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PCR反应扩增了28种冷杉属(AbiesMill.)植物的nrDNA的ITS(包括ITS1、ITS2和5.8rDNA)片段,经过与100bp和1kb的标准分子量DNA进行比较和某些类群ITS的全序列和部分序列测定,发现分布于墨西哥和2种分布于北美的冷杉属植物的ITS片段长度约为2500bp,而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其他分布于北美的冷杉植物的ITS长度约为1700bp,二者相差约800bp。A.brac  相似文献   

2.
应用RT-PCR方法,从新生大鼠脑组织总RNA扩增大鼠FMR1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克降至pUC18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获得从终止密码子起共1681bp的编码序列,尚缺少约200bp的5′序列.所克隆的这部分大鼠FMR1cDNA,不含有对应于人FMR1基因的外显子12及外显子17第一和第三剪接受点之间的序列,提示大鼠FMR1基因也有选择剪接表达.同源性分析显示,大鼠FMR1与小鼠FMR1基因的同源性为97.7%,与人FMR1基因的同源性为94.9%;与小鼠FMRP(FM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与人FMRP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以大鼠FMR1cDNA片段为探针检测到大鼠不同组织中FMR1基因的选择剪接表达.上述结果为以大鼠为动物模型深入研究FMR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西峡恐龙蛋化石DNA序列数据的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槐春 《遗传学报》1996,23(3):183-189
利用INTERNET网络上BLAST服务器和FASTA服务器程序对文献中发表的西峡县恐龙蛋化石的DNA序列数据进行了序列数据库的类似性检索和分子系统学分析,证实克隆DA18Sl和DA18S7分别属于真菌和植物18SrDNA。文中还就在分子序列水平上对古DNA的甄别与鉴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保守域设计简并引物,应用Nest PCR和PCR-96孔板筛库技术分离到亚洲棉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全长1280bp,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42个氨基酸残基,推断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9kD,推测的氨基酸顺序与拟南芥和青蒿的FPP合酶序列同源性为78.9%和80.7%。应用RT-PCR定量分析fps1基因在“苏棉6号”(G.hirsutum L  相似文献   

5.
斜茎黄芪根瘤菌的16S rDNA和23S rDNA PCR-RFLP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表型性状数值分析和AFLP指纹图谱分析的基础上,选取54株斜茎黄芪根瘤菌的代表菌株及已知根瘤菌参比菌株,进行16SrDNA和23SrDNA的PCR-RFLP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斜茎黄芪根瘤菌具有极大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别具有24个16SrDNA遗传图谱类型和22个23SrDNA遗传图谱类型,16SrDNA与23SrDNAPCR-RFLP聚类分析树状图谱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对较大类群的划分上,它们的结果与表型性状数值分析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将16SrDNA和23SrDNAPCR-RFLP分析  相似文献   

6.
斜茎黄芪根瘤菌的16SrDNA和23SrDNAPCR—RFLP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表型性状数值分析和AFLP指纹图谱分析的基础上,选取54株斜茎黄芪根瘤菌的代表菌株及已知根瘤菌参比菌株,进行16SrDNA和23SrDNA的PCR-RFLP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斜茎黄芪根瘤菌具有极大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别具有24个16SrDNA遗传图谱类型和22个23SrDNA遗传图谱类型,16SrDNA与23SrDNAPCR-RFLP聚类分析树状图谱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对较大类群的划分上,它们的结果与表型性状数值分析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将16SrDNA和23SrDNAPCR-RFLP分析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时,得出26个综合遗传图谱类型和1个综合聚类分析树状图谱。很明显,16SrDNA与23SrDNA的合并,能够得出更可靠的系统发育结论。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隔离群以及一个实验室传代品系从基因水平进行了多态性研究。首先,在用PCR-SSWCP技术分析了28S rDNA-D2高变区基础上,测定了该区安徽和云南隔离群的DNA序列;其次,用PCR获得了含有ITS的rDNA片段,并对其进行了酶切点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分析;最后,用RAPD技术分析了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安徽与云南隔离群的28S r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值分类、SDS-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对分离自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木蓝根瘤菌进行了研究,获得了1个新类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心菌株SHL042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 SHL042与 R.tropici A、 R.tropici B、 R.leguminosarum、 R etli、 Rhananesis、R. mongolense和R.gallicum构成一个发育分支,其与这些种模式菌株 16S rDNA全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5.4%、95.5%、96.3%、95.8%、96.3%、97.9%和97.7%,均大于95%,应属于同一个属。新类群群内DNA同源性大于80%,而中心菌株SHL042与分支内各已知种的DNA同源性小于50%,表明SHL042代表1个新的根瘤菌菌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苋属nrDNA的ITS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苋属(Amaranrhus L.)15个种及外类群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n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5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苋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29-632bp,长度变异仅发生在ITS-1区(250-253bp)。采用PAU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布于中国的苋属植物可分为3组,即刺苋组(secg  相似文献   

10.
尹蓁  方晓思 《遗传学报》1996,23(3):190-195
用一对根据人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的引物,以一枚恐龙蛋内DNA为模板,在PCR上扩增出大约170bp的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后经INTERNET联网的BLAST数据库类似性检索,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人类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完全相同(96-100%相似)。因此,可以肯定实验材料本身有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1.
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人类神经髓鞘蛋白零家族基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克隆新的髓鞘蛋白相关基因,将MPZ基因编码区cDNA与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得到与MPZ显著相似的2个EST,构建成801bp的重叠群。此重叠群与定位在1q24的128kb gDnA的相似性为100%。计算机分析有bp和重叠群可能存在一个435bp的阅读框架。在重叠群上设计两个引物与文库载体臂上的引物配对,扩增各种cDNA文库DNA作巢式PC拓所得cDNA上再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最终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转录-PCR方法,从分泌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内影像型抗独特型人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成功地克隆了抗HFRSV 1d人单抗链可变区基因,并将此基因重组入M13噬菌体DNA中,测定了此重链可变区基因全序列,经计算机分析,基因全长共351bp11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所推得的单抗CDR2区与HFRSVG2蛋白C端有同源区,此区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叶枯病毒基因组组分3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合成并扩增了水稻条叶枯病毒(RStV)中国云南分离 物基因组组分3的全长cDNA。将PCR产物克隆在载体pCRⅡ上,进行全序列测定。将所得核苷酸序列及其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分离物T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在核苷酸水平上,两分离物的5’端非编码区序列相同,vORF、vcORF及基因间非编码区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6%、96.8%及87.6%,而3’端非编码区同源性为98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反转录-PCR方法,从分泌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HFRSV)内影像型抗独特型人单抗杂交瘤细胞系(C8)中,成功地克隆了抗HFRSV1d人单抗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将此基因重组入M13噬菌体DNA中,测定了此重链可变区基因全序列。经计算机分析,基因全长共351bp、编码11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所推得的该单抗CDR2区与HFRSVG2蛋白C端有同源区,此区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5.
黄芪毛状根GBSSI基因cDNA克隆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多种已发表的淀粉粒结构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的比对分析,以它们保守区的核酸顺序为基础,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毛状根提取mRNA,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560bp的cDNA片段。序列测定表明,此片段与发表的豌豆和马铃薯GBSSI基因相应序列同源性分别达89.6%和73.0%,通过5′/3′RACE(rapid  相似文献   

16.
应用RT-PCR方法,从新生大鼠脑组织总RNA扩增大鼠FMR1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克降至pUC18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获得从终止密码子起共1681bp的编码序列,尚缺少约200bp的5‘序列。所克隆的这部分大鼠FMR1cDNA,不含有对应于人FMR1基因的外显子12及外显子17第一和第三剪接受点之间的序列,提示大鼠FMR1基因也有选择剪接表达。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定向连接到克隆、测序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出741bp大小的片段,通过酶切和序列分析证明含完整的PNP基因序列且基因插入方向正确,此序列与文献报道的PNP基因的同源性为99.7%。说明克隆的PNP基因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pcDNA3-PNP的构建成功为今后用其进行基因转染来研究PNP/Mep-dR自杀基因系统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一例多细菌协同性坏疽的标本中分离到肉杆菌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例多细菌协同性坏疽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了一株革兰氏阳性杆菌Y6 菌株,使用常规方法不能鉴定,通过16SrDNA 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检索发现Y6 菌株16SrDNA与肉杆菌属的同源性较高,为93 % ~97 % 。其中16SrDNA 的特征序列也和肉杆菌属的相同。其它性状也和肉杆菌属的特征相似,但和已经报道的种有明显区别。因此认为Y6 菌株可能是肉杆菌属的一个新种,暂命名为肉杆菌样细菌。  相似文献   

19.
鲁瑞芳  李毅 《微生物学报》1999,39(4):305-314
从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RDV)中国福建分离物中克隆分离了最外层外壳蛋白基因(S2)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DVS2cDNA全长3512bp,仅含一个3348bp的阅读框架,编码一人含有1116个氨基酸的蛋白(P2)。与基因库中已知基因序列比较,发现它与日本RDVH株系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94.6%和95.4%与轮状病毒VP2氨基酸序列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天花粉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括楼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了天花粉蛋白(TCS)基因。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片段包括TCS的前原蛋白的编码序列和5'一侧翼区段。其编码序列与已发表的不同来源的3种TC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20%,98.74%和98.64%。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的4种TCS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62%、98.62%、97.41%和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