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由HBV DNA C基因区编码的一种非颗粒性的分泌型核壳蛋白,临床上将其作为判断HBV活动性复制的指标之一。HBeAg是重要的生物原材料,广泛用于HBV感染者血清学检测的相关诊断用品的制备。重组HBeAg的表达和纯化技术较为成熟,已经在各种表达系统中成功地表达了目的蛋白。而影响其表达的关键因素包括前C区重要位点变异、载体选取以及RNA干扰(RNAi)的影响作用等。因此,提高重组HBeAg的表达量和纯度,避免与HBcAg交叉反应才能满足相关诊断制品的要求。高质量重组乙肝e抗原的获取,能为改善相关诊断制品奠定物质基础,为开发新型HBV治疗和预防性疫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HBeAb检测方法学的优化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构建基于TeI3c/4c嗜热二型内含子的温度诱导Targetron基因失活系统 (Thermotargetron),并应用于中温微生物基因编辑。在大肠杆菌HMS174 (DE3) 基因组中,选择Subunit of flagellum基因 (fliC) 和C4 dicarboxylate orotate:H+ symporter基因 (dctA) 为靶基因。根据TeI3c/4c DNA识别规则,在fliC和dctA基因中选择fliC489a、fliC828s、fliC1038s和dctA2a位点为基因打靶位点。使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基于pHK-TT1A质粒构建打靶载体。打靶载体转化HMS174菌株,对数期转化子培养液48 ℃热激1 h后涂布于氯霉素抗性LB平板上。使用菌落PCR和DNA测序检测突变株并计算基因失活效率。获得突变株后,通过琼脂穿刺和碳源代谢实验,鉴定ΔfliC、ΔdctA突变株表型变化。菌落PCR测序结果表明,TeI3c/4c插入到fliC和dctA基因设计位点,且打靶效率高达100%。突变株表型验证实验表明,ΔfliC突变株运动能力显著下降,ΔdctA突变株苹果酸代谢能力缺失。综上所述,文中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嗜中温微生物的温度诱导型、高效基因失活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控制宿主菌在48 ℃保温时间实现高效、靶向、精准基因失活。  相似文献   
3.
LEA蛋白是一类跟抗逆性紧密相关的蛋白,在不同物种中都有大量发现。基于前期对小桐子叶片在干旱锻炼和干旱胁迫下的RNA-seq分析,本研究分离出一个LEA编码基因(XM_012232372.1),经序列分析可知该蛋白基因CDS序列全长为459 bp,编码蛋白由152个氨基酸组成。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该蛋白属于第四组典型亲水性LEA蛋白,暂命名为Jc LEA4。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幼苗叶片中Jc LEA4转录本的积累受到空气干旱胁迫和外源ABA处理的显著诱导。在酿酒酵母中异源表达分析显示,Jc LEA4的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酵母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表现出增强的耐受性。本研究初步证实了Jc LEA4基因与抗旱性紧密相关,为以后小桐子的抗旱性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湖南邵阳株系的基因组MP(CGMMV-HuNSY movement protein)片段,测序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片段全长共有803bp(KC684977),编码由26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约28.87kD,理论等电点pI为9.06,ProtParam预测显示为不稳定蛋白,与已报道的辽宁分离物病毒的MP作比较,核苷酸相似性为99.6%,氨基酸相似性为98.9%;湖南邵阳株系CGMMVMP蛋白无高度卷曲螺旋部位,有跨膜结构区域,该部位表现为疏水性,可能为蛋白互作位点;磷酸化位点均匀分布于整个多肽链中,存在5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位点;对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MP氨基酸序列进行了motif查找,发现了该属病毒氨基酸序列的3个保守区段,还进行了密码子偏向性分析。此外,发现了1个酰胺化位点和1个依赖于cAMP和cG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可能与病毒的侵染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因其强抗逆性而迅速蔓延,成为有害杂草。拟研究其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酶学性质,为探讨该植物的抗逆机理和入侵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空心莲子草经乙烯利处理后,其叶片蛋白质提取液在4℃经40-60%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Sephadex G.75洗脱后得几丁质酶液。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几丁质酶最适反应pH为5.7左右,在pH4.0~8.0均表现稳定,当pH小于4.0和大于8.0时酶活力丧失50%以上,在pH2.0和10.0时没有活力;在30℃.80℃范围内,酶均具较高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70℃左右,温度高于80℃后,酶稳定性下降;当底物浓度小于1.25%时,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底物浓度大于1.25%浓度时,活力增加的趋势减缓。结果提示:也许空心莲子草的强抗逆性是因为其几丁质酶具较高的温度耐受性和较大的pH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苯胺类化合物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生物法处理苯胺类废水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从长期受苯胺类化合物污染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能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优化其培养基及降解条件,为苯胺生物修复提供菌株与基因资源。【方法】采用平板法从富集驯化的菌株中筛选出以苯胺为唯一碳氮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种,利用单因素筛选实验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苯胺降解菌BA-6,经鉴定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菌株BA-6对初始浓度为600mg/L苯胺的日降解率可达98%以上。其高效降解的温度范围是30–37℃,pH范围是6.5–7.5。底物利用实验表明,菌株BA-6具有降解多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能力。发酵培养基优化实验获得一种发酵培养基,活菌量高达3.06×1010CFU/mL。【结论】苯胺降解菌BA-6对苯胺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和环境调节能力,在修复苯胺类化合物的生态污染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2,4-D和NAA在拟南芥细胞分裂和伸长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南芥悬浮细胞体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人工合成生长素NAA和2,4-D外源处理对细胞形态、细胞鲜重、细胞分裂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μmol/L 2,4-D可有效促进细胞分裂但不影响细胞伸长;同样浓度的NAA主要诱导细胞的伸长;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是2个不相偶联的过程;在2,4-D所诱导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GPA1强表达.  相似文献   
8.
【背景】弯曲菌(Campylobacter)是重要的人畜共患肠道病原菌,可通过食物链传播,引起人类腹泻性肠炎。【目的】了解猪源弯曲菌耐药特征和分子遗传特征,对江苏省10个规模化猪场进行弯曲菌分离和耐药性检测,并研究分离株的分子分型。【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以弯曲菌7个管家基因(aspA、glnA、gltA、glyA、pgm、tkt和uncA)为目的基因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研究。【结果】100份样品共分离出结肠弯曲菌22株,分离率为22%,弯曲菌检出情况与养殖规模和日龄无关(P>0.05)。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20株分离株为多重耐药菌株(81.82%,20/22),猪源结肠弯曲菌分离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程度不一,分别为:庆大霉素36.36%,链霉素50%,克林霉素27.27%,氯霉素13.64%,四环素40.91%,环丙沙星18.18%,萘啶酸63.63%,泰利霉素59.09%,红霉素100%,阿奇霉素81.82%;共检出了4种耐药基因[cfr、adE-Sat4-aphA、ermB和Tet(O)],检出率分别为4.5%、59.1%、9.1%和100%;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共获得11个ST型,主要流行CC-828克隆系(100%);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聚集归为2个大群,分别为2个分支和9个分支。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共有3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与其相对应的抗菌药物有相关性。【结论】猪源结肠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Tet(O)基因检出率最高,分离株的序列型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弯曲菌(Campylobacter)是一种世界范围内能引起胃肠炎的最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对临床上重要的抗菌药物耐药越来越严重,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目的】研究一株同时携带optr A和cfr C基因的猪源结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coli)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同时对该菌全基因组特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以及optr A和cfr C基因环境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测定,并且对该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该菌株对四环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和利奈唑胺呈现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全基因组测序得到一条大小为1 436 486 bp的环状DNA (GC含量为31.63%),携带四大类抗生素中共计12种耐药基因,均定位于染色体上,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数量最多。此外,携带包含黏附、侵袭和移动等相关毒力基因83个,其中与移动相关的毒力基因数量最多。对4个基因岛分析发现,基因岛GIs002和GIs003中含有耐药基因序列,cfr C位于基因岛G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提高对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6例,按照不同的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发病孕周<32周)和晚发型(发病孕周≥32周),比较两组孕妇临床情况、孕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型孕妇与晚发型孕妇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孕妇的各项临床表现显著差于晚发型孕妇。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更应加强临床各项监护措施,选择理想的终止妊娠的时机,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避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