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五步蛇毒致血分证兔模型的疗效.方法 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除生理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均以五步蛇毒造模.血清组:从耳沿静脉注射抗五步蛇毒血清;中药血清组:从耳沿静脉注射抗五步蛇毒血清,以犀角地黄汤化裁方灌胃;生理组、病理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测定其PLT、TT、PT、APTT、FIG、3P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组、血清组、中药血清组与生理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组、中药血清组与病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血清组与血清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3P试验:病理组为阳性,其余各组均为阴性.结论 犀角地黄汤化裁方配合抗五步蛇毒血清能抑制五步蛇毒引起的TT、PT、APTT的延长和PLT、FIB的减少,对蛇伤引起的凝血障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通过测定毛细管凝血时间(CT)、剪尾法出血时间(B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等指标研究藕节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段的体内止血作用.结果表明,藕节醇提物显著缩短小鼠CT、BT,显示很好的止血作用,可能是主要通过缩短APTT、PT,延长EL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IC孕妇57例(DIC组)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57例(健康孕妇组)及在我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7例(非孕妇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根据DIC组的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比较两亚组治疗前PT、TT、APTT、FIB、D-D、PLT,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DIC组治疗前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孕妇组、非孕妇组比较,DIC组PT、TT、APTT延长(P0.05),D-D水平升高(P0.05),FIB、PLT水平降低(P0.05);与非孕妇组比较,健康孕妇组PT、TT、APTT缩短(P0.05),D-D水平降低(P0.05),FIB、PLT水平升高(P0.05)。DIC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组治疗前的PT、TT、APTT短于无效组(P0.05),D-D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FIB、PL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PT与APT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外,其他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DIC孕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异常改变,检测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对DIC孕妇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一种促凝血草药的简称)提取条件的优选,及其氯仿萃取纯化后水相提取物的体内、外促凝血作用。方法:以家兔、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对照组和HB氯仿萃取水相提取物组。观察家兔体外凝血时间;及给药10d后大鼠的血生化指标,如凝血酶原(PT)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TT)时间、血小板计数(PLT)。结果:HB水提最优工艺条件是:提取水量10倍,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h。体外促凝效果的观察:家兔的四种方法体外凝血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及云南白药对照组(P〈0.01),且凝血时间缩短70%以上。体内促凝作用观察:各用药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及云南白药组(p〈0.01);高(5,10,20mg/kg)剂量组PT时间均显著短于空白组(p〈0.01),与云南白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剂量组APTT、FIB、TT较空白及云南白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氯仿萃取纯化后水相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促凝血作用,而其能使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是其主要止血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方晓阳  蒋诗平 《蛇志》1997,9(4):6-7
报道了黄山产五步蛇醇提物对大鼠细胞免疫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五步蛇肉泥、乙醇抽提物给大鼠灌喂,连续14天处死,取脾分离,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等试验。结果50%五步蛇醇提物灌胃(10ml/kg)后,可以使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加强,IL-2和IFN-γ水平也明显提高。结论黄山五步蛇醇提物对大鼠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联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等4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并与8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 PT、TT、APTT 显著延长(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FIB、PLT、PCT 明显下降(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MPV、PD 高对照组(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随着肝硬化患者 Child-Pugh 评分的升高,PLT、PCT 明显下降,MPV、PDW 明显上升;Child-A、Child-B、Child-C 组间 PLT、PCT、MPV、PDW 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凝血4项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指标的联合监测,对临床判定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和有无出血倾向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五步蛇毒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五步蛇毒安全范围内低剂量组(30 mg/kg)、五步蛇毒安全范围内中剂量组(60 mg/kg)、五步蛇毒安全范围内高剂量组(120 mg/kg)(以下简称五步蛇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西洋参组(30 mg/kg),每组10只.各组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水泥填充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超高龄老年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80岁以上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29例,于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3天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PLT)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当天FIB、DD、显著升高(P〈0.05),ATⅢ降低(P〈0.05),提示高凝状态,且纤溶亢进,此时段TT、PT延长(P〈0.05),血小板明显降低,提示存在出血风险;术后第3天TT、PT显著延长(P〈0.05),ATⅢ恢复到术前水平,FIB,DD水平较手术后当天下降,提示术后第3天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凝血与纤溶系统逐渐恢复平衡。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术后当天高凝状态、纤溶亢进,存在潜在出血风险,术后第3天有明显出血倾向,提示高龄患者术后应适当补充凝血因子且须谨慎使用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5,(3)
目的研究中药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将70例竹叶青蛇伤(均符合火毒证诊断标准)患者按SPS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法均为伤口消毒处理,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使用常规量抗生素,给予地塞米松10mg、奥美拉唑40mg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季德胜蛇药片10片,每天3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蛇伤胶囊5粒,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T、PT、APTT、FIB、PLT、MPV、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PLT、MPV、PDW升高值(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且治疗组TT、PT、APTT下降值(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蛇伤胶囊具有减少凝血因子消耗、抗纤溶、改善血小板及其止血功能而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芪、黄芪及配伍当归对环磷酰胺(CTX)所致血虚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采用CTX复制小鼠血虚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用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驴胶补血颗粒,四个给药组分别灌胃红芪、黄芪、红芪-当归组(5:1)及黄芪-当归组(5:1),连续灌胃7 d后,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小鼠外周红细胞(RBC)、淋巴细胞(LYM)、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取脾脏、胸腺、股骨,计算脾脏指数(SI)、胸腺指数(TI)的变化,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R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并对股骨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RBC、WBC、HCT、PLT、LYM等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芪及不同配伍各组小鼠中SI、TI均显著升高(P<0.05),红芪-当归组及黄芪-当归组可显著提高外周RBC、HCT、WBC、PLT、LYM的含量(P<0.05),可升高RC及骨髓有核细胞数量(P<0.05),股骨病理切片显示有所改善。结论:红芪-当归(5:1)与黄芪-当归(5:1)配伍对血虚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补血作用优于红芪、黄芪的单独作用,黄芪-当归(5:1)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李其斌  郭鹏举  王威  宁宗  张剑锋 《蛇志》2011,23(3):232-234
目的为了探索乙醇对五步蛇毒毒性的影响。方法将五步蛇毒不同浓度致死量经不同浓度乙醇体外处理后,选择小白鼠分别给予皮下注射、口服,并将致死量蛇毒于小白鼠皮下注射后立即于局部注射乙醇,观察蛇毒毒性情况。结果使用乙醇体外处理后的五步蛇毒毒性明显下降,小白鼠经皮下注射致死量五步蛇毒后立即在局部注射50%异蛇米酒或75%乙醇0.1~0.2ml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口服20倍致死量五步蛇毒未发现有毒性表现。结论五步蛇毒体外经过乙醇处理后毒性明显下降。口服五步蛇毒是安全的。蛇毒进入皮下后立即用乙醇处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尖吻蝮蛇毒、蝮蛇毒及抗蛇毒血清能使接种S_(180)、EAC腹水癌的小鼠明显延长存活时间、降低接种率,但不能完全阻止痛细胞生长。体外具有较明显的导致,菡细胞肿胀、膜破裂,核纤维化,坏死等。从腹水酶活力测定及抗血清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病变中产生的某些抗原物质可能与蛇毒中的酶和毒蛋白相近。因此注射蛇毒后可在体内产生相关抗体,中和癌细胞产生的毒素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acutus)毒液中经DEAE-Sepharose和SephacrylS-200两步凝胶柱层析首次纯化出一种中分子量出血毒素(简称AaHⅣ).经SDS-PAGE和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44kD,等电点为pH5.0.从500mg粗毒中可获得20mgAaHⅣ纯品.AaHⅣ有较强的出血活性,最小出血剂量(MHD)为0.4μg.  相似文献   

14.
宁永成  王月英 《蛇志》1992,4(3):4-6
本文对不同产地的蝮蛇毒和眼镜蛇毒、五步蛇毒等十六个冻干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的氢谱图。从谱图中可看出:每种种属蛇毒均有其特征的核磁共振氢谱,此法在准分子水平上是鉴定蛇毒的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venom apparatus of Lapemis hardwicki , consisting of two functional fangs, their venom glands, and associated musculature, are described. The yield of venom per snake ranged from 2.4-5.2 mg. The LD50 of the crude venom varied from 0.7-1.4 mg/kg intravenously in mice. The toxicological, chemical and immun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veno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嗜硫色谱、Sephadex G-75、蓝胶和POROS HQ20离子交换色谱,从蕲蛇蛇毒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组分AA-MP-I。该酶为分子量22.9kDa的单体蛋白,等电点为5.55,不含中性糖基,N端序列为STE-FQRYMEIVIVVDHSMVK,结果表明其为新型P-I型金属蛋白酶,对温度敏感,具有抗凝血活性,40℃下抗凝血活性最强,具有出血毒性,无磷脂酶A2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国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i)毒中凝血因子X激活物(RVV-X)在实验动物体内的促凝血作用。方法对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止血作用的RVV-X单一有效成分进行了实验鼠促凝血作用的研究。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出血时间(BT)、全血凝固时间(CT)、血浆复钙时间(R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以及血小板数量(PLT)。结果该药物的促凝血作用很强,注射很小的剂量(0.000313u/kg)的RVV-X就可以显著地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对大鼠也表现出明显的促凝血作用。结论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RVV-X在极低的剂量下就可以发挥其凝血、止血作用,安全范围很大。本试验为其将来开发研制成为一种全新的止血药提供了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嗜硫色谱和POROS HQ20离子交换色谱从蕲蛇蛇毒中纯化得到一种新型P-Ⅲ型蛇毒金属蛋白酶(snake venom metalloproteases SVMP) AA-ACA-I.该酶经SDS-PAGE测得分子量为 47.6 kD,含有链内二硫键,加DTT处理后,分子量为50.8 kD,中性糖含量为3.5%,具有出血毒性和抗凝血活性.在70℃和pH 9.0条件下保温60 min,该酶会自降解成分子量30 kD左右的新蛋白,降解得到的新蛋白抗凝血活性高于原蛋白  相似文献   

19.
首次利用变异链球菌与蕲蛇毒相互作用筛选作用蛋白.考察蛇毒的解吸和结合条件,包括作用缓冲体系、pH、离子强度和时间等因素,采用电泳(SDS-PAGE)和毛细管液相色谱(CLC)分析作用蛋白,并探讨了菌体多次与蛇毒相互作用的情况,确定了多个作用蛋白的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