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多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同一载体上同时表达多个外源基因在生物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设计的联合基因治疗方案中,构建合适的载体获得多个外源基因的高效转移与表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提供的载体难以满足这一要求,近年来在多顺反子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方面有许多新的进展,本文拟对多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予以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杨峰  易凡  曹慧青  梁子才  杜权 《遗传》2014,36(5):456-468
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 在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碱基对中, 仅有1.5%的核酸序列用于蛋白质编码, 其余98.5%的基因组为非蛋白质编码序列。这些序列曾被认为是在进化过程中累积的“垃圾序列”而未予以关注, 但在随后启动的ENCODE研究计划中却发现, 75%的基因组序列能够被转录成RNA, 其中近74%的转录产物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在非编码RNA中, 绝大多数转录本的长度大于200个碱基, 这些“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上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 从而广泛地参与包括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在内的重要生命过程, 其异常表达还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长链非编码RNA的发现、分类、表达、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个体发育和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肌特异性新蛋白激酶p93和peroxiredoxin 3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p93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在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选择p93 N端第101~372位氨基酸构建诱饵质粒,筛选成人心脏cDNA文库,寻找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得到蛋白peroxiredoxin 3(PRX 3).采用体外结合实验和免疫共沉淀等方法,证实了原核和真核表达的p93确实可与PRX3相互作用,通过双重荧光共定位,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定位依据.研究提示p93可能参与心肌细胞中与PRX3有关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如生长、分化、发育、凋亡、氧应激等.  相似文献   
4.
CD/TK单、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表达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和单纯疱疹病毒 1 胸苷激酶(herpessimplexvirustype 1thymidinekinase ,TK)双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再狭窄基因治疗的应用奠定基础 ,首先构建了含单、双自杀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 .脂质体介导下转染 2 93细胞进行包装并大量扩增得到Ad TK、Ad CD、Ad TK CD、Ad LacZ 4种重组腺病毒 .氯化铯 (CsCl)梯度离心法纯化后利用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 (GFP)测定病毒滴度 ,可达 10 9pfu ml .PCR和Western印迹法对外源基因进行鉴定 ,证明单、双自杀基因均已整合入腺病毒基因组并表达 .重组腺病毒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 ,用MTT法比较了单、双自杀基因的杀伤作用 ,发现在感染复数≤ 2 0时 ,双自杀基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基因 .成功地构建腺病毒双自杀基因共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5.
心肌特异表达的肌小节相关激酶基因p93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收缩受到由蛋白质因子构成的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 ,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从人心脏cDNA文库中克隆到心肌特异表达的可能参与信号转导调控的新基因 ,命名为p93基因。该基因定位于 1p31.1,属于MAP KKKs家族的相近亚家族。Northern印迹及含 76种组织的点杂交显示了p93仅在心肌组织中表达 ;免疫组化表明它主要定位于成人与胎儿的心肌细胞核 ,胞液次之 ;体外激酶活性实验证明野生型p93是一个可以进行自我磷酸化的功能性激酶分子 ;以该基因C端为诱饵质粒的酵母双杂交筛选表明 ,p93主要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与收缩有关的肌小节蛋白发生相互作用 ,并以免疫共沉淀实验得到了验证。推测p93可能通过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方式参与对肌小节收缩蛋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