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及与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纵向观察并随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月收治的52例确诊为RV肠炎的患儿,分成LI组(观察组)28例及非LI组(对照组)24例,比较分析2组之间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腹泻次数、脱水程度及腹泻的预后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乳糖治疗后2组的腹泻次数均有显著性减少(P〈0.01),但去乳糖3 d后观察组的腹泻次数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 LI对RV肠炎临床表现及预后没有明显的影响,在RV肠炎急性期去乳糖治疗的价值有限,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急性腹泻的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小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年龄、病因及乳糖酶治疗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对382例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进行年龄、病因分析,同时将患儿分成治疗及对照两组,分析乳糖酶的疗效.结果 小儿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以婴幼儿多见,轮状病毒感染是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病因,乳糖酶治疗继发乳糖不耐受疗效显著.结论 婴幼儿腹泻常规给予乳糖酶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河油田地区秋冬季3岁以下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率,观察口服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抗-HPV IgY)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比较抗.HPV IgY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2组的有效率。结果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出率为71%,抗-HRV IgY治疗组的3d有效率为82.3%,常规药物治疗组为32.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口服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疗效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段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RV)与腺病毒(Eads)情况,为临床提供早期、快速、准确、可靠的依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方法采用杭州艾博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轮状病毒(A组)/腺病毒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3 368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3 368例腹泻儿童粪便中,RV阳性578例占17.16%,Eads阳性106例占3.15%。11月至次年1月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1~3岁为儿童感染的高发年龄;腺病毒感染阳性率低,呈散发性。结论杭州地区近年1~3岁婴幼儿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腺病毒,且有明显的季节性;而腺病毒感染呈散发流行,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水健脾解毒汤灌肠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的患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利水健脾解毒汤灌肠及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观察患儿治疗一疗程(3 d)临床疗效和轮状病毒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轮状病毒转阴率为71.43%,对照组分别为52.50%、32.50%。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轮状病毒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利水健脾解毒汤灌肠及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治疗婴幼儿轮状毒肠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 ,选择定期预防接种 2个月~ 2岁婴幼儿 6 5 2例 ,分为两组 ,服疫苗组 2 0 7例 ,对照组 4 4 5例 ,观察 9个月 ,观察腹泻发生。实验结果为服疫苗组发病 2例 ,发生率0 .97% ;对照组发病 2 6例 ,发生率 5 .84 %。证明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明显减少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 ,其两组发病率比较 ,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无明显副作用 ,同时服苗方便 ,口感好 ,婴幼儿乐意接受 ,是目前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泻患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本地区腹泻婴幼儿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2104例有腹泻和肠炎特征的婴幼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2104例受检者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是24.71%,其中男性感染率24.17%,女性为25.40%。不同年龄组间以1-2岁婴幼儿感染率最高,为32.13%,0-1岁为20.72%,2-5岁为12.03%。感染的季节特征是秋末冬初季(10-12月)阳性率最高,为42.82%,春末夏初季(4-6月)最低,为8.81%。结论:由A群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腹泻主要发生在1-2岁的婴幼儿,各个季节均有发生,以秋末冬初季为高发。  相似文献   

8.
胶体金法与RT-PCR法测定A群轮状病毒及G血清型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2009年1-12月份的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血清型分型,分析G血清型分型。结果 828份婴幼儿腹泻粪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3.45%。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1岁以内占49.82%,2岁以内占89.89%。本地区轮状病毒腹泻呈现季节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期。毒株分型显示G3型为流行优势株(51.6%),其次是G1型(26.6%);另有13.7%为混合感染,包括G1+G3型(10.5%)、G2+G3型(2.4%)和G1+G9型(0.8%)。结论 2009年浙江省苍南县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血清型是G3和G1,G3为优势毒株。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酪酸菌制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其主要致病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在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为了开拓轮状病毒肠炎新的治疗方法,我院在轮状病毒肠炎流行期间采用酪酸菌制剂治疗秋季腹泻30例,其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3%。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是轮状病毒肠炎理想的治疗药物,为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症轮状病毒腹泻时炎性标志物水平和心电图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重症轮状病毒腹泻患儿(rotavirus enteritis 组,RV组)和52例RV阴性单纯性腹泻患儿(对照组)的血清心肌酶谱与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观察各组心电图变化.结果:RV组患儿治疗前高敏C反应蛋白(Hi-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1),且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90.6%的RV组患儿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轮状病毒感染易导致心肌功能损伤,应重视对重症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炎性标志物和心电图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小鼠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可同时表达轮状病毒NSP4 (Nonstructural protein 4)和VP7(Viral protein 7)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免疫孕鼠后对新生乳鼠感染RV的被动保护作用.新生乳鼠口服异源株轮状病毒Wa、ZTR-68或SA11株后(分2次给予,每次含5×104 CCID50的RV),观察乳鼠是否有腹泻症状、肠道病理变化,检测乳鼠粪便排毒百分率;另以重组腺病毒rAd-NSP4-VP7免疫孕鼠后,检测母鼠血清抗体产生情况,并对比乳鼠粪便中RV抗原检出率初步评价疫苗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发现口服异源株RV的乳鼠未出现类似人类婴幼儿感染后的明显腹泻症状,但在粪便中可检测到RV抗原的存在(Wa、ZTR-68攻毒组均超过80%).经rAd-NSP4-VP7被动免疫的乳鼠接受Wa和ZTR-68攻毒后其粪便中的RV检出率比未受到被动免疫保护的对照组降低(P<0.05).rAd-NSP4-VP7重组腺病毒免疫母鼠可显示出对孕鼠感染RV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发展中国家致5岁内婴幼儿胃肠道感染,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重要原因,每年因此而死亡的病例高达600,000多人.[1]近年来对此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其引起腹泻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始终未达成统一的说法.目前主要是有两种假说,即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4 (NSP4)假说和肠道神经系统(ENS)假说.对于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及治疗,现阶段主要是进行减毒活疫苗预防,但其疗效不甚令人满意,并且有可能导致肠梗阻.[2-3]本文将对轮状病毒致婴幼儿腹泻的可能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此外,针对其独特的致病机制将讨论轮状病毒感染可能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48例病原学检测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我们用ELISA试剂盒对54例大便常规检查无WBC或偶见的疑似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进行了轮状病毒病原学检测,从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患儿48例,被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结果显示粪便中轮状病毒滴度越高,其临床症状也相应越重。此48例患儿均采用病毒唑、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补液纠正脱水等综合治疗,其中30例辅以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为60%,而对照组为11.1%,经t检验两组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思密达用于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冬季小儿腹泻的病原多是轮状病毒感染 ,临床多见于 6~ 2 4个月婴幼儿。我院 1 998年 1 1月至1 999年 1月腹泻病流行期间 ,用口服双歧杆菌 (丽珠肠乐 )与利巴韦林 (病毒唑 )泡滕剂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86例 ,疗效满意。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均系腹泻病流行期间急性腹泻患儿 ,病程在 3d以内 ,年龄 8~ 2 4个月 ,粪便均为稀水样或蛋花样 ,粪常规以消化不良、脂肪球为主 ,未检出红细胞、白细胞 ,大便培养阴性。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粪便 RV- Ag均阳性 ;根据 93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分型 ,均为轻至中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对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 5例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患儿,使用益生菌+黏膜保护剂(治疗组4 9例)及单用黏膜保护剂(对照组16例)对腹泻的治疗效果。所有患儿均行大便常规及轮状病毒检测,大便常规正常,轮状病毒阴性。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肺炎出现腹泻时间、腹泻后开始治疗时间及重型腹泻所占比例上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组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结论 益生菌联合黏膜保护剂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疗效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妈咪爱"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妈咪爱对轮状病毒肠炎(RV肠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方法 随机取60例RV肠炎病例分析并分成2组:一组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妈咪爱治疗。除根据全国小儿腹泻会议评定标准,观察临床症状外,2组均在用药前,用药3、6d再进行正常菌群检测。结果 (1)VR肠炎可致肠道菌群失调;(2)妈咪爱治疗组疗效较常规治疗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4种正常菌群中的优势菌恢复较快,用药第6天肠道菌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妈咪爱治疗RV肠炎有显著疗效,不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缩短,肠道菌群也很快恢复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5岁的患急性稀水样便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及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留取2006年6月~200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住院及医院内感染腹泻患儿的部分粪便标本,应用免疫层析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排除轮状病毒感染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星状病毒。本实验主要研究对象为年龄≤5岁,病程≤2周,大便培养无条件致病菌生长患儿。结果 共收集724例急性腹泻粪便标本,年龄≤5岁人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42.5%,约85%患儿年龄≤2岁;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2月~2007年1月。共240例急性腹泻轮状病毒阴性粪便标本中,年龄≤5岁人群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11.6%,53.6%患儿年龄≤2岁;观测期间病例散发,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0月~2007年1月。结论 轮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部分患儿伴肠道外损伤。星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又一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8.
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是引起世界范围内儿童严重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易感人群为儿童,尤其是6~14月龄的婴幼儿。目前,预防RV感染导致中、重度婴幼儿腹泻最好的方式是进行RV疫苗的接种,但该疫苗在RV腹泻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地区接种覆盖率尚不尽如人意。其中, RV疫苗的稳定性是评定疫苗效力合格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效期及热稳定性的疫苗对RV疫苗的生产、储存、运输及提高接种覆盖率等均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现就RV疫苗稳定性的几个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情况,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 869例,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抗原,对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869例检测结果中阳性946例,总阳性率为32.9%。1~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为36.5%;0~1岁阳性率其次,为32.3%;2~6岁患儿阳性率相对较低,为27.0%。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P0.05)。秋冬季节为轮状病毒感染率的高峰期,春夏季节较低,分别为39.5%和22.6%。不同季节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并且发现粪便以黏液便或水样便为特征的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较高。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腹泻患儿的及时诊断和合理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检测的2 579例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阳性为616例,阳性率为23.89%,高发季节为1月、11月和12月,高发年龄组为13-24月婴幼儿,腺病毒阳性共102例,阳性率为3.96%,程散发状况,高发年龄组为7-12月的婴幼儿。结论轮状病毒和腺病毒都能引起婴幼儿腹泻,但是轮状病毒为最主要的病原体,及时检测轮状病毒抗原,为临床治疗和疾病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