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详细探讨小鼠不同次数接种B型流感病毒HA DNA疫苗后免疫应答情况,以及CpG基序的免疫佐剂效果,采用不同剂量HA DNA,1次或2次(间隔3周)电击法免疫BALB/C小鼠。初免4周后(或二免加强免疫1周后)用致死量流感病毒(B/Ibaraki/2/85)攻击。研究发现:①100μg HA DNA一次接种的小鼠全部存活;②经含有CpG基序的DNA免疫的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抗HAIgG抗体更高,小鼠体重丢失更少。这些结果说明,1次接种100μg HA DNA疫苗可以使小鼠抵抗致死量B型流感病毒攻击,CpG基序能够增强HA 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查DNA疫苗注射免疫后电脉冲和布吡卡因佐剂化DNA疫苗递送方式对A型肉毒毒素DNA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A型肉毒毒素DNA复制子疫苗和传统DNA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后电脉冲和布吡卡因佐剂化DNA后再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检测免疫小鼠的抗体和细胞水平,并分析抗体亚类。结果:电脉冲和布吡卡因这二种递送方式均增强DNA复制子疫苗和传统DNA疫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电脉冲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更为明显,并且电脉冲和布吡卡因组合这种递送方式增强DNA疫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最高;与传统DNA疫苗相比,A型肉毒毒素DNA复制子疫苗在这些递送方式下均诱导产生了更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且这些递送方式没有改变DNA疫苗的Th1/Th2免疫应答特性,即DNA复制子疫苗诱导产生Th1/Th2混合免疫应答但偏向于Th2途经,而传统DNA疫苗则完全偏向于Th2途经。结论:电脉冲和布吡卡因增强DNA复制子疫苗和传统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提高DNA疫苗免疫原性的良好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克服基因枪接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DNA疫苗诱生的免疫应答以Th2为主的缺点,在基因枪接种质粒HBsAg DNA疫苗的同时共导入或共表达乙型肝炎病毒壳(HBV core)基因作为佐剂,以促进其所诱生的HBsAg特异性的Th2型免疫应答向Tn1型转换。方法 构建可单独或共同表达HBsAg或核心抗原(HBcAg)的DNA免疫用载体pIRKS/core、pIRES/C149、pIRES/S、pIRES/S/Core和pIRES/S/C149,并在真核细胞进行表达验证。对BALB/c雌鼠进行免疫并检测小鼠免疫后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结果 共导入或共表达HBV core基因能增强基因枪接种HBsAg DNA疫苗诱生的Th1型免疫应答水平,包括HBsAg特异的IgG2a应答、CTL活性、IFN-γ产生能力等。结论 以HBV core基因为佐剂能促进基因枪接种HBsAg DNA疫苗诱生的Th2型免疫应答向Th1型免疫应答转换。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研制有效的流感病毒疫苗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以注射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比较糖尿病小鼠和健康小鼠对H5N1病毒易感性的差异.病毒感染3 d后糖尿病小鼠的肺部病毒滴度比健康小鼠高,显示糖尿病小鼠对H5N1病毒更易感.用一次免疫的方法接种不同剂量的H5N1灭活疫苗(单独免疫或与佐剂共同免疫),比较其在糖尿病小鼠和健康小鼠诱导抗体应答的能力.一次免疫H5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可诱导糖尿病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但其抗体量低于健康小鼠,增加疫苗剂量可提高抗体水平.佐剂能增强H5N1全病毒灭活疫苗在糖尿病小鼠体内诱导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5.
结核分枝杆菌四联核酸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结核杆菌四联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和保护效果进行了评价. 用结核分枝杆菌Ag85B, MPT-64, MPT-63和ESAT-6等4个分泌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首次免疫小鼠21 d后, Ag85B抗体滴度达到1︰200, 二次免疫后为1︰102400, 三次免疫后为1︰12800. MPT-64和MPT-63的抗体滴度在首次免疫21 d后即高达1︰25600, 二、三次免疫后呈下降趋势. 三次免疫21 d后均未检测到ESAT-6的特异性抗体. 用该DNA四联苗免疫小鼠后, 4种蛋白都诱导脾脏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细胞应答(产生了特异性g-干扰素). 三次免疫后经静脉强毒攻击, 四联苗免疫组小鼠肺脏的细菌数比对照空载体组减少了99.8%, 保护水平显著高于BCG疫苗组. 对肺组织的病理形态特征观察表明, 空载体pJW4303 的对照小鼠, 肺部严重损伤, 肺实质干酪样坏死, 坏死结节占肺实质的50%~70%, 而四联苗免疫的小鼠, 肺组织结构正常, 实质无肉芽肿, 肺泡轮廓清晰. 研究证实, Ag85B, MPT-64, MPT-63和ESAT-6四种分泌蛋白编码基因组成的四联DNA疫苗具有很高的免疫应答水平和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6.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哺乳动物培养细胞中的导入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小鼠金属硫蛋白I(MT—I)启动子置换人生长激素(hGH)基因的启动子,构建成MT—hGH嵌合基因。当与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tk)的质粒共转染小鼠L—tk-细胞,在tk+转化细胞中所整合的MT-hGH基因可被重金属镉诱导。获得可表达和分泌hGH的细胞株,其中一株hGH的产率为2.5μg/106细胞/24h.所产生的hGH分子量为22000道尔顿,表明小鼠L一tk+细胞株能对外源hGH基因所产生的mRNA进行正确的加工并能删除激素原的信号肽。  相似文献   

7.
研究GM-CSF在DV、HCV等几种黄病毒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作为黄病毒DNA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构建各种真核表达质粒,抽提质粒DNA,分组免疫小鼠,通过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的动态水平。DV1及DV2prM/E核酸疫苗与GM-CSF质粒共接种的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低于无佐剂的疫苗组,即GM-CSF显示了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中以DV1prM/E核酸疫苗更为显著;而在HCVC及E1蛋白核酸疫苗中,GM-CSF则具有一定免疫增强作用。GM-CSF作为疫苗佐剂,其作用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因抗原的不同可能会呈现免疫提升或免疫抑制,因此选择其作为核酸疫苗佐剂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研究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结核免疫应答过程及免疫作用,用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卡介苗菌和生理盐水分别皮内注射小鼠第30、60 d后,分别采用Griess法、化学法、ELISA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NO、H2O2以及IL-12、TNF-α的表达.研究结果,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皮内接种小鼠后能显著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表达IL-12和TNF-α.卡介苗菌基因组DNA组和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皮内接种小鼠后也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H2O2,卡介苗菌基因组DNA组和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未免疫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卡介苗菌基因组DNA皮内接种小鼠后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并产生较强的激活效应,且该效应于卡介苗菌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是丙肝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然而,该蛋白因具有免疫调控作用而影响免疫应答的诱导。构建了HCV核心蛋白的两种表达质粒,一种是体内激活型原核表达质粒pZW-C,另一种是真核表达质粒pCI-C。将该两种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得到重组菌SL7207/pZW-C和SL7207/pCI-C,分别将重组菌口服接种小鼠,检测小鼠的免疫应答,结果发现:①SL7207/pCI-C免疫鼠的CD3 CD4 T细胞持续降低,而SL7207/pZW-C免疫鼠的CD3 CD4 T细胞无明显改变;②SL7207/pCI-C免疫只诱导低水平抗HCV核心蛋白抗体,加强免疫对抗体阳转率及抗体水平无明显影响,而SL7207/pZW-C免疫组所有小鼠均产生较高水平的抗核心蛋白抗体。③SL7207/pCI-C免疫鼠脾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以及加强免疫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均明显不及SL7207/pZW-C免疫鼠。结果提示:携带真核表达质粒pCI-C的沙门菌因在小鼠细胞内表达天然形式(结构以及磷酸化修饰)的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而弱化免疫应答。而以携带原核表达质粒pZW-C的沙门菌免疫可避免这一问题,并具有接种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从而可望作为基于HCV核心蛋白为靶抗原的HCV疫苗的候选免疫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的CMV启动子下游插入IL-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IL2。将它与表达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1,HIV-1)gag-gp120的核酸疫苗质粒pVAXGE共同肌肉注射BALB/c小鼠,免疫3次后,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IV-1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小鼠在免疫2周后已有抗体产生,6周后进入高峰。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小鼠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pVAXGE单独免疫组(P<0.05)和载体质粒pVAX1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HIV-1核酸疫苗质粒pVAXGE与真核表达质粒pVAXIL2联合免疫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免疫应答水平高于pVAXGE单独免疫组,IL-2发挥了免疫佐剂的作用,增强了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了解炭疽两种疫苗——A16R芽孢苗与炭疽无菌培养滤液佐剂吸附苗(anthrax vaccine adsorbed,AVA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类型的差异,筛选疫苗免疫评价有效的免疫学参数,分别从抗体及细胞应答水平上对炭疽两种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应答产生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显示,A16R芽孢苗免疫小鼠血清中可同时检测到抗芽孢抗体与抗AVA抗体,AVA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效价的抗AVA抗体;两种疫苗免疫小鼠血清IgG抗体亚型均以kG1和IgG2b为主,A16R免疫组IgG2a明显高于AvA免疫组.细胞应答结果分析显示,两种疫苗免疫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抗原特异性的TH2,TH1和浆细胞应答.TH2应答于免疫后5天即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至观察末期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TH1应答,A16R免疫组出现早于AVA免疫组,免疫后5天即可检测到,AVA免疫组于二次免疫的7天才出现,观察末期两组均可检测到低水平的TH1应答;两种疫苗免疫小鼠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抗原特异性的浆细胞,A16R免疫组出现早,维持时间长,至观察末期仍呈现上升趋势,AVA免疫组,浆细胞出现较晚,维持时间较短,观察末期仅检测到低水平的浆细胞.上述结果表明,多抗原刺激物的A16R芽孢苗较AVA能更有效的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炭疽疫苗免疫后小鼠外周血中TH2,TH1和浆细胞细胞应答,可以同抗体一起,作为疫苗有效性的免疫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在BALB/c小鼠模型中最佳化表达鼠疫菌V抗原的DNA疫苗载体。比较了6种不同真核生物启动子,选择出带有一附加转译增强子下游的CMV启动子。令人诧异的是,为在鼠细胞中的表达而采取的V抗原1crV基因密码子替换未发现能促进V抗体的应答。  相似文献   

13.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纯化疫苗原液中分别加入Al(OH)3、IL-2、GM-CSF、CFA等佐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不加佐剂的纯化疫苗原液作为对照,分别免疫BALB/c小鼠,定期进行眼眶采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FRS病毒的抗体水平。用不同佐剂的HFRS纯化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其抗体产生的时间和滴度均不同。佐剂组与对照组相比抗体产生早且(或)滴度高,IL-2佐剂组在免后第3天就可以检测到抗体;联合使用两种佐剂组与单独使用一种佐剂组相比,抗体产生早、滴度高。结果表明,上述各种佐剂对HFRS纯化疫苗诱导BALB/c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IL-2对早期免疫应答、早期抗体的产生有显著意义;联合应用两种佐剂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只加其中一种佐剂的疫苗。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重组戊型肝炎抗原(HEVAg)-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颗粒抗原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产生免疫应答。制备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后,通过皮下、滴鼻、口服途径接种Balb/c小鼠,每隔4周加强免疫两次,HEVAg与铝盐佐剂(铝佐剂疫苗Al_2O_3-Ag)为对照组,一定时间内检测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应答水平。结果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滴鼻、口服途径黏膜系统中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IgA抗体,ELISPOT结果显示鼻腔、唾液腺中IgA ASCs数量显著增加;皮下途径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IgG抗体;常规铝佐剂疫苗相比于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诱导较强的IgG抗体水平,未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应答;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诱导产生较强细胞免疫应答,皮下接种途径IFN-γ、IL-4生成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免疫组。与铝佐剂疫苗相比,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能有效诱导产生系统免疫及黏膜免疫应答,显示HEVAg-PLGA有潜力成为备选HEV黏膜疫苗抗原,同时展示PLGA颗粒作为黏膜系统抗原递送载体及黏膜佐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在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的CMV启动子下游插入IL-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IL2.将它与表达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HIV-1) gag-gp120的核酸疫苗质粒pVAXGE共同肌肉注射BALB/c小鼠,免疫3次后,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HIV-1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小鼠在免疫2周后已有抗体产生,6周后进入高峰.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小鼠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pVAXGE单独免疫组(P<0.05)和载体质粒pVAX1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HIV-1核酸疫苗质粒pVAXGE与真核表达质粒pVAXIL2联合免疫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免疫应答水平高于pVAXGE单独免疫组,IL-2发挥了免疫佐剂的作用,增强了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6.
含具有哺乳动物细胞活性的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BacMam病毒)可有效转导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并被广泛用于开发新型非复制型载体疫苗.将水泡性口炎病毒G蛋白(VSV-G)基因插入多角体启动子下游,得到经修饰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将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ie1启动子控制下的猪瘟病毒E2基因表达盒插入此载体中,构建了BacMam病毒BacMam/G-ie1-E2,以其感染Sf9细胞和转导HeLa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蛋白的表达,同时用BacMam病毒直接免疫小鼠,用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用基于CFSE和WST-8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其细胞免疫应答.结果显示,BacMam/G-ie1-E2能同时在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E2蛋白,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针对猪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小鼠脾细胞经猪瘟病毒刺激后能诱导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增殖.这表明,由BacMam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有望用于开发针对猪瘟病毒的非复制型载体疫苗.  相似文献   

17.
宋益  朱丽娜  高崧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2008,48(9):1234-1240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嵌合型猪圆环病毒1-2型感染性DNA克隆.[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PCV2 ORF2,克隆入缺失PCV1 ORF2的pSK-PCV1△ORF2中,得到pSK-sPCV1-2.该重组质粒中包含嵌合型PCV1-2全基因组,通过不完全酶切的方法,将嵌合型PCV1-2全基因组串联入pSK载体中,得到含串联双拷贝的嵌合型PCV1-2感染性DNA克隆.[结果]经序列测定,获得含串联双拷贝的嵌合型PCV1-2感染性DNA克隆.PCV1-2嵌合病毒接种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对接种后7、14、21、28、35、42 d的小鼠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从接种后14 d开始,即有部分小鼠产生了针对PCV2 Cap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至接种后42 d,几乎全部接种小鼠的血清均呈阳性.[结论]构建了PCV1-2型感染性DNA克隆,该嵌合病毒能够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正>用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增殖破伤风杆菌相应于破伤风毒素片段C的DNA部分。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TTQ8,并受控于tac启动子。该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产生的蛋白其组成是破伤风毒素的460个氨基酸和C端融入的载体的8个氨基酸。此蛋白(r—片段C)可用片段C特异的抗肽抗体通过ELISA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经免疫亲和层析法可达到很高的纯度。r片段C免疫小鼠产生能保护小鼠抵御破  相似文献   

19.
汉滩病毒84Fli株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我国病毒性出血热的防治,本研究将汉滩病毒84Fli株核蛋白S和糖蛋白M编码片段分别克隆至pcDNA3.0载体,构建了pcDNA3/84S和pcDNA3/84M重组质粒,等量混合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C57BL/6小鼠,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同时与双价出血热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对比。ELISA及免疫荧光(IFA)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汉滩病毒核蛋白及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仪和ELISPOT方法分析小鼠免疫后的细胞免疫水平。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的的中和活性。结果显示,DNA疫苗免疫组C57BL/6小鼠在初次免疫2周后即能检测到汉滩病毒核蛋白与糖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与灭活疫苗组相比,重组质粒诱导的抗体滴度高,产生时间早,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活性;同时可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表明,汉滩病毒pcDNA3/84S和pcDNA3/84M重组质粒能有效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在人群中感染普遍,对婴幼儿及免疫低下人群中造成严重疾病,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的商品化疫苗。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IE-1 DNA疫苗和MCMV灭活疫苗联合免疫抗MCMV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将编码IE-1基因的DNA疫苗(pIE-1)通过肌肉注射辅以电穿孔的方式对小鼠进行初免,再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单独或者辅以MF59佐剂进行加强免疫,分别通过ELISA和ELISPOT方法检测到联合免疫策略在免疫组小鼠体内诱导了MC-MV特异性的抗体应答和CTL应答;免疫两周后用3&#215;LD50致死剂量MCMV感染小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通过检测小鼠存活率、重要器官中的病毒滴度及体重丢失率来评价。结果显示,与单独免疫DNA疫苗或灭活疫苗相比,IE-1 DNA疫苗联合灭活疫苗组能同时在小鼠体内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提供小鼠完全保护;而且MF59辅以灭活疫苗免疫小鼠能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