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在植物叶子中含量很高,一般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50%以上,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一种蛋白质(Ellis 1979)。这种蛋白质含有高水平的必需氨基酸(Kung等1980),它作为人类的一种补充营养食品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简便的、得率高的并可大规模制备的蛋白质纯化技术。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又是光合作用中固定二氧化  相似文献   

2.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PCase—Oase)是植物叶绿体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它有两种催化功能:在CO_2分压高时,使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羧化,产生2分子的3—磷酸甘油酸(PGA);而在O_2分压高时,使RuBP加氧,产生1分子PGA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光呼吸的主要底物),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3.
光合CO_2的固定受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活性的调节,而RubisCO的活性又决定于该酶活化形式酶~(-A)CO_2-Mg~(2 )-二磷酸核酮糖(E-~ACO_2-Mg~(2 )-RuBP)复合物的数量,羧基阿拉伯糖醇-1,5-二磷酸(CABP)是RuBP强有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cv.Yangmai 158)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EC 4.1.1.39)的降解.发现在此期间Rubisco大亚基(LSU)发生裂解,产生50 kD的降解条带,同时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也检测到这一产物.初步实验结果表明LSU发生这步裂解时Rubisco全酶没有解离.另外,在粗酶液中当温度在30~35℃,pH 7.5时,这一步裂解反应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cv.Yangmai 158)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EC 4.1.1.39)的降解。发现在此期间Rubisco大亚基(LSU)发生裂解,产生50 kD的降解条带,同时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也检测到这一产物。初步实验结果表明LSU发生这步裂解时Rubisco全酶没有解离。另外,在粗酶液中当温度在30~35℃,pH7.5时,这一步裂解反应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碳酸氢钾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喷洒碳酸氢钾(KHCO3)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表明,喷施KHCO3的大豆幼苗光合速率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Rubisco)羧化活性提高,加氧酶活性下降,PSI、PSII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7.
用红光(650nm)或远红光(740nm)照射后,测定了黄化芥菜子叶中活化状态下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E.C.4.1.1,39),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E.C.3.1.3.11)和景天庚酮糖1,6-二磷酸酯酶(SBPase,E.C.3,1.3.37)的酶活性。叶片对光的反应表明存在光敏感期。在光敏感期的红光可使 RuBPCase 和 FBPase 合成,但对 SBPase 的合成没有影响。红光的这种作用可被远红光逆转,所以红光对这两种酶的合成的启动是通过光敏色素而实现的。在超过阈值的光下,酶合成的量与光量子数无关,光敏色素只影响酶合成的启动,但是酶的持续合成还要依赖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酸催化剂对于纤维素降解制备脱水糖的反应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不同强度酸催化剂在极性非质子溶剂1,4-二氧六环中对纤维二糖、纤维素降解制备左旋葡聚糖(levoglucosan,LGA)以及LGA脱水制备左旋葡萄糖酮(levoglucosenone,LGO)的影响.结果 表明:酸性过强(pKa<-3)或...  相似文献   

9.
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蔗糖异构酶催化蔗糖异构为异麦芽酮糖和海藻酮糖,具有一个可能控制产物特异性的325RLDRD329基序.本研究以定点突变方法对该基序的带电荷氨基酸进行突变,共构建R325D、R328A、R328D、R328Q和D329N 5个突变体.通过对突变体的酶学特性及突变体转化蔗糖的产物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突变体的Km值上升约2~5倍,比活力下降至野生型SI比活力的11.8%~25.3%.HPLC分析显示Arg325和Arg328分别突变为Asp,导致产物中异麦芽酮糖/海藻酮糖的比例从6.93分别降至0.96和2.92,并伴随一个未知寡糖出现.Arg328突变为Ala和Gln同样导致反应产物中海藻酮糖比例上升,异麦芽酮糖比例下降.但是突变体D329N反应产物比例没有变化.以上结果表明325RLDRD329基序对大黄欧文氏菌蔗糖异构酶的酶活具有重要作用,并对酶的产物特异性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该酶的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就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分布、结构、性质、分类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针对CO2阶跃变化下光合动态响应的振荡现象,依据经典的光合系统酶触反应动力学,初步尝试构建了光合系统反馈控制动态生化模型。该模型以卡尔文环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接触反应的酶动力学进程作为核心,以磷酸甘油酸(phosphorylglyceric acid,PGA)还原和接续的核酮糖-1,5-二磷酸(ribulose-1,5-bisphosphate,RuBP)再生的多级过程高度简化为复合酶接触反应的酶动力学进程为反馈,构成反馈控制系统。采用经典的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分析手段,将反馈控制系统表达为光合动态生化模型传递函数。据此模型将实测羧化速率Vc振荡动态进行仿真拟合,呈现出很高的拟合度(r=0.9377)。这表明,在卡尔文环或者光合系统反馈环中,因RuBP的消耗和再生补充不平衡引起的光合振荡现象,与光合系统酶接触反应动力学参数(k)造成各个中间产物再生的"滞后"效应有关。从而在机理上解释了Laisk和Walker(1986)的无机磷(inorganic phosphate,Pi)再生供应的光合动态生化模型中,需要假定代谢途径中蔗糖合成"滞后15~20s"才能表现出光合振荡效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Calvin循环中的关键酶,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酶,广泛地存在于一些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高等植物中.对原核生物RubisCO的结构、活化、动力学性质、基因结构表达与调节、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胶州湾表层海水浮游植物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大亚基基因(rbcL)片段,建立了该基因片段变异类型文库.随机测定了28个rbcL片段序列,依此初步分析了胶州湾表层海水浮游植物rbcL基因分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春季胶州湾表层海水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为D类rbcL代表的浮游植物,其中隐藻占28.6%、Stramenopies占32.1%、定鞭藻占28.6%、红藻占3.6%.B类rbcL代表的浮游植物为绿藻,占7.1%.根据各操作分类单元丰度计算的分子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85,根据逆翻译成的氨基酸序列计算的序列多样性为0.20.  相似文献   

14.
(1)用在木糖上培养的白地霉2.361无細胞提取液进行了木糖代謝酶体系的研究。查明木糖代謝的初步变化途径如下: D-木糖 TPNH H~ →木糖还原酶←木糖醇 TPN~ (1) 木糖醇 DPN~ →木糖醇脫氫酶←D-木酮糖 DPNH H~ (2) D-木酮糖 ATP→D-木酮糖激酶D-木酮糖-5-磷酸(3) (2)催化式(1)的酶为木糖还原酶,需要TPN。用紙层析法鉴定木糖还原的产物为木糖醇。(3)催化式(2)的酶称木糖醇脫氫酶,需DPN。(4)催化式(3)的酶为D-木酮糖激酶,所試过的其他戊糖在同样条件下均不被磷酸化。(5)白地霉无細胞提取液中测不出木糖(?)构酶的活力。排除了这一途径的可能性。(6)催化式(1)(2)(3)各反应的酶均有适应形成的特性,符合Stanier的連續适应学說。  相似文献   

15.
农业其他     
将一种编码溴草睛特异性腈水解酶和具有除草剂澳草腈抗性的基因融合到烟草二磷酸核酮糖梭化酶小亚单位基因,然后,克隆到一根癌杆菌(A grobacteriu用)载体里.采用此载体转染棉花  相似文献   

16.
农业其它     
852421一个编码核酮糖一1,5一二磷酸狡化酶小亚基的豌豆核基因组织特异性和光调节表达〔英〕/Coruzzi,G.…了EMBOJ一1984,3(8)一1671一1679〔译自DBA,1984,3(20),84一09731〕 研究了在豌豆不同组织中编码核酮糖-1,5一二磷酸梭化酶小亚基(rbcs)的多基因族的一个成员表达。豌豆(品种Progressg号)基因组DNA用Bglll消化并连接到IO59DNA上。用““P标记cDNA克隆P5515的插人筛选了重组噬菌体,分离出6个编码的rbcs。将克隆的汇PS一3D的一个EcoRI片段继续克隆到pPR::6上,称为pPS一4.0;把这个含有rb。S基因的E。oRI一Clal片段再克隆…  相似文献   

17.
用微量蒽酮法测定肾小管液中的微量菊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小瑞  姚泰 《生理学报》1992,44(1):102-107
建立微量菊糖测定方法,是应用肾小管微穿刺技术从肾单位水平进行肾脏生理研究的一个技术基础。本实验对Dirks等人采用的微量蒽酮法作了改进。在752-C型分光光度计的光路上安置一个微量比色管,对10μl容积的蒽酮菊糖反应液进行比色。当菊糖含量在2ng至32ng范围内,菊糖含量与吸光度直线性关系(r>0.999)。菊糖平均回收率为101.2±3.5%,表明整个测定系统是准确的。在蒽酮菊糖反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肾小管液对菊糖的测定无明显干扰,因此在实际测定时,可将含菊糖的肾小管液直接与蒽酮试剂反应。在21只大鼠的近曲小管末端作微穿刺,用上述微量蒽酮法测得单个肾单位肾小球滤过率为34.9±1.8nl/min,与文献报道的范围符合,说明本方法适用于肾脏生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PCR克隆了一种来自枯草芽孢杆菌str. 168菌株的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编码基因(BSMPI-2),利用p ET-28a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实现了BSMPI-2蛋白的表达,经过亲和层析纯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验证,证实目的蛋白分子量约3. 54×10~4,BSMPI-2以L-核糖为底物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8. 0、60℃、外源添加0. 5 mmol/L Co~(2+),该酶催化2 h可将29%的L-核糖异构为L-核酮糖。  相似文献   

19.
甲基紫精(MV)处理水稻植株能快速诱导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EC4.1.1.39)及其它可溶性蛋白的降解。MV浓度越高,降解速率越高。MV能诱发叶片内源H  相似文献   

20.
同源性搜索显示大肠杆菌中存在核酮糖单磷酸途径关键酶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HPS)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PHI)基因的同源序列,但没有其相关活性和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扩增hps和phi的同源序列(分别简称为Ehps和Ephi),构建了大肠杆菌Ehps和Ephi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Ehps和pDEST17-Ephi,表达和纯化了重组蛋白EHPS和EPHI,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EHPS和EPHI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