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的纤溶酶原激活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溶栓研究中 ,纤溶酶原激活剂 (plasminogen activator,PA)激活纤溶酶原 (plasminogen,Plg)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占有重要地位 .在前人的研究中 ,虽然进行了这项实验 ,但是并未给出一个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 .所以建立一种更准确 ,更适合一般的实验室条件的 PA分子激活 Plg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方法是必要的 .在对该反应进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 ,得到由可测量表示的纤溶酶 (plasmin,Plm)生成速度 (v(Plm) )的计算公式 ,由 v(Plm)及相应已知量可进一步推导出 Km、kcat的表达式 ,最终测得相应动力学常数 .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由甲醇酵母 (pichia pastoris)表达的人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human single chain urokinase- PA,scu- PA)激活 Plg的反应的 Km=0 .648μmol·L-1,kcat=0 .0 62 6s-1,与文献报导相符 (Km=0 .4~ 1 .1 μmol· L-1,kcat=0 .0 2~ 0 .0 93) s-1,说明此方法是可靠的 .又因该法只需相应底物及酶标仪且为连续测定 ,所以十分简便 .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lida)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纤溶酶组分。用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SDSPAGE鉴定纯度为98%,表观相对分子质量(Mr)为14850,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总纤溶活性为65.51×103mm2/mg,直接纤溶活性为15.61×103mm2/mg,间接纤溶活性为26.34×103mm2/mg。水解BAEE的米氏常数(Km)为1.82×105mol/L。水解ChromozymPL的米氏常数(Km)3.98×105mol/L,水解ChromozymtPA的米氏常数(Km)5.55×105mol/L活性,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为VIGGTNAIPGEFPYQ。结果表明该纤溶酶分子量较小,间接活性较高,适宜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3.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Kringle结构域催化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ringle(K)结构域广泛存在于与凝血和纤溶相关的各种因子中 .虽然 K结构域在一级结构上是一种比较保守的结构域 (与其他结构域相比 ) ,但是 K结构域的功能在各种因子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 .为探讨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scu- PA)的 K结构域功能 ,构建了在 scu- PA的 K结构域的 1 1 8位 Gly与 1 1 9位 Leu之间插入 PRGDWR序列的突变体 (称为 insert mutant B,In B) ,并测定了野生型 scu- PA与 In B的纤溶相关反应的动力学常数 . scu- PA与 In B水解 S- 2 4 4 4反应的 Km 值无明显变化 (分别为 60 .4与 56.8μmol·L-1) ,而 In B的 kcat值 (0 .33s-1)比 scu- PA的 kcat值 (7.31 s-1)降低很多 ;In B激活纤溶酶原反应的 Km 值 (0 .397μmol· L-1)比 scu- PA Km 值(0 .648μmol·L-1)降低 40 % ,但 kcat值 (0 .0 1 65s-1)比 scu- PA的 kcat值 (0 .0 62 6s-1)降低 74% .以上结果说明 :K结构域主要与反应活性相关 ,而与酶及底物的亲和性无关 .  相似文献   

4.
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Desmodus salivary plasminogen activators,DSPAs)共有4种:DSPAα1、α2、β及γ。其中,DSPAα含有指形区(F)、表皮生长因子区(E)、kringle区(K)和丝氨酸蛋白酶区(P),DSPAβ含E、K、P区,DSPAγ含K和P区。以DSPAα1为基础,研究其结构对纤溶活性的影响。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获得缺失E区的DSPAα1突变体(m DSPAα1),分别构建m DSPAα1/p PIC9K、DSPAβ/p PIC9K和DSPAγ/p PIC9K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菌株GS115中表达,纤维平板法测活。结果显示未检测到DSPAγ的表达,DSPAα1活性为2.64×105 U/mg,DSPAβ的活性为1.32×104 U/mg,m DSPAα1活性为151.52 U/mg;同时使用DSPAα1、m DSPAα1、DSPAβ时,总活性几乎不受影响,单独使用任意两者时,发现活性均降低2-3倍。m DSPAα1纤溶活性几乎没有,同时DSPAβ与野生型DSPAα1相比保留了相当的催化活性。DSPAα1的N端区域可以影响其溶栓活性,而缺失E区后几乎丧失活性,说明E区在DSPAα1溶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霉12#发酵产生纤溶酶的酶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溶栓疗法是血栓性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开发新型纤溶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分离自南方小酒药的根霉12豆粕和麸皮为原料可产生纤溶酶.已采用盐析,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方法对纤溶酶分离提纯.提纯的纤溶酶比活力2143u/mg(尿激酶单位),有直接溶解血栓和激活纤溶酶原的双重溶栓作用,降解纤维蛋白α、β和γ肽链速度快;最适作用温度45℃,适宜作用pH范围6.8~8.8;等电聚焦方法测定该酶等电点8.5±0.1;只分解生色底物N-Succinvl-Ala-Ala-Pro-Phe-pNA,其米氏常数Km为O.23mmol/L,酶转换数Kcat为16.36 s-1;Molish实验和甲苯胺蓝实验均证明该酶为糖蛋白,地衣酚-硫酸法测得该酶含糖量4.70%;EDTA、PMSF、PCMB对该纤溶酶有抑制作用,说明活性中心含有巯基、金属和丝氨酸;N端12个氨基酸序列为NH2-Ser-Val-Ser-Glu-Ile-Gln-Leu-Met-His-Asn-Leu-Gly,与其它生物来源的纤溶酶相比较没有同源性.根霉12#产生的纤溶酶为新型纤溶酶,有希望开发成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6.
赖丽娟 《蛇志》2003,15(2):69-71
80年代以来 ,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治疗进入再灌注治疗年代 ,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应用最为广泛。因其简便易行 ,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也可在院外及时溶栓争取时间 ,降低 AMI的病死率 ,现将近年来静脉溶栓治疗 AMI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 溶栓概念  溶栓是用药物使结合于纤维蛋白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成纤维蛋白溶酶 ,促使纤维蛋白的溶解 ,即溶栓作用。溶栓治疗就是给予纤溶酶原活化因子 ,通过它们激活血液的纤溶系统达到溶解血栓的作用。2溶栓剂   ( 1 )尿激酶 ( UK)是国内首选的纤溶剂 ,它可催化纤溶酶转化为纤溶酶原的活化因子 ,无抗…  相似文献   

7.
陈曦  伍俊 《生命的化学》2020,40(3):329-336
组织纤维化会对限制性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患者的肺部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血管外凝血、纤溶酶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被认为在肺纤维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凝血激活与纤溶酶激活的蛋白酶可以分别形成和分解纤维蛋白系统,凝血酶、凝血剂和凝血因子Xa可以裂解蛋白酶活化受体促进纤维化;而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纤溶酶原蛋白酶也能结合受体引发纤维化活化。本综述聚焦IPF并描述了两个纤维蛋白稳态系统参与及促进间质纤维化,认为选择性靶向受体介导的凝血剂和纤溶酶蛋白酶既可以限制肺纤维化发展,又没有与溶栓治疗和常规抗凝血剂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蛇志》2000,(1)
蕲蛇酶以全面改善纤溶系统各组份功能 ,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t- PA,t- PA将纤维蛋白溶酶原变成纤溶酶 ,溶解血栓。此外 ,本品分解血纤维蛋白原 ,生成降解 A肽纤维蛋白单体 ,从而促进 t- PA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效应 ,促进溶栓。  蕲蛇酶是目前唯一对各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蕲蛇酶对新鲜性、陈旧性 ,及各种模型动静脉血栓均具溶栓作用。蕲蛇酶溶栓和抗栓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蛇志》2000,(2)
蕲蛇酶以全面改善纤溶系统各组份功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t-PA将纤维蛋白溶酶原变成纤溶酶,溶解血栓。此外,本品分解血纤维蛋白原,生成降解A肽纤维蛋白单体,从而促进t-PA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效应,促进溶栓。蕲蛇酶是目前唯一对各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蕲蛇酶对新鲜性、陈旧性,及各种模型动静脉血栓均具溶栓作用蕲蛇酶溶栓和抗栓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00,(3)
蕲蛇酶以全面改善纤溶系统各组份功能 ,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t- PA,t- PA将纤维蛋白溶酶原变成纤溶酶 ,溶解血栓。此外 ,本品分解血纤维蛋白原 ,生成降解 A肽纤维蛋白单体 ,从而促进 t- PA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效应 ,促进溶栓。  蕲蛇酶是目前唯一对各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蕲蛇酶对新鲜性、陈旧性 ,及各种模型动静脉血栓均具溶栓作用蕲蛇酶溶栓和抗栓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对蚯蚓纤溶酶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蛇毒抗栓酶和尿激酶不同剂量组作对照试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蚯蚓纤溶酶溶解天然血块,对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证明蚯蚓纤溶酶具有溶栓与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12.
嵌合体纤溶酶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或化学偶联的方法将纤溶酶与其它的功能多肽(舍有酶原结构域,具有抗凝血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能特异识别纤维蛋白的多肽)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嵌合体蛋白质.它尽可能地保留了分子中每一组分的生物活性,增强了纤溶酶的溶栓功效,较大程度地克服了临床溶栓药物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是目前溶栓药物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蝰亚科、蝮亚科和眼镜科等蛇毒中存在着一类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原 )的酶 ,称为纤维蛋白 (原 )溶酶 (简称纤溶酶 ) [1] 。 1 976年 ,Ouyang等第一次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纤溶酶[2 ] 。这些纤溶酶可用于溶解在心肌梗塞、中风、血栓等期间形成的血凝块[1] 。作为一种潜在的强有力的抗栓药物 ,纤溶酶已成为蛇毒蛋白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 .蛇毒纤溶酶的分类蛇毒纤溶酶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3种 :第一种根据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的作用方式 ;第二种是根据纤溶酶的结构特点[3] ;第三种是根据纤溶酶的分…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原-RGDS双功能分子——构建、表达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定点突变及DNA重组技术 ,构建了在尿激酶原K区C 端的β 发夹区插入了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丝氨酸 (RGDS)片段的尿激酶原嵌合体基因 ,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通过感染Sf9细胞对嵌合体尿激酶原进行了高效表达 .用尿激酶原单抗亲和柱纯化表达产物 ,获得初步纯化的嵌合体蛋白 .对嵌合体蛋白进行血小板膜结合实验表明 ,此嵌合体具有依赖于钙离子的结合活化血小板膜的活性 .用生色底物Chromozym U测定嵌合体的酰胺解活性 ,结果显示 ,纤溶酶激活后的嵌合体比活为 62 0 0 0IU/mg,与文献报道的纤溶酶激活的尿激酶原比活 65 3 5 5IU/mg相近 .纤溶酶激活后的嵌合体激活纤溶酶原的反应符合米氏方程 ,其Km 值为 0 .97μmol/L ,与天然尿激酶的Km 值 1.64μmol/L相近 .嵌合体还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 .这些结果表明 ,此尿激酶原 RGDS嵌合体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双功能溶栓药物 .  相似文献   

15.
抗凝血蛋白质分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凝血酶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剂(t-Pa,u-Pa,SK和SAK等),蚯蚓纤溶酶和蛇毒抗凝血蛋白等是血栓类疾病领域的研究重点,纤溶分子突变体的应用,纤维蛋白水解特异性的增加,溶栓效率的提高以及半衰期的延长等是溶栓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凝血酶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u PA、SK和SAK等 )、蚯蚓纤溶酶和蛇毒抗凝血蛋白等是血栓类疾病领域的研究重点。纤溶分子突变体的应用、纤维蛋白水解特异性的增加、溶栓效率的提高以及半衰期的延长等是溶栓剂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量单链尿激酶(scu-PA-32)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溶解血栓,其溶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出血副作用比双链尿激酶小,但缺少对纤维蛋白的特异亲和力;2种血纤蛋白粘附肽(四肽A4;十二肽A12)都可和纤维蛋白特异性地结合,具有抗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的功能,并因此有一定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本研  相似文献   

18.
葡萄球菌激酶作为新型溶栓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溶栓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葡萄球菌激酶(SaK)等。葡萄球菌激酶(SaK)是一种激活溶纤维蛋白的制剂,它与纤溶酶原(Plg)形成1∶1的复合体,使后者转变为纤溶酶(Pli)后激活其他分子变为Pli。从葡激酶的溶栓作用机制,包括与纤溶酶(原)等因子的结合作用,葡激酶的高级结构,抗原性等问题以及近年来有关葡激酶作为新一代溶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工程,对葡激酶进行分子改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tic system)的生理作用,以及它的异常在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同时介绍了溶栓药物的现状及最新研究方向。 1 纤溶系统 纤溶系统是血液内与凝血系统相桔抗的多酶系统,在维持凝血与纤溶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降解血管壁上的纤维蛋白沉积物,维持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纤溶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ht-PA)是临床血栓疾病治疗的主要生物药品,应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已有报道,但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rh PA)在转基因动物中表达尚未见报道。设计了以人t-PA的F、E、K1区位点缺失体为编码序列,以山羊β-酪蛋白/CMV杂合启动/增强子,构建了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CL25/rh PA,通过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兔。用PCR检测及其产物测序筛选转基因兔,ELISA试剂盒及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检测转基因兔的表达产物。实验获得原代转基因兔5只(2♂,3♀),其中2只乳腺中表达人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h PA浓度最高可达400μg/m L,表达产物比活性是现有阿替普酶的150-200倍。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rh PA)可以在山羊β-酪蛋白/CMV杂合启动/增强子调控下获得乳腺特异性表达,表达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溶栓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