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发热、疱疹、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HFMD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的手足口病患儿(HFMD)主要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表达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FMD患儿50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组12例,轻症组38例,另外选取同龄健康者15例为对照组。应用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检测IL-4、IL-6、IL-10、IL-17A、TNF-α、IGF-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水平。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的各细胞因子mRNA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及轻症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重症组与轻症组间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FMD患儿存在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这些变化可能参与HFMD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商品名:阿泰宁)和羧甲淀粉钠联用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止咳、平喘、祛痰),对照组给予羧甲淀粉钠口服液,治疗组联合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疗程3个月,治疗后,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随访呼吸道感染反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组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和羧甲淀粉钠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和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呼吸道感染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A、IgM、IgG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癫痫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各51例患儿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患儿左乙拉西坦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丙戊酸钠口服液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时间为24周。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IgA、IgM、IgG水平、认知功能评分和癫痫发作次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9%(49/51)高于对照组84.31%(43/51)(P0.05);两组患儿的IgA、IgM和IgG含量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IgA和IgM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含量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6/51)低于对照组25.49%(13/51)(P0.05);观察患儿的FIQ、PIQ和VIQ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升高,对照组患儿的FIQ、PIQ和VIQ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类型癫痫患儿的发作次数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类型癫痫患儿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癫痫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癫痫的发作次数,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肌无力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6.55±1.35)d以及总住院天数(17.15±3.65)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纳洛酮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重症HFMD患儿开展本项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时辅以肠道益生菌,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连续治疗5 d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免疫功能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42/47),高于对照组的72.34%(34/4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易惊消失时间、肢体震颤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二胺氧化酶(DAO)、D 乳酸(D LA)、内毒素(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联合纳洛酮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儿的症状消退,提高其免疫功能和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氯雷他定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IgA、IgG及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儿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单纯的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观察组的IgA、IgG、IgM、CRP、ESR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能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钙(Ca)、铁(Fe)、铜(Cu)、锌(Zn)、镁(Mg)等的水平、体液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血清补体C3、C4、C5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a、Fe、Z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Cu、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M、IgG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血清补体C3、C4、C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a、Fe、Zn与血清IgA、IgM、IgG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血清Ca、Fe、Zn微量元素缺乏及血清IgA、IgM、IgG水平降低现象,且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共同促进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对经挂线引流术后肛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9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行肛瘘挂线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A及IgG水平,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及IgG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及Ig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能够降低经挂线引流术后肛瘘患者血清IgA及IgG水平,缩短术后疼痛时间,促进术后康复,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邓超  李英  谢斌  计超  侯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55-2758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6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84),观察组患者入院12h~24h内予以肠内营养乳剂支持,对照组患者予普通鼻饲流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GCS评估患者意识情况,检测血Alb、TP、PA、IgG、IgM、IgA、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水平,并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TP、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CD4~+T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CD8~+T细胞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予以EEN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代谢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6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 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FINS、FPG、TG代谢指标均有所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IgA、IgM、Ig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LUFS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降低LUFS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生菌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使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进行诊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方案为伤后经鼻胃管持续泵入康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GO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感染、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糖代谢紊乱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A、IgG、IgM和补体C3、C4以及Th1/Th2水平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联合使用益生菌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感染、消化道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 72 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血清白介素-6 水平(IL-6)、肿瘤坏死因子-a 水平(TNF-a)以及T 细胞亚群 (CD3、CD4)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30.5± 11.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71.3± 37.8)ml,与对照组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IgA 及IgM,在T1、T2、T3 及T4 时刻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 TNF-a、CD3 及CD4 在麻醉后较T1 时均有明显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均存在抑制作用,且以 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为主,而腰硬联合麻醉抑制作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甲强龙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 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IgA、IgM、IgG、CD4+及 CD8+T 淋巴细胞、NK 细胞及血清LDH3、LDH4、HBD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咳喘、高热、肺内干湿罗音的恢复 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IgA、IgM、IgG、LDH、HBDH、NK 细胞及CD8+T 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CD4+T 淋巴细胞水平明显 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甲强龙可有效快速改善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这可 能与其降低IgA、IgM、IgG、LDH、HBDHNK 细胞及CD8+T 淋巴细胞水平及提高CD4+T 淋巴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思连康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Ig G、Ig A、Ig 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至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肠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连康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呕吐缓解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粪便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g G、Ig A、Ig M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0/42)、79.5%(35/4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呕吐缓解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粪便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g G、Ig A、Ig 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 G、Ig A、Ig 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蒙脱石散治疗相比,思连康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肠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7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乌司他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5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血清IL-6、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IgA、IgG、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表皮生长因子保留灌肠对盆腔肿瘤放疗后并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6例盆腔恶性肿瘤行放射性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外照射治疗,观察组康复新液与表皮因子联合保留灌肠,每次50 mL,每日一次,对照组不加任何预防用药。比较2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以及发生时间,并于放射治疗10次、20次后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DA、SOD的含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9.31%、53.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时间迟于对照组。观察组放射治疗10次及20次后,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可预防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炎性因子与氧自由基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