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为从云南腾冲热泉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产高温蛋白酶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驯化培养,用以探究该菌株的生长条件及酶学特性,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能够分解脱脂奶粉产蛋白酶的菌株,应用常规方法液体培养菌体,探究温度、pH、碳源、氮源对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并采用福林酚法测蛋白酶活性。并提取蛋白酶液对酶的最适pH、温度以及热稳定性、pH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含脱脂奶粉的固体培养基筛选得到一株产蛋白酶菌株A-2,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鉴定知该菌种属于Aneurinibacillus属。酵母粉、葡萄糖、55℃、pH值7.5分别为菌株生长的最适氮源、碳源、温度和pH。此外该菌株所产的蛋白酶最适温度为60℃,在pH值7~9具有较好的酶活性。因此,该菌株为嗜热芽孢杆菌,所产的碱性蛋白酶具有较高的耐受温度和pH稳定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大亚湾红树林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产蛋白酶菌株,鉴定所产胞外蛋白酶的酶学性质以及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采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菌株,福林酚显色法测定蛋白酶的酶活,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以及发酵条件。从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DH-2,该菌株分泌的蛋白酶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65℃,50℃保温处理60 min后,剩余酶活仍保留80%以上。该蛋白酶对多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确定该菌株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1%(m/V,下同)可溶性淀粉,1%胰蛋白胨、1%NaCl,初始pH 5.5及7%的接种量,40℃培养36 h。在最适条件下测得其发酵液的酶活为236.30 U/mL,约为初筛时的酶活的8倍。该蛋白酶具有较为广阔的作用温度和pH范围,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耐受性好,酶的性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68株北极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以及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北极海水样品中分离产蛋白酶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为低温蛋白酶的低温适应性及其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酪蛋白筛选培养基低温培养的方法从北极水样中分离出68株产蛋白酶细菌,采用16S rRNA基因PCR-RFLP(限制性酶切多态性)方法及传统的表型特性分析对所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分类,每种细菌类型各取1株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GenBank数据库blast分析以及通过DNAMAN软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代表菌株的蛋白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68个菌株可归为3种类型(54.41%、42.65%和2.94%),分别以菌株6、11和52为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11与比目鱼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scophthalmum)具有98.24%的同源性;菌株52与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具有98.55%的同源性;菌株6与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具有96.50%的同源性,可能为该属的新物种。对3种类型代表菌株进行表型性状研究显示,菌株6、11和52为革兰氏阴性、直杆状、不产胞外脂肪酶和淀粉酶,具有强的蛋白酶活性。菌株6的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为55℃,最适宜pH为6.7;菌株11的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为40℃,属于低温酶,最适酶活pH约为8.5;菌株52的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为65℃,最适酶活pH为7.4。【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Stenotrophomonas和Chryseobacterium的菌株在北极海水样品中的分布,充实了极地产蛋白酶菌的种属分布多样性,为后续低温蛋白酶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株产蛋白酶嗜碱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筛选产蛋白酶嗜碱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特性分析。【方法】利用碱性脱脂牛奶培养基分离纯化产蛋白酶嗜碱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DNA-DNA杂交实验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酪蛋白水解法分析所产蛋白酶的pH和温度作用范围、稳定性和耐氧化剂能力。【结果】从我国西藏盐碱湖样品中分离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ZL223,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9.0,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ZL223与假强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 firmus OF4亲缘关系最近,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8.6%,DNA-DNA杂交结果显示与B.pseudofirmus OF4同源性为86%。菌株ZL223产生的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为12.0,最适温度为40℃。【结论】结合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结果,鉴定菌株为假强芽孢杆菌ZL223(B.pseudofirmus ZL223)。该菌株产生的碱性蛋白酶具有较高的pH适应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餐馆附近下水道收集到的土壤中分离获得6株酯酶产生菌,其中S2菌株活性最高,从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面,初步鉴定S2菌株为假单胞属(Pseudomonas sp.)。对该菌株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菌株所产的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8.0;且该酯酶在温度为60℃以下和pH 7.0~10.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高温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徂徕山温泉附近土样中分离到9株产高温蛋白酶菌株,选取一株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L7为出发菌株,进行显微形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sp.)。研究该菌株发酵条件,确定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40 g/L,蛋白胨20 g/L,磷酸氢二钠1.4 g/L,氯化钙0.6 g/L,硫酸镁0.4 g/L,通过培养基优化,酶活达到103.08 U/mL。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烧瓶中装液量50 mL、pH8.0、培养温度为55℃、培养时间为24 h。对该菌株酶学性质研究,L7菌株所产高温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10,并且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酶活性受PMSF强烈抑制。  相似文献   

7.
产低温碱性蛋白酶海洋适冷菌SY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连云港海域、港口、远洋捕捞船及鱼市等地采集的海水和各类海鱼、贝类等样品中分离到217株产蛋白酶的细菌,并从中得到1株产低温碱性蛋白酶的海洋适冷细菌—SY。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酶温度均在15℃左右,0℃下仍可生长;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和嗜盐性,无盐条件不能生长,在3%的NaCl盐浓度时,生长达到最高峰;最适生长和最适产酶pH均为8.0;SY菌所产的蛋白酶可能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9.0;酶的热稳定性差,50℃保温20min,酶活下降40%。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腾冲热海热泉中分离出一株产高温蛋白酶的菌株GSEY01。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60℃,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的耐热菌株。该菌株所产高温蛋白酶可以通过超滤浓缩,硫酸铵分级沉淀和强阴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酶。此高温蛋白酶分子量约为42kD,最适催化温度为80℃,最适催化pH7.5,Mg2+能增强该酶活力,Fe3+,Cd2+和Ni2+对其活性则有抑制作用。PMSF对该酶影响较小,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则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此高温蛋白酶和其他土芽孢杆菌所产蛋白酶有较大差异,可以应用于相关的高温催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分离1株高产蛋白酶菌株D2(CGMCC保藏号:1868),经形态学、生理学、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Lowry法检测显示该菌株产酶能力为1104 U/mL,最佳产酶条件为pH 8.0、25℃培养48 h;酪蛋白酶图谱法和凝胶成像分析证实其蛋白酶分子量约为42 ku,在培养上清液中纯度大于97%;该酶对粗酶品比活性为301 U/mg,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9,是一种碱性蛋白酶;最适温度为60℃;在55℃以下及pH 6~10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蛋白酶生产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青藏高原冰川雪中筛选出一菌多酶的菌株.方法:对恢复出的4个细菌,通过平板透明法研究其产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特性.结果:LHG-C-9为惟一可以产淀粉酶的菌株,所产脂肪酶活性最高.4个菌株均不产蛋白酶.结论:LHG-C-9最适生长温度为15℃,属于耐冷菌.对该菌所产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其随产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佳产酶pH值为7.0,该pH值所产酶活为83.9U/mL;在60℃的高温下温浴10min后酶活为0%.该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0℃;最佳产酶pH值为7.0,该pH值所产酶活为9.2U/mL;50℃温浴1h后酶活力不足34%.  相似文献   

11.
研究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木聚糖酶固定化条件 .将酶液加入到经醋酸溶液处理过的脱乙酰壳聚糖的pH 4 8的悬液中 ,加入浓度为 0 3%~ 0 4 %的戊二醛溶液 ,室温下 ,8h后得到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高 ,由 5 1℃升至 71℃ ,Km 值由游离酶的 1 2mg ml增加到1 5mg ml ,最适反应温度也由 5 5℃增加到 71℃ ,而最适反应pH由 4 6下降到 3 8.该固定化木聚糖酶可用于制造低聚木糖 .经过 10次连续应用实验后 ,该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 81%  相似文献   

12.
Chitinase was purified from Momordica charantia L.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purified enzyme showed single band on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cl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was estimated as 35 kD. The enzyme was stable at temperatures up to 50℃ or less than 10 % loss of activity in 1 h. Its optimum temperature was about 45 ℃. Its suitable pH had a rather wide range from pH 4.4 to pH 6.8 and the optimum pH was about 6.2.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 was similar in root and stem. In the lower leaves,the activ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pper.  相似文献   

13.
从渤海海域(121°30′00″E,40°25′00″N)海泥中筛选到一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海洋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命名为Bacillussp.HN07。研究表明:HN07最适生长温度30℃,适宜在pH7.0~8.0、含2.0%~3.0%NaCl的培养条件下生长和产酶,并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HN07所产碱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为8.0,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因其强抗逆性而迅速蔓延,成为有害杂草.拟研究其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酶学性质,为探讨该植物的抗逆机理和入侵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空心莲子草经乙烯利处理后,其叶片蛋白质提取液在4℃经40~60%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SephadexG-75洗脱后得几丁质酶液.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几丁质酶最适反应pH为5.7左右,在pH4.0~8.0均表现稳定,当pH小于4.0和大于8.0时酶活力丧失50%以上,在pH2.0和10.0时没有活力;在30℃-80℃范围内,酶均具较高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70℃左右,温度高于80℃后,酶稳定性下降;当底物浓度小于1.25%时,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底物浓度大于1.25%浓度时,活力增加的趋势减缓.结果提示:也许空心莲子草的强抗逆性是因为其几丁质酶具较高的温度耐受性和较大的pH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比浊法对本试验室保存的126株南极微生物产适冷溶菌酶进行测定,发现7株菌产溶菌酶.并对其中的菌株NJ147进行ITS-5.8 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J147属于Debaryomyces hansenii属.该菌株所分泌溶菌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0 ℃,在0 ℃时酶活性是最高活性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环境条件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培养料含水量、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2~28℃,最适温度28℃;培养料适宜绝对含水量65%~75%,最适绝对含水量75%;适宜pH值为5.02~7.24,最适pH值5.79。  相似文献   

17.
1株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槲寄生内生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刚果红-CMC平板染色法、DNS法从槲寄生内生真菌中筛选获得1株高效纤维素酶产生菌H-3-3,通过分析其菌落形态特征和18S rDNA序列的同源性,将菌株H-3-3鉴定为拟茎点霉属Phom opsissp.;对其酶学性质研究得到:槲寄生内生真菌H-3-3中CMC酶、β-葡糖苷酶、滤纸酶这3种组分酶最适温度均为50℃,β-葡糖苷酶活和滤纸酶活最适pH值均为4.8,CMC酶最适pH值为4.4;3种酶在30~45℃,pH4.0~8.0稳定性较强。金属离子Mn^2+、Co^2+、Mg^2+和Ca^2+对3组分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Co^2+效果最佳;而Ba^2+、Zn^2+、Cu^2+对3组分酶分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克雷伯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编码甘油脱氢酶(GDH)的基因dhaD,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在E.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利用表达载体pET-28a(+)上的6·His-Tag标记选用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具有活性的甘油脱氢酶(GDH),纯化后比酶活达到156U/mg,纯化倍数达4.6倍,回收率为67.4%。并初步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酶反应的最适pH为11.0,在pH7.0~12.0范围内稳定;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0℃,稳定范围为25~45℃; 酶动力学参数以甘油为底物的Km为0.54 mmol/L, Vmax为0.49 μmol/(mL·min)。  相似文献   

19.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β-葡萄糖苷酶是纤维素酶的重要组分之一,它不仅可水解纤维二糖和寡糖,更可解除纤维二糖对β-1,4-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抑制,提高水解速率和程度.利用SephadexG-150和DEAE-SephadexA-50层析法从黑曲霉变异株L-22中分离提纯了β-葡萄糖苷酶,该酶是由两个分子量相同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分子量为203kD.该酶最适pH为4.8,pH稳定范围在3.6~6.4;最适温度是60℃,温度稳定范围为4~60℃;酶分子含糖量为8.35%.它是一个酸性β-葡萄糖苷水解酶,专一性地水解β-糖苷键.而不水解α-糖苷键,对短链底物表现了相对高的活力.用动力学分析和共价化学修饰方法探讨了与该酶活力有关的必需基团.由pH对lgVm和lgVm/Km的影响,推测出酶活性部位至少有两个可解离基团为酶活性所必需,它们在酶-底物复合物中的pKes1和pKes2的值分别为4.0和5.6,在游离酶中的pK值分别为4.2和5.9.由此可初步判断这两个可解离基团可能为组氨酸和含羧基的氨基酸,它们与酶的催化和底物结合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棉花枯萎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内切酶在pH大于7时不稳定,故对它进行多种化学修饰而又不影响其活性,必须在pHd小于7的体系中进行。本文报道将PGAUase在还原剂存在下,与稀酸处理的Sepharose 4B交联,获得较高活力的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催化动力学表明,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pH1至8.0范围内稳定。和溶液酶比较,对热稳定性提高,但对碱稳定性下降。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Km为0.27mmol/L,Vmax为66.67nmol/L·min,均大于溶液酶(Km=0.07mmol/L,Vmax=28.00nmol/L·min)。在pH4.8,30℃,聚半乳糖醛酸在固相酶的柱中循环水解不同的时间降解产物经圆盘电泳和等电聚焦测定,得到不同大小的寡糖片段混合物,证明固相酶和溶液酶的作用方式相同,同时使以酶解法制备一定大小的有生物活性的寡糖分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