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发现,痘苗病毒DNA一些巳知的启动子序列和一些功能尚不清楚的DNA片段,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起始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snsferase,简称CA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使转化细菌呈现氯霉素抗性表型,这一结果证明,痘苗病毒的启动子可以被大肠杆菌的RNA多聚酶所识别并有效工作。同时发现不同启动子具有不同的强度,利用大肠杆菌质粒分离和检测痘苗病毒的启动子序列,不仅可以研究痘苗病毒基因组的表达调节特点,而且也为组建痘苗病毒表达载体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DNA重组和细胞体内同源重组技术,分别获得了P7.5启动子和P11启动子单独带动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和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含有P7.5和P11启动子分别带动一个HBsAg基因(正反两个插入方向)的四种重组痘苗病毒,比较了它们对HBsAg表达的影响。含P7.5启动子的比含P11启动子的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BsAg水平更高些;在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P7.5和P11两个启动子分别带动HBsAg基因时,两个启动子同向转录表达的HBsAg水平较低,而两个启动子又向转录时表达的HBsAg水平较高,但均没有单一P7.5启动子带动的HBsAg基因的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3.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P10基因属于晚期基因,为强启动子所控制,又是病毒复制所非必需的基因。我们对前报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P10基因,应用PCR技术进行ATG区定点突变,在ATG被突变的同时形成一个BglⅡ酶切位点,得到一个不含ATG的BmNPV P10基因启动子。将长为230bp的经突变后的BmNPV P10基因5’端(包括启动子所有特征)片段克隆进pMMTV·CAT质粒中,构建成一个CAT基因在BmNPV P10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pBmPl0·CAT瞬间表达质粒。该质粒通过转染进入经野生型BmNPV感染的BmN细胞中,CAT得以表达。证明BmNPV P10启动子是比较强的启动子,可以在BmN细胞表达外源基因,具备了作为表达载体启动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痘苗病毒密码子偏向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在痘苗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按痘苗病毒的优势密码子对HIV-1 gag基因进行改造,并对合成基因与野生型HIV-1 gag基因在痘苗病毒载体系统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各目的基因分别正向插入了痘苗病毒TK区7.5k启动子下游;②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改造前后的gag基因均能够很好地在痘苗病毒中表达;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相同感染量时,改造后的gag基因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④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密码子改造后的gag基因较野生型gag基因表达水平提高约17%。上述结果表明:按照痘苗病毒优势密码子进行外源基因改造,可作为提高外源基因在痘苗病毒中表达的策略,同时提示,密码子偏向性是痘苗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重组痘苗病毒表达乙肝核心抗原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MM2066质粒EcoR I酶切回收ATG前只有12bp的乙肝核心抗原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插入痘苗转移载体pGJP-5的P7.5启动子后,组建成P5-C2066质粒,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技术,于BudR存在条件下用人TK-143细胞筛选出三株能表达HBcAg的重组痘苗病毒株。感染细胞上清液1:64稀释时仍能用ELISA法测到HBcAg活性,同时也能测到滴度相近的HBeAg活性。免疫电镜可见平均为26.6nm的HBcAg颗粒。进行了不同量的重组痘苗病毒感染不同细胞,和不同培养温度对HBcAg表达影响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对HPV581L1基因中痘苗病毒早期基因转录终止信号TTTTTNT结构进行修饰,并保留氨基酸不变.选用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为载体,将修饰的L1基因1.5kb和L2基因1.4kb分别插入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JSD的7.5k和H6早期启动子之后,使之与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在TK区重组.经单斑筛选纯化,获得共表达HPV58L1、L2晚期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实验株.该病毒在CEF细胞上连续传至第15代,经斑点杂交分析,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有L1和L2基因插入;经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病毒能稳定表达HPV581L1及L2蛋白.此结果为HPV58型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人用株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近似于人类天然糖基化的白细胞介素4(hIL-4),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以痘苗病毒作为载体,使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IL-4,为生产糖基化的hIL-4开辟新的可能途径。在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J120质粒的基础上,组建了含有hIL-4基因的pJl20/hIL-4重组质粒,该质粒以痘苗病毒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基因为侧翼序列,中间插入痘苗病毒的P11和P25两个转录方向相反的启动子,P25的下游连接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hIL-4基因在痘苗病毒启动子P11控制下进行表达,将PJ120/hIL-4质粒DNA用脂质体转染法导入TK阴性的骨髓瘤细胞(TK143细胞),与预先感染的痘苗病毒在细胞内进行同源序列重组,并且用病毒的核酸杂交鉴定证实,hIL-4基因已重组到痘苗病毒基因组中,用hIL-4应答细胞株检测病毒感染细胞上清,发现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上清中含有高滴度的hIL-4活性,并对此种情况下hIL-4产生的条件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8.
谷淑燕  董温平 《病毒学报》1996,12(2):129-134
用间接免疫酶方法在硝酸纤维膜上检查,筛选和回收重线痘苗病毒。作为人用疫苗株的筛选,此法较核酸杂交方法更简便,直观和准确,在筛选重组病毒的同时确定了病毒在感染细胞上的表达。构建了含痘苗病毒7.5K启动子和EB病毒膜抗原基因的转移载体,从转染的病毒混合液中用特异性McAb和间接免疫酶方法直接筛选表达EB病毒膜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并从阳性酶斑中回收具感染性病毒。  相似文献   

9.
崔虹  王芝山 《病毒学报》1998,14(1):80-82
痘苗病毒天坛株4b启动子的转录效率崔虹容敏清王芝山侯云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2)关键词痘苗病毒,4b启动子痘苗病毒载体在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中十分重要,外源基因在重组痘苗中的高效表达主要依靠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痘苗病毒7.5k、11k及N2启动子,以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β-lac)、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作为标记基因,构建了大肠杆菌增强子样序列的系列检测载体。采用上述检测载体发现人乳头瘤病毒6b(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b,HPV-6b)上游调控区(Upstream regulating region,URR)中540bp的Sau3A-Nar Ⅰ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对痘苗病毒启动子控制的CAT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使基因表达提高4~5倍;对β-lac基因的表达可提高3~6倍。根据这一片段的插入方向增强基因表达水平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HIV-1外膜(env)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重组痘苗病毒作载体,在ATI、P7.5突变型早期启动子控制下,高效表达了(经定点突变去除一处早期终止信号的)HIV-1env基因。经Westernblot证明,晚期启动子活性强的pSFJ2-38能更高效地表达env基因。经Lentil-Lectin提取以及SDS-PAGE后的激光扫描测定结果,在107个感染细胞中可产生50-70μg的Env蛋白。  相似文献   

12.
原核增强子样序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启动子检测载体和增强子检测载体发现来自大肠杆菌JMl03 DNA的一个1.0kb左右的片段能在痘苗病毒启动子上游增强细菌CAT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这种增强效应无明显的方向性,一般可使基因表达水平提高3~6倍,此原核增强子样序列同时也具有启动子功能。此外还测定了增强片段的部分DNA序列。  相似文献   

13.
鸡痘病毒载体启动子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提高外源基因在鸡痘病毒(FPV)载体的表达量,必须使用强启动子来控制表达。为构建较强的启动子组合,根据痘苗病毒天然启动子P7.5的结构,人工合成4条寡核苷酸,形成一个早期启动子和一个晚期启动子,其首尾可相互连接。利用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把合成的启动子进行不同组合,最终形成10个较有代表性的启动子组合PS1 ̄10。在其下游插入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酸基因LacZ,并进一步构建成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F  相似文献   

14.
从痘苗病毒天坛株分离了晚期11k蛋白编码基因的启动子,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构建了双价的重组痘苗病毒。分别在7.5k和11k蛋白基因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B病毒的膜抗原。用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的家兔,同时产生对这两种抗原的抗体。免疫电镜下观察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颗粒。  相似文献   

15.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萤火虫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构建了鸡卵清蛋白启动子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载体,以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表达载体为对照,转染或感染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鼠3T3-L1前脂肪细胞和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荧光和酶活性检测,旨在筛选出用于实现转基因鸡生物反应器的高效特异性表达载体。结果发现,鸡卵清蛋白启动子表达载体转染以上4种细胞后2种标记基因均有表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特异性,且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表明其在各细胞组中表达活性都低于CMV启动子表达载体100倍以上;慢病毒载体感染以上4种细胞后2种标记基因均有表达,在鸡输卵管上皮细胞组感染单个细胞的病毒颗粒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 为20时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就可以达到CMV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基于卵清蛋白基因调控序列构建的表达载体无法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效、特异性表达,而慢病毒载体在表达活性和广泛性上可以用于进行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将欧洲流行的口蹄疫病毒O1-K亚型的主要表面抗原VP,克隆插入痘苗病毒的TK基因中,并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所用痘苗病毒载体为我国长期用于防治天花的痘苗病毒效果安全的天坛株,所用O1K亚型VPl克隆为Hofschneider,P.H.教授惠赠的pFMDV-1034。首先将pFMDv一1034中的VP1基因片段插入中间质粒pBCB06的BamHI/Hind I位点,该质粒含痘苗病毒WR株的P7.5;启动子和多克隆位点,其两侧序列为TK基因(由D.Boyle博士赠)。或插八pBcB08的Hind I位点,该质粒与pBcB06。之区别仅在于启动子为PL11、多克隆位点种类不同。将杂合的中间质粒转化已由天坛株痘苗病毒TK+侵染过的143BTK-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而获得有VP,基因插八的重组痘苗病毒。在BUDR存在时不能侵染143BTK-细胞的病毒可视为TK-表型病毒即含VP1基因的痘苗重组病毒,再经pFMDV—1034BamHI-Hind I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确证。其中所得两株重组痘苗病毒V.V10344H、V.V103408在143B TK-细胞中繁殖并用ELIsA方法测表达,其P/N值最高分别为9.50和8.21。  相似文献   

17.
刘红兵  张智清 《病毒学报》1998,14(2):109-113
将hGM-CSFcDNA插入含有P11k及25k双向启动子的痘苗病毒载体PJ120的P11K启动子下游,而P25K下游则为LacZ基因,成表达质粒pJ120/GM-CSF。,以此质粒与痘苗病毒天坛株共转染TK-143细胞。在BU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8.
将系列缺失的HIV1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和全长的gagORF置于痘苗病毒载体中,经同源重组和血球吸附试验,成功地构建了6株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印迹和免疫酶试验检测均表明,6株重组病毒的Gag蛋白表达量因LTR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表明HIV1的LTR及其下游基因置于痘病毒启动子控制下,在痘苗病毒中表达时有下述特点:(1)不同的痘苗病毒启动子与全长LTR相互作用,对gag基因表达有显著不同的调控效果;(2)NR序列对Gag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3)EN序列不能被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系统识别;(4)TAR序列可提高Gag蛋白的表达量;(5)U5区及下游非翻译序列不影响Gag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C辑》1998,28(2):122
利用PCR方法合成的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preS1区氨基酸第 2 1~ 47位和preS2区第 1 2 0~ 1 46位肽段的基因片段同时分别与S基因的 5′端和 3′端 (相当于第 2 2 3位氨基酸 )融合 .融合基因被置于痘苗病毒通用载体 pGJP 5上的P7.5启动子下游 ,并通过体内同源重组 ,经筛选获得重组痘苗病毒vS2SS1 .vS2SS1感染哺乳动物细胞后 ,融合蛋白S2SS1获得表达 .对S2SS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泌性、抗原性和颗粒性分析结果表明 ,S2SS1蛋白能够形成同时具有preS1 ,preS2和S抗原性的颗粒 ,并能有效地从细胞中分泌 ,其表达和分泌水平与重组痘苗病毒单独表达的S蛋白接近  相似文献   

20.
从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Bostwana C亚型全基因的质粒pJM4-HIV中克隆了nef基因,并利用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构建表达Nef蛋白的重组病毒NTVJ1175nef,经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nef基因正确整合到痘苗病毒基因组的J片段上;感染人源细胞后,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表明,重组病毒能很好地表达Nef蛋白,并定位于细胞质中.NTVJ1175nef免疫BALB/c小鼠后,经Pep-IFN-'γ-Assay法检测,可诱导产生针对表位肽P1特异的可分泌IFN-'γ的C 8 T细胞(占脾细胞总数0.20%);经乳酸脱氮酶(LDH)法检测证实,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可特异性地杀伤表位肽P1特异P815靶细胞.这些结果表明,NTVJ1175nef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原性,为下一步构建表达包含HIV早期抗原的多组分重组痘苗病毒候选疫苗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