建好的整合子模型片段插入大肠埃希菌JM109染色体中。转入高表达第1类整合酶的质粒pHSint,在链霉素平板上筛选发生整合的菌株,并经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验证。【结果】构建的整合子模型片段经测序与预期一致,整合子模型片段成功插入大肠埃希菌JM109染色体中。转入高表达整合酶的质粒pHSint后,在链霉素平板上成功筛选出基因盒aadA5发生整合的菌株,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并测序与预期一致。【结论】在大肠埃希菌染色体上成功构建第1类整合酶介导基因盒位点特异性重组反应模型,为进一步揭示整合子捕获耐药性基因盒的反应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分离的耐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整合子I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89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CR检测金属酶、整合子I、ISCR1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细菌基因分型。结果 89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ISCR1基因阳性菌25株(25/89,28%),其中84%(21/25)为多重耐药,5类及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64%(16/25),金属酶基因阳性为11株(11/89,12%),其中有8株携带IMP-1基因,3株携带VIM-2,整合子I基因阳性43株(43/89,48%)。但携带金属酶的菌株整合子I、ISCR1基因扩增均为阴性;PFGE分型结果显示:89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分为15基因型(A~O),其中A型46株、B型16株、C型4株、D型5株、E型4株、F型3株、G型2株、H型2株,I型~O型各有1株。基因型集中的A型~G型,各型中的菌株来源于不同医院,呈多态性,每群均存在克隆株。结论 基因捕获元件整合子I基因及ISCR1广泛分布在大连地区耐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并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泛耐药显著相关,特别是ISCR1基因;大连地区整合子I、ISCR1并未携带金属酶基因盒。PFGE结果提示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基因多态性,但仍存在高度同源性的流行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