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编程(programming)和重编程(reprogra-mming)的表观遗传机制是生命科学部十一五期间继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之后启动的第二个重大研究计划。该重大研究计划总投入1.5亿元人民币,分4-5次年度招标。该重大研究计划所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将主要以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的形式资助申请者,在2008年已进行了第一次招  相似文献   
2.
3.
用末端转移酶催化生物素核苷酸底物(Biotin-ll-dUTP)共价连接在合成的寡核苷酸3’羟基末端,从而合成了两种寡核苷酸探针(β~T_(41-42)及β~A_(41-42))。用它们分别与克隆化扩增的正常和突变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杂变。结果表明该探针都具有与~(32)P探针相似的特异性,其杂交的灵敏度为2—3pg(特异序列)。进而将探测HbS基因的正常和异常两种寡核苷酸19聚体(β~A_6和β~S_6)用~(32)P和生物素分别标记;将HbS杂合子病人的白细胞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并以含正常β—珠蛋白基因的DNA片段作对照,与两种探针分别进行斑点杂交。所得结果完全一致;Hbs杂合子DNA对正常和异常探针都显出杂交信号,而正常DNA只与β~A探针显杂交信号。  相似文献   
4.
李俊宁  许琪  沈岩  季梁 《遗传》2006,28(4):403-406
精神分裂症是由多基因相互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对其易感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的众多报道充满了矛盾。在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研究中,我们用多基因座关联分析法研究了4个涉及神经递质多巴胺代谢的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支持如下假说:COMT-136-BclIVal108/158Met有调控作用。当前者的基因型是CC时,后者的易感等位基因型是MetA);而当前者的基因型是GG时,后者的易感等位基因型是ValG)。这一新的假说可以解释此前单基因座分析对Val108/158Met(COMT)的截然相反的报道,同时也显示了多基因座分析对复杂疾病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志贺菌福氏2a毒力大质粒DNA全序列的测定与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志贺菌福氏2a 301株的毒力大质粒pCP301的DNA全序列进行了测定, 并进行了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pCP301 DNA全序列由221618个碱基对组成, 基因分析共确定了272个开放读码框架(ORF), 经过与基因数据库比较, 其中194个ORF与已知基因或编码产物具有高同源性, 61个ORF同源性较低, 其余17个为新确定的未知功能的ORF. pCP301中的基因主要包括: (ⅰ) 与细菌毒力有关的ipa-mxi-spa, ospiph基因; (ⅱ) 与调控有关的vir基因; (ⅲ) 与质粒的维持、稳定和DNA代谢有关的mvp, stb, reppar等基因; (ⅳ) 转座酶编码基因. pCP301中的插入序列总长68 kb, 占全序列的 30%, 提示pCP301在细菌生长与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次基因重排. 研究结果对揭示志贺菌的致病机理及大质粒的遗传与进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克隆的人FMR-1 cDNA片段为探针,进行RNA印迹杂交,检测发育过程中大鼠脑组织FMR-1同源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从胚胎早期至出生后一个月该基因有持续表达,其中在胚胎发育晚期表达量较高,提示FMR-1基因可能参与胎脑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蛋白质组学与基础和临床医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向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建立于70年代,90年代之后又重新兴起,2DE的复兴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双向电泳从理论到技术的完善,如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的建立,IPG等电聚焦精度的提高;二是双向电泳技术与质谱、N-端测序等下游技术结合适应了蛋白质组研究发展的要求,已在新药发明、疾病诊断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核酸抗体     
核酸抗体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中期。最初一些研究者试图用纯DNA免疫动物制备抗体,均告失败。稍后,人们才用DNA与载体蛋白组成复合物免疫动物,获得了核酸抗体,同时还发现既便用碱基、核苷、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与牛血清清蛋白的复合物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至此人们开始认识到核酸物质具有抗原性。由于抗体-抗原反应的高度特异性,核酸抗体的研究在核酸的检测、分离和提纯,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核酸抗体的某些研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large virulence plasmid pCP301 (termed by us) of Shigella flexneri 2a strain 301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ntire DNA sequence of pCP301 is composed of 221618 bp which form a circular plasmid. Sequence analysis identified 272 open reading frames (ORFs), among which, 194 correspond to the proteins described previously, 61 have low identity (<60%) to known proteins and the rest 17 have no regions of significant homology with proteins in database. The genes of pCP301 mainly include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virulence,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and the genes relating to plasmid maintenance, stability and DNA metabolism. Insertion sequence (IS) elements are 68 kb in length and account for 30 percent of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plasmid which indicates that gene multiple rearrangements of the pCP301 have taken place in Shigella flexneri evolution history. The research result is helpful for interpreting the pathogenesis of Shigella, as well as the gene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plasmid.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