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构建stathmin特异性SiRNA质粒表达载体,探讨其对鼻咽癌5-8F细胞stathmin的沉默作用.方法:合成用于stathmin基因特异性干扰表达的DNA片段,经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片段克隆到质粒表达载体pGenesil 1.1上.载体导入JM109菌株进行筛选与扩增,采用酶切和测序对克隆表达载体进行鉴定.应用脂质体将鉴定后的重组表达质粒载体转入鼻咽癌5 -8F细胞,RT-PCR与Western Blot分析stathmin基因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插入SiRNA质粒表达载体的stathmin特异性碱基序列和方向正确.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转染鼻咽癌细胞后,细胞转染效率达78.8 ±6.8%,stathmin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构建的stathmin基因SiRNA质粒表达载体能抑制stathm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NAG7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了探讨鼻咽癌表达下调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生长的影响, 构建了NAG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AG7, 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重组体pcDNA3.1(+)/NAG7质粒和真核空载体pcDNA3.1(+)质粒分别导入HNE1细胞, 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 RT-PCR和RNA印迹检测NAG7基因的表达, 并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裸鼠接种和流式细胞等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转染NAG7基因后,基因表达增加,细胞生长倍增时间较空载体转染和HNE1明显延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明,NAG7可延缓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裸鼠接种实验显示转染NAG7基因后的HNE1细胞致瘤性受到抑制.上述结果表明:NAG7基因转染后鼻咽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提示NAG7基因是一鼻咽癌相关的抑瘤基因候选者.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沉默FNBP1(formin-binding protem1)基因对细胞体外增殖以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设计并构建了3个靶向FNBP1 siRNA干扰载体(Si-1,Si-2,Si-3),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后转染人正常的肝细胞HL-7702。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瞬时转染细胞中FNBP1基因的干扰效率,筛选出特异高效的RNAi靶点。并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了RNAi的细胞株,用X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率,划痕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显示:酶切和测序结果证明干扰质粒构建正确;转染特异性的干扰质粒(Si-1、Si-2、Si-3)细胞的FNBP1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在蛋白质水平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且重组干扰质粒Si-2的干扰效应较强。XTT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沉默FNBP1重组质粒Si-2能显著抑制HL-7702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但并不直接影响HL-7702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癌基因蛋白(C-myc),存活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人类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同时编码四个基因的短发夹重组质粒对人鼻咽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个同时靶向作用四个基因的短发夹双链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和靶向单独作用hTERT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人CNE-2Z细胞;试验分组:空白对照组BC组(不进行干扰),阴性对照组NC组(加入阴性质粒),A组(hTERT单基因质粒组),B组(多基因联合质粒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内各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检测,与BC相,NC组相比,A组和B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与A组相比,B组的增殖活性降低更显著;RT-PCR,Western blot法,A组和B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B组降低更显著。结论:四个基因共同参与了鼻咽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多个基因的联合干扰与单基因干扰相比,能更高效下调各基因蛋白在鼻咽癌细胞的表达水平,更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肿瘤内皮标志物8(hTEM8)胞外区(N端)与红色荧光蛋白(RFP)融合表达载体并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TEM8的相互作用蛋白及其在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质粒pDsRed-Express-C1和重组质粒pcDNA3.1(+)-hTEM8/Fc为模板,PCR扩增RFP和hTEM8-N基因片段,先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hTEM8-N-RFP,转染HEK293F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的表达,并用G418对转染的细胞进行加压筛选,Western blot检测hTEM8-N-RFP融合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结果:DNA测序、酶切鉴定的结果显示,表达载体pcDNA3.1(+)-hTEM8-N-RFP构建成功,且序列正确。转染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EK293F细胞中有红色荧光,经加压筛选单克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稳定表达红色荧光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到融合蛋白hTEM8-N-RFP在真核细胞HEK293F中获得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hTEM8-N-RFP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为后期研究hTEM8的相互作用蛋白和其生理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CD147-shRNA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内源性CD147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靶向CD147的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CD147siRNA,稳定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D147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Silencer-siRNA1,pSilencer-siRNA2和pSilencer-negative,转染后SGC7901中CD147表达水平显著降,而以pSilencer-siRNA2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构建pSilencer-CD147siRNA成功,并筛选出基因抑制效果抑制最佳的pSilencer-siRNA2,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并筛选有效抑制parp10表达的siRNA。方法:根据parp10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prap10基因潜在的RNA干扰(RNAi)片段,将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到pEGFP-C1H1U6载体中;通过双萤光素酶试验、Western blotting筛选有效的干扰序列;进一步用G418对A549细胞进行耐受度筛选,确定最低耐受度;用G418溶液对转染RNAi重组质粒的A549细胞进行筛选,通过RT-PCR鉴定干扰效果。结果:针对617bp处所构建的RNAi载体能够抑制PARP10的表达,用浓度为400μg/mL G418的McCoy′s 5A培养基筛选转染后的细胞,获得了能够表达绿色荧光标签蛋白的A549细胞株,经RT-PCR检测发现,PARP10表达受到抑制。结论:获得了能够有效抑制PARP10表达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hERG钾离子通道蛋白(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 potassium channel)shRNA表达载体质粒,获得稳定转染干扰质粒的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OSP-9607。方法:将4对合成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连接入pGPU6/GFP/Neo表达载体,并测序鉴定。使用脂质体法将重组的质粒转染至MG-63、SOSP-9607,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两种细胞系,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ERG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证实shRNA与载体连接正确,免疫印迹实验证实hER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hERG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hERG shRNA的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和SOSP-9607。  相似文献   

9.
pGEM-HBV1.3质粒经HindII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将HBV1.3全长DNA切下,与同样经HindIII限制性内切酶降解过的PU21连接,得到PU21-HBV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采用电击转染方法导入HepG2细胞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以X-gal染色,RT-PCR、Southern blot等方法验证HBV DNA的插入和表达。 PU21-HBV重组质粒经测序证明HBV1.3全长DNA正确与PU21载体连接,该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经G418筛选,得到一系列阳性克隆, Southern blot证实HepG2细胞基因组中含HBV DNA,RT-PCR结果表明HBV DNA在HepG2细胞中有功能基因的转录。HBV1.3已被整合在HepG2细胞染色体中并能稳定表达其RNA。稳定的HBV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HBV表达细胞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基因对HBV的转录、复制、转录后调节以及HBV各种蛋白的表达机理研究提供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MCPH1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观察其在宫颈癌Caski细胞中对MCPH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MCPH1基因RNA干扰双链DNA片段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质粒pLNCX2中,构建携带人MCPHI基因RNA干扰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shRNA—MCPH1,经PT67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细胞株Caski细胞,并用G418筛选产生稳定的细胞克隆,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CPH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逆转录病毒感染Caski细胞后用G418筛选出稳定的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人MCPH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结论携带人MCPHI基因RNA干扰双链DNA片段的逆转录病毒感染Caski细胞后能明显抑制MCPHImRNA和蛋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CPH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人IL-6受体(IL-6R)胞外区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PCR扩增IL-6R胞外区,克隆到pcDNA3.1(+)中,用双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HL-60细胞,用G418进行筛选,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IL-6R蛋白表达。结果PCR扩增出1218bp的目的片段,双酶切和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正确。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转染细胞能够表达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L-6R胞外区真核表达载体,并且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2.
构建结核杆菌抗原85A(AgS5A)的真核表达重组体,转染L929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从质粒V1 Jns.tPA—Ag85A中经PCR扩增出Ag85A基因,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myc—HisA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脂质体转染法转染L929细胞,通过G418选择培养,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Ag85A的表达。成功构建pcDNA3.1/mye—HisA—Ag85A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L929细胞,成功表达了目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Ag85ADNA疫苗对结核杆菌的免疫防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RT-PCR从培养的HUVECs中扩增MOB2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转染NIH3T3细胞,经G418筛选,构建稳定表达细胞系,并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经RT-PCR扩增出734 bp基因片段,经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的DNA序列比对分析后,在NIH3T3细胞中表达。G418筛选后,细胞荧光信号较强,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的融合蛋白能够与抗MOB2的多抗结合。成功地扩增了HUVECs中的MOB2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真核表达与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针对Sp1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研究反式作用因子Sp1时CD59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siRNA表达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构建含特异性sp1基因的重组载体pSUPER-siSp1,脂质体法转染前列腺癌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转染基因的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中sp1和CD59基因的表达,MTT和染料释放试验判断CD59基因抑制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Sp1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PC-3细胞可表达荧光蛋白,稳定转染的Pc-3细胞Sp1及CD59基因蛋白水平降低,MTT和染料释放实验表明CD59基因受抑制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降低.结论:siRNA-Sp1重组载体有效地抑制了CD59的表达,降低CD59的抗补体活性,结果证明反式作用因子Sp1是CD59表达调控中重要的转录因子,为探讨CD59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人sn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使用RT-PCR法获取人snail基因全长c DNA,经Bam H I、Eco R I双酶切、连接,插入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双酶切电泳及测序鉴定,瞬时转染siha细胞Western-blot从蛋白水平鉴定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结果:pc DNA3.1-snail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符合预期片段,测序鉴定插入片段与NCBI Gen Bank文库中人snail序列一致,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后snail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pc DNA3.1-snail重组质粒载体,为进一步探讨snail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pcDNA3.1-Canstatin-3Flag载体并稳定转染肝癌HepG2细胞,检测canstatin在mRNA水平的表达。方法:胎盘中提取总RNA,RT-PCR法获得canstatinDNA,克隆至pcDNA3.1(-)载体中,并测序,重组质粒pcDNA3.1-Canstatin-3Flag转染肝癌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RT-PCR检测canstatin mRNA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出pcDNA3.1-Canstatin-3Flag重组质粒;2.获得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3.发现转染后的肝癌HepG2细胞canstatin在mRNA水平比未转染细胞有明显的增强。结论:获得了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为后期canstatin在肝癌中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He1a细胞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sTNFR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亚克隆,将重组质粒和脂质体共同转染NIH3T3细胞系,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经核苷酸序列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pcDNA3.1(-)-sTNFR1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建立了高效表达sTNFRI的稳定转染细胞系,并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人sTNFR1基因能在NIH3T3细胞系中稳定表达,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鼻咽癌相关新基因 UBAP1 的功能,探讨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构建了 UBAP1 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到鼻咽癌细胞株 HNE1 中,借助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裸鼠接种和流式细胞计数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检测 . 结果显示, UBAP1 基因转染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裸鼠接种试验显示, UBAP1 基因转染细胞 HNE1 生长速度受到抑制,流式细胞计数分析发现, UBAP1 基因表达升高能延缓细胞由 G0-G1 期进入 S 期 . 因此, UBAP1 基因的表达有助于 HNE1 恶性表型的逆转,初步证明 UBAP1 是一个鼻咽癌相关的抑瘤基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