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造成SAP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曲肽治疗组、灵芝孢子粉治疗组及灵芝孢子粉奥曲肽联合治疗组;于给药7d后处死大鼠,进行肠道菌群、肝脏及胰腺细菌易位检测。结果SAP时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细菌易位。经治疗后发现,灵芝孢子粉能够扶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使肠杆菌的数量减少,并可控制细菌易位。将灵芝孢子粉与奥曲肽合用作用更佳,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可调整SAP时出现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其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SAP可降低感染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口腔微生态失调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出现口腔气味异常的机制。综合分析口腔微生态与口腔健康的研究动态及意义。展望口腔微生态调整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尤其在消除口腔异昧的积极作用。方法由第一、二作者应用计算机通过pubmed检索NCBI数据库1992年至2007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Micro ecology”,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1995年至2007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微生态”,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文章内容与口腔微生态相关的研究、以及在口腔疾病研究领域有关。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结果共收集到106篇相关文献,21篇文献纳入本文,其中,19篇为综述和述评类文献,19篇为中文杂志,2篇为外文杂志。结论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口腔微生态失调,菌斑内微生物之间以及机体与菌斑之间相互作用分解蛋白产生硫化物,这些代谢产物包括H2S、CH3SH、CH3SCH3、吲哚、甲基吲哚、挥发脂肪酸和聚胺等发出刺激性气味,产生口腔异味。治疗口腔异味应该考虑平衡口腔微生态,调整口腔菌群。口腔异味的治疗又有利于口腔菌群平衡。提示我们治疗口腔疾病应该考虑口腔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纳米中药对实验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纳米中药对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苦寒泻下中药番泻叶,灌服大鼠,使其产生脾虚症状,再用冰乙酸化学刺激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模型。用肉眼观察整段结肠的黏膜改变情况;梯度稀释法行粪便菌群分析,了解几种代表性的菌群的改变;一般病理切片,行染色,观察镜下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时动物的体重、肠道内优势菌群双歧杆菌(BS)和乳酸杆菌(LBS)数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且伴随相关体征。结肠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检查恶性改变。中药通过扶植肠道优势菌群缓解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常态中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中药小剂量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纳米中药治疗组与常态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纳米中药可以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剂,即从调整肠道微生态失衡角度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唯心的解释到生物医学解释,从心理学深入到医学领域而导致的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疾病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下面将从对疾病认识所经历的3种模式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妈咪爱"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妈咪爱对轮状病毒肠炎(RV肠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方法 随机取60例RV肠炎病例分析并分成2组:一组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妈咪爱治疗。除根据全国小儿腹泻会议评定标准,观察临床症状外,2组均在用药前,用药3、6d再进行正常菌群检测。结果 (1)VR肠炎可致肠道菌群失调;(2)妈咪爱治疗组疗效较常规治疗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4种正常菌群中的优势菌恢复较快,用药第6天肠道菌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妈咪爱治疗RV肠炎有显著疗效,不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缩短,肠道菌群也很快恢复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9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别测定应用肠疗和贝飞达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和红细胞粘附率、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并进行比较。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加肠疗、常规治疗加肠疗与贝飞达3个治疗组(各30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数量及红细胞粘附率、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红细胞粘附肿瘤功能及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明显下降(P〈0.01);应用微生态调节剂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程度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好于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肠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结肠治疗机治疗联合微生态调节剂贝飞达可以有效改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提高患者红细胞粘附率及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失调与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态失调与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引起感染的微生物不一定是致病菌或病原体,微生态失调后,正常微生物群易位或易主也可以引起感染。从微生态的视角去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将会为感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MS)、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y endometri-osis,OEMS)的在位、异位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Survivin和MMP-9的表达。结果 (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MMP-9均呈弱表达或无表达。在EMS三个病例组中,无论是在位内膜还是异位内膜组织Survivin、MMP-9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仅在增生期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Sur-vivin、MMP-9的表达分别高于在位内膜同类细胞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则呈不规律表达。(3)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限定相同组织部位、相同细胞类型,增生期与分泌期Survivin、MMP-9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周期性。(4)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限定相同生理期、相同组织部位比较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Survivin、MMP-9的表达:腺上皮细胞显著高于间质细胞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MS三个病例组之间,限定相同生理期、相同组织部位、相同细胞类型,组间分别比较Survivin或MMP-9的表达水平:Surviv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仅分泌期MMP-9在AWEMS腺上皮细胞的表达(4.45±0.18)和AM腺上皮细胞的表达(4.68±0.17)高于OEMS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2.13±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和MMP-9在EMS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是内异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有协同作用,在位内膜异常是EMS发病的决定性因素,腺上皮细胞高表达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AM、AWEMS、OEMS三个病例组中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可能受发病诱因、腹腔内环境及多种相关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肉桂醛对HeLa细胞P2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不同浓度的经过纯度鉴定的肉桂醛处理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培养24 h后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La细胞P21、CDK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肉桂醛纯度〉96.24%;肉桂醛能显著增高P21和降低CDK4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各浓度肉桂醛处理组的P21、CDK4蛋白表达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肉桂醛能上调宫颈癌HeLa细胞P21蛋白表达和下调CDK4蛋白表达,可能是促进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调脂机制.方法:选取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银杏叶提取物120 mg/(kg·d),共8周,检测其空腹血脂变化,及其肠道菌群变化.结果:(1)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治疗组较糖尿病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1);(2)糖尿病组肠道菌群较正常组明显变化(P<0.01),尤其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明显减少,而治疗后肠道菌群得到调整.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扶植肠道菌群有益菌生长繁殖,对脂质代谢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其调脂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