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特异性多肽或蛋白的筛选技术,它将随机序列的多肽或蛋白片段与噬菌体衣壳蛋白融合表达而呈现于病毒表面,被展示的多肽能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使其能够与配体作用而达到模仿性筛选特异性分子表位,从而提供了高通量高效率的筛选系统。近年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抗原抗体库的建立、单克隆抗体制备、多肽筛选、疫苗研制、肿瘤相关抗原筛选和抗原表位研究、药物设计、癌症检测和诊断、基因治疗及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等。就近年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在肿瘤相关研究中的运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展示表达(Phage display expression)的主要特点是将特定分子的基因型和表型统一 在同一噬菌体颗粒内,其基因组中含有表达蛋白基因,在噬菌体表面进行特定的表达.该技 术为研制工程抗体提供一新的途径,在九十年代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 [1,2].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适于表达Fv和Fab分子片段,当表达的抗体基因与噬菌 体外壳蛋白基因Ⅲ融合时,在噬菌体颗粒表面呈现单价表达,与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Ⅷ融合时,呈现多价表达.  相似文献   

3.
丝状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丝状噬菌体的结构、基因组及生命周期的深入认识,是丝状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可将外源基因片段插入噬菌体的基因Ⅲ(g3)或基因Ⅷ(g8)的先导序列的紧下游,使外源基因表达的多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呈现有噬菌体表面外壳蛋白gp3或gp8的N端,这样的呈现常能使表达的多肽保持生物活笥,据此可用活的噬菌体直接方便,高效率地筛选目的基因或检测该基因产物的活性,这技术已被用于抗体基因库,CDNA  相似文献   

4.
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研究进展韩照中苏国富黄翠芬(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关键词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1990年,Scot首次将随机序列肽与丝状噬菌体的表面蛋白gll融合,并呈现在噬菌体表面,建立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pep-tides...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是1985年建立的一种将外源基因表达呈现在噬菌体颗粒表面的方法,可用于建立随机多肽文库、抗体文库等。经特定配基的筛选,可获得与其特异结合的配体分子。通过改构,还可将cDNA产物表达于噬菌体颗粒的尾部构建cDNA文库。SIP技术通过将配体和配基分别与基因Ⅲ蛋白的C末端和N末端融合表达,基因Ⅲ的C-末端参与噬菌体颗粒的组装,配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够重建基因Ⅲ蛋白的功能,才能形成有感染能力的噬菌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6.
丝状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淑静 《微生物与感染》1997,20(2):22-23,48
本文围绕建库和扩库、筛选和检测,探讨了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设计是对经典方法的有益补充。相似的表面呈现系统正在被开发。  相似文献   

7.
新型噬菌体表面呈现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抗体库筛选的一个有效方法,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在单链抗体的研制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噬菌粒pCANTAB5E和pHB为基础。利用PCR和DNA重组方法,构建了一个新型的用于单链抗体噬菌体表面呈现的噬菌粒载体,随后用一株对大肠杆菌细胞有毒性的人源化单链抗体(1HSCFV)对其呈现单链抗体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噬菌粒系统具有更好的呈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噬菌体抗体显示技术筛选 EPO的人源抗体 ,得到了抗 EPO的人源抗体的重链基因。此抗体基因在噬菌体表面呈现的抗体分子具有良好的抗体活性和特异性。为制备完整的、具有更高亲和力的抗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该技术的原理,构建,筛选和应用,为抗肿瘤抗体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筛选近5年来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试验论文,对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原理,构建,筛选和应用进行总结。结果:噬菌体抗体库主要分为免疫抗体库和非免疫抗体库两大类;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技术包括亲和筛选、细胞筛选和生物体内筛选三种;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主要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识别和肿瘤诊断,抗肿瘤抗体药物的筛选和制备。结论: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方便、快速、高效,可以在体外环境下培养,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和肿瘤抗体药物研发中的广泛应用。目前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必然使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为研制抗体药物的新思路,极大促进了肿瘤抗体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
噬菌体抗体库是抗体组合文库技术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基因工程抗体研究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方面,本文着重对该在医学微生物学,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研究以及疾病诊治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同时也对其应用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用PCR扩增出抗体的全套可变区基因,通过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把Fab段或单链抗体表达在噬菌体表面,经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并富集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病毒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于病毒受体的研究之中,本文对其中的分子克隆技术,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等项技术在受体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作一介绍,评述。  相似文献   

13.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1E10是能够模拟鳗弧菌的保护性表位 ,可以作为疫苗使用的一种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1E10中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 .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VH4 4和VL10 5突变为半胱氨酸并且连接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中 ,突变后的VH 和VL 基因位于cpⅢ先导序列和cpⅢ基因之间 ,在LacZ启动子调控之下 ,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被导入细胞间隙 ,依靠链间二硫键组装成二硫键稳定型Fv抗体 (dsFv) .加入辅助噬菌体M13K0 7后 ,dsFv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 .ELISA测定显示 :dsFv噬菌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呈噬菌体浓度依赖 .结果表明 :成功构建出了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基因并使其在噬菌体表面获得了正确呈现 .该dsFv噬菌体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用于预防鱼类鳗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是将编码外源肽或抗体的可变区DNA 片段插入噬菌体或噬菌粒的基因组中,以融合形式与噬菌体的表面蛋白共同表达于噬菌体表面,经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并富集外源肽或 特异性抗体。其中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以模拟体内抗体产生和成熟过程,不经细胞杂交,甚至不经免疫制备针对任何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作者证实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人骨形成蛋白-2A(hBMP2A)C端肽段具有骨诱导活性,再利用噬菌体呈现载体克隆并表达了hBMP2AcDNA3’端567个核苷酸,表面呈现有人BMP2AC端肽段的噬菌体与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能够特异地结合,用抗M13噬菌体抗体进行ELISA实验呈阳性反应,同时用HTdR参入重组BMP2A噬菌体时放射性计数比对照组高近10倍,推测小鼠成骨细胞表面存在有人BMP2A受体。  相似文献   

16.
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扬拓  朱承睿  武元  李骢 《生物磁学》2011,(12):2389-2390,2349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将外源蛋白或抗体可变区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质融合并展示于其表面,构建蛋白质或抗体库,并从中筛选特异蛋白质或抗体的基因工程技术。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噬菌体展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将外源蛋白或抗体可变区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质融合并展示于其表面,构建蛋白质或抗体库,并从中筛选特异蛋白质或抗体的基因工程技术。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噬菌体展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血液肿瘤即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疾病。目前,血液肿瘤诊断治疗的最理想方法就是分子特异性诊断和靶向治疗,但该方法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分子靶点的选择。噬菌体展示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技术,具有高通量筛选、模拟天然表位、易于纯化、将蛋白功能与编码基因相统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功能性蛋白质和多肽的筛选、蛋白质间的识别与相互作用、抗原表位的鉴定、基因工程抗体的筛选等多个分子生物学领域,非常适于理想靶点的选择。目前,噬菌体文库技术在血液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噬菌体抗体文库和噬菌体随机肽库上。本文就噬菌体展示技术在血液肿瘤诊断治疗中的研究成果做一总结分析,并对该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噬菌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噬菌体巨大的应用潜力。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噬菌体抗体库、噬菌体核酸疫苗是将噬菌体作为载体而实现基因型与表型的结合,在病毒学方面噬菌体常被作为模式生物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本文就以上各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噬菌体表面显示技术,将蛋白质或短肽分子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可以对抗原表位及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位点进行定位与模拟,并用于蛋白质的体外亲和力优化以及新基因的克隆,在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和筛选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环肽结构的设计以及筛选策略和方法的改进,逐步推动着噬菌体表面显示技术在免疫学、基因工程药物及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等研究领域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