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将HSV-tk基因构建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neo上,经PA317包装后,筛选出5x10 ̄5pfu/ml的TK包装细胞。用该细胞培养上清感染体外培养细胞,并用Ganciclovir-GCV处理,可以对增殖的细胞产生细胞毒害作用。细胞增殖速度越快,细胞毒害作用越强。在体内实验中,将TK细胞直接注射到移植瘤中或与瘤组织悬液混合接种同种小鼠。再用GCV治疗,对肿瘤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携带单纯疱疹病毒脱氧胸腺嘧啶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的逆转录病毒,用于宫颈癌的治疗研究。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从质粒pcDNA3.1/HA-myc-His(-)Z-TK切下HSV-1TK cDNA序列,亚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得到重组质粒pLXSN-TK,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质粒经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在NIH3T3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测定。然后用病毒感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SV-1TK基因在HeLa中的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LXSN-TK经PA317细胞包装后收获病毒上清,感染HeLa细胞,检测发现HSV-1TK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DNA中,并且能有效的转录和翻译。结论:成功构建了逆转录病毒pLXSN-TK,该病毒能有效感染HeLa细胞,并使携带的治疗基因HSV-1TK在细胞中表达,为今后HSV-1TK基因治疗宫颈癌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转染并联合抗病毒药更昔洛韦 (Ganciclovir ,GCV)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带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X SN TK ,采用脂质体介导入PA317包装细胞 ,建立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分泌细胞株PA317 TK ;用该细胞上清液转导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用不同浓度GCV作用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SW0 38 C2 TK和野生型SW0 38 C2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 72h后细胞存活率 ,并求出半杀伤浓度。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TK能有效地将TK基因导入SW0 38-C2细胞内 ,并使其获得对GCV的敏感性 ;体外细胞毒实验 :在 2 0 μmol LGCV存在的情况下 ,野生型细胞无明显改变 ,而实验组细胞明显死亡 ,半杀伤浓度IC50 为 0 8μmol L ,与SW0 38 C2相比 ,对GCV的敏感性提高了 6 0 0倍 ,旁杀效果也较明显。结论 SW0 38 C2转染TK基因后 ,能有效地被GCV杀灭。显示了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HSV1TK)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HSV1TK,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以pORF-HSV1TK为模板,PCR扩增的目的基因HSV1TK片段与pMD18-T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克隆pMD18-T/HSV1TK.再双酶切出HSV1TK片段,插入pcDNA3.1-EGFP多克隆位点,构建pcDNA3.1-EGFP/ HSV1TK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1].分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方法检测脂质体介导pcDNA3.1-EGFP/ HSV1TK在卵巢癌细胞SKOV3的表达;分别用MTT法和光镜检测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1TK/GCV)系统对SKOV3体外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结果表明,重组载体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报道的HSV1TK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RT-PCR结果表明HSV1TK基因能在SKOV3内有效表达.MTT和光镜结果显示转染HSV1TK基因的SKOV3细胞,加入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处理后对其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 HSV1TK能在SKOV3细胞中稳定表达,且HSV1TK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体外有强大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中药提高胞嘧啶脱氨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方法: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含有双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pAd-CD/TK导人293细胞,收集病毒上清转染人肝癌细胞BEL7402,MTT法测定BEL7402细胞存活率。裸鼠人肝癌模型转染CD/TK双自杀基因后,给予5-FC500mg/kg,GCV 100mg/kg腹腔注射,同时予健脾化瘀中药960复方灌胃。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给予前体药物5-FC和GCV后,CD/TK转染细胞被杀死。并表现出较强的旁观者效应。转染细胞比例达到10%即表现出较强的杀伤作用(P<0.01)。健脾化瘀中药960复方具有提高旁观者效应作用,1.67ml/kg和2.5ml/kg960复方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转染基因组应用5-FC和GCV治疗后,裸鼠肝癌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抑瘤率39.42%,单用中药组抑瘤率18.04%,中药与CD/TK 5-FC/GCV联合运用组,较单纯CD/5-FC/HSV-tk/GCV对裸鼠肿瘤模型的生长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抑瘤率55.10%。结伦:腺病毒介导CD/TK自杀基因可有效地杀死人肝癌BEL7402细胞,健脾化瘀中药960复方具有显著提高CD/TK双自杀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的抑杀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自杀基因形插入质粒pGL3-hTp和pGL3-Control中,取代其上的荧光素酶基因,分别构建hTERT启动子和SV40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表达质粒pGL3-hWp-TK和pGL3-SV40-TK,酶切和PCR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GL3-hTp-TK和pGL3-SV40-TK构建成功;用脂质体法将pGL3-hTp-TK和pGL3-SV40-TK瞬时转染端粒酶阳性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端粒酶阴性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RT-PCR显示转染pGL3-SV40-TK的细胞A549和MRC-5均有TK mRNA表达,转染pGL3-hTp-TK的A549细胞中也有形mRNA表达,但转染pGL3-hTp-TK的MRC-5细胞无TK mRNA表达,提示hTERT启动子可以调控自杀基因HSV-TK在肺癌细胞中靶向表达,可能是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中比较理想的转录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5'LTR为靶点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用于体外筛选潜在的对HIV-1启动子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或用于筛选与HIV-1复制相关的宿主因子。通过PCR扩增HIV-1 5'LTR片段和胸苷激酶基因(thymidine kinase gene,TK基因),以这2片段为模板进行重叠PCR将两者连接起来,连接产物经酶切后与pcDNA3.1载体连接;将连接正确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同时用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加入药物更昔洛韦(GCV)检测TK基因的表达。成功构建了HIV-1 5'LTR调控TK基因表达的稳定细胞系,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药物更昔洛韦时,细胞逐渐死亡。构建了以HIV-1 5'LTR为靶点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该模型利用TK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方便灵敏,可用于筛选针对HIV-1 5'LTR的潜在抗HIV药物。  相似文献   

8.
孔爱华  符凯 《生物学通报》2011,46(11):48-50
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等知识目标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计数、表格设计等能力目标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应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获得的“利用质壁分离鉴定细胞的死活”的技能来探究酒精浓度对植物细胞毒害作用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病毒载体之一。常用的AdEasyTM包装系统在制备条件复制型腺病毒时易混有野生型腺病毒或可复制型腺病毒(RCA),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出的重组腺病毒必须经过2~3轮噬斑的筛选,费时费力。本实验拟对常规包装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腺病毒载体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过程中的液体培养基更换为琼脂糖凝胶的混合培养液,因为凝胶形成的阻碍,包装出的病毒不能通过细胞-培养液-细胞的方式进行扩散,只能依靠细胞-细胞的方式来扩展而形成病灶(噬斑);然后随机挑选单个噬斑进行PCR鉴定,筛选出特异的目标病毒。结果:采用常规方法在HEK293细胞中初包装出的腺病毒,同源重组产生的RCA已被检测到。采用改进方法制备的重组腺病毒,能排除背景病毒的干扰,使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包装和克隆纯化一步完成;利用此病毒初步在体外实现了对人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结论:改进的方法是一种高效、简便、快捷地包装并纯化重组溶瘤腺病毒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包装的重组溶瘤腺病毒能满足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CD/TK单、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表达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和单纯疱疹病毒 1 胸苷激酶(herpessimplexvirustype 1thymidinekinase ,TK)双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再狭窄基因治疗的应用奠定基础 ,首先构建了含单、双自杀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 .脂质体介导下转染 2 93细胞进行包装并大量扩增得到Ad TK、Ad CD、Ad TK CD、Ad LacZ 4种重组腺病毒 .氯化铯 (CsCl)梯度离心法纯化后利用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 (GFP)测定病毒滴度 ,可达 10 9pfu ml .PCR和Western印迹法对外源基因进行鉴定 ,证明单、双自杀基因均已整合入腺病毒基因组并表达 .重组腺病毒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 ,用MTT法比较了单、双自杀基因的杀伤作用 ,发现在感染复数≤ 2 0时 ,双自杀基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基因 .成功地构建腺病毒双自杀基因共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1.
构建shRNA随机文库与HIV-1 LTR启动胸苷激酶基因(TK基因)稳定表达的稳定细胞系HEK293/TK,将两者结合起来,筛选靶向HIV-1 LTR相关宿主因子.方法:通过化学合成含有19个随机脱氧核苷酸的发夹结构,将其退火补平后与合成的接头Linker连接进行PCR反应,将PCR产物酶切后置于慢病毒载体pLenti-U6启动子下游由此构建shRNA随机文库;利用重叠PCR将HIV-1 LTR片段和TK基因连接起来,连接产物经酶切后与pcDNA3.1载体连接;将连接正确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同时用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HEK293/TK;将所获得的文库质粒包装成慢病毒后侵染所构建的HEK293/TK细胞系,通过加入药物GCV进行加压筛选获得存活细胞.结果:成功筛选到加药后存活下来的细胞,抽提细胞基因组,采用巢式PCR扩增目的干扰序列并用Western blot对干扰序列进行验证,鉴定获得一个克隆所表达的shRNA能对TK基因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通过测序分析获得其干扰序列,该序列很有可能针对HIV-1 LTR某宿主相关因子.结论:成功构建了一种筛选HIV-1 LTR相关宿主因子的方法,筛选所得序列可以定位到具体相关宿主因子,为靶向筛选抗HIV-1药物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γ-干扰素基因修饰A549细胞瘤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将人IFN-γ基因重组入pLXSN 载体,用pA317包装后转入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FN-γ的转基因的A549-IFN-γ细胞株。经测定,该转基因的细胞表面MHC-Ⅰ、Ⅱ分子表达显著提高。接种动物表明致瘤性下降,制成瘤苗可诱导产生较强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抑瘤能力;经放射线照射的瘤苗,在添加肿瘤特异抗原和细胞因子后,在动物肿瘤模型上显示出良好的抑瘤效果。提示,经IFN-γ基因转导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可产生较强的抗肿瘤效果,这为该瘤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单盐毒害是指将植物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不久即出现不正常的状态,表现为根系停止生长,生长区细胞粘液化,细胞破坏,变为一团没有结构的粘液,最后整株植物死亡。单盐毒害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实验,至今仍然列入植物生理学实验教材中(侯福林2004;叶尚红2007)。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C60 对活体肿瘤的光动力学损伤作用,我们从两方面进行实验 :C60 对荷瘤小鼠的S180实体瘤的光动力学杀伤作用和C60 对离体S180 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杀伤作用。在小鼠的瘤体上注射C60 光敏剂 ,在511nm和578nm混合黄绿色激光照射下 ,激发C60,产生大量的单线态氧 ,杀伤活性肿瘤。在激光光强为500mW ,C60 浓度为30μg/ml时 ,荷瘤小鼠寿命平均延长5天 ,瘤径减小1cm,瘤重减轻0.8克 ,在活体水平上验证了C60 的光动力学作用 ;另外,在离体的S180 肿瘤细胞中加入细胞培养物和C60 脂质体光敏剂 ,用碘钨灯照射激发C60。经MTT法和FDA -PI双色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 ,离体S180 肿瘤细胞也明显被杀伤。C60 具有强的光敏剂作用 ,它不仅在活体水平上可以杀伤S180 实体瘤而且对离体的S180 实体瘤细胞有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IL 12 (hIL 12 )对鼠源的免疫细胞作用较弱 ,进行hIL 12抗瘤研究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为此利用荷人瘤的HuPBL SCID小鼠模型 ,将改良的Winnassay细胞免疫功能分析方法应用于评价hIL 12和hB 1协同抗瘤作用。用商业化的非脂质转基因试剂配制单独的hIL 12、hB7 1或hIL 12联合hB7 1的基因转染液。将上述三种基因转染液分别瞬时转基因入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 ,转基因 30min后 ,按组别 (hIL 12组、hB7 1组、hIL 12 hB7 1组、rhIL 2对照组、HuPBL对照组和肿瘤对照组 )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混合接种于SCID小鼠皮下 ,2 0天后处死实验小鼠 ,测得hIL 12和hB7 1的抑瘤率分别为 74 .0 6 %和 6 6 .98% ,联合作用达 93.4 0 % ,rhIL 2和HuPBL对照组无抗瘤作用。同时 ,在此模型上hIL 12联合hB7 1基因对人大肠癌LoVo和人肺癌SPC的抑制率分别为 98.37%和 97.39%。实验建立的各组HuPBL SCID小鼠 2 0天的外周血都含有人IgG(>0 .5mg/L)和极少量人CD3 淋巴细胞 (>0 .5个 /10 0个有核细胞 )。hIL 12、hB7 1和hIL 12 hB7 1组的瘤灶内人淋巴细胞浸润生长 ,肿瘤细胞残存 ,而rhIL 2和HuPBL对照组的瘤灶内人淋巴细胞“似团样”生长 ,肿瘤生长旺盛。表明此HuPBL SCID小鼠模型上的抗瘤机制为局部免疫反应。结果表明以此动物模型可跨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环磷酰胺(CTX,5 mg/kg)、西施舌多糖3个剂量(100、200、300 mg/kg),2周后,每3 d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实验持续26 d,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西施舌多糖各剂量组中抑瘤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西施舌多糖300 mg/kg实验组效果最佳,抑瘤率达28.85%。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环磷酰胺(CTX,5 mg/kg)、西施舌多糖3个剂量(100、200、300 mg/kg),2周后,每3 d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实验持续26 d,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西施舌多糖各剂量组中抑瘤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西施舌多糖300 mg/kg实验组效果最佳,抑瘤率达28.8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类肿瘤相关基因CHD5基因miR-shRNA慢病毒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软件设计对CHD5基因干扰有效的序列,合成靶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酶切后与载体相连接。将重组慢病毒载体pPRIME-TET-GFP-CHD5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CMV-VSV-G,pRSV-Rev,pMDLg-pRRE共转染293FT细胞,将包装重组慢病毒感染人类结直肠癌Lovo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CHD5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MTT检测CHD5低表达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PRIME-TET-GFP-CHD5重组质粒,经酶切及序列测定正确,包装的病毒滴度为3.1×106TU/ml。用制备的病毒上清感染Lovo细胞后,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该慢病毒可分别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抑制Lovo细胞CHD5基因的表达,并使得Lovo细胞增殖失控。结论:成功构建CHD5慢病毒表达载体,表达的慢病毒可有效的感染Lovo细胞,提高Lovo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9.
Syntaxin是特异性地分布在神经细胞突触前质膜上的一种多结构域蛋白,它是细胞质膜融合的关键性蛋白,但Syntaxin在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实验旨在探讨Syntaxin蛋白对神经母瘤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在小鼠的神经母瘤细胞(N2a)中过表达不同的Syntaxin蛋白突变体,统计细胞的分化率、突起分支数和突起总长度等参数,来观察Syntaxin蛋白及其突变体对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得知Syntaxin蛋白促进神经母瘤细胞分化的作用位点在其氨基端的Habc结构域,主要影响细胞的分化突起数目和突起总长度,对细胞分化率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TK启动子以及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增强子调控报告基因GFP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的细胞模型。人工合成ARE增强子序列,经退火和磷酸化后插入pTK-GFP载体的TK启动子上游,构建pARE-TK-GFP重组质粒。PCR法扩增TK和ARE-TK目的片段克隆到pEGFP-N1上,构建TK启动子启动以及上游由ARE增强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TK-GFP/Neo和pARE-TK-GFP/Neo。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HepG2肝癌细胞后加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经扩大培养的克隆细胞中加入化学预防剂PDTC和香菇多糖作用48h后检测细胞中GFP荧光强度,结果显示pARE-TK-GFP/Neo表达载体中的GFP基因受ARE增强子的调控,其表达水平高于对照载体且在一定范围内与化学预防剂的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从而表明所构建的细胞模型可用于各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预防剂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