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烟台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生产实习中存在着企业难寻、经费不足及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问题。对本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改革,通过计算机仿真、工厂实习和校内实习工厂建设等有效途径,强化了实习效果,切实提高了烟台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就业方向,提出了以课程群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以"生物工艺学"和"生物反应工程"为主干课,还包括"生物工程设备"、"代谢控制与发酵"、"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等相关课程,同时结合"发酵工艺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发酵课程群。介绍了发酵课程群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分析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实,发酵课程群的建设对学生的就业以及后续工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生物工程创新型、工程型复合人才的需要, 本文针对专业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环节和构建课外实验等措施, 建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于生物工程理论知识和前沿科技有了更好地理解, 有效地改善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毕业实习是本科阶段迈向社会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必要教学途径。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基于OBE理念对毕业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针对应用型人才的"三层次"培养目标,构建了"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和"三阶段"评价方式,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近年来对发酵工程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层次"的概念;在教学策略上,探讨了"预测、提问、澄清和小结"4个策略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手段上,尝试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新增课程实习周与因地制宜的小组实验形式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力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生物工程工艺实习教学探索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工程工艺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环节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工艺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实习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指导书的编写;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方式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使生物工程工艺实习教学效果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OBE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新理念,已受到世界各国工程教育专业的认可,并成为工程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理念。为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并与实际"学习产出"相结合,在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入OBE教育理念,整合、归并和优化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策略,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产实习是本科阶段大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开展工程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绍了滨州学院“生物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组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立足黄河三角洲——滨州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特色,深化校企合作,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多克隆抗体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程持续改进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一方面对其开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内容进行设计与重排,利用虚拟仿真等线上资源和平台开展培训,并通过实操检测和“校友邦”等软件平台进行实习过程记录、追踪与监测;另一方面建立注重实习过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考核方式和持续改进的双向评价模式。通过近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促进了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对同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OBE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新理念,已受到世界各国工程教育专业的认可,并成为工程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理念。为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并与实际"学习产出"相结合,在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入OBE教育理念,整合、归并和优化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策略,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工程素质培养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以注重综合素质、强化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完善知识结构为重点的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阐明生物工程师应具备的以五种能力和五种意识为核心的工程素质内涵,明确培养工程素质实施的核心课程;充分利用产学研平台,建设素质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以生物工厂设计和工艺改进的教学特色课程群;实施启发式、分组讨论法、比较归纳法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强化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对生物技术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开设的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制定新教学大纲、选择新版中英文教材、引用创新成果更新授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注重能力考核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照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的教学理念,详细阐述笔者教学团队经过5个轮次的教学实践和持续改进,逐步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项目的遴选、教学过程的实施方式、课程过程性考核办法以及“监控-评价与反馈-改进”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通过分析3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分布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发现笔者教学团队所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成绩,也可以保证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文中所述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有望为当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项目实训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思维好、团结协作能力佳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强的新型综合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吴春发  肖娜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2):4838-4849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课程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结合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从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与知识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等环节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不仅显著提升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生物工程专业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创新理念,针对课程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验课脱节,学生不能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课程内容陈旧,与行业需求脱节”、“授课和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未能有效培养”等痛点问题开展教学改革,重构课程内容。打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使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更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动态化和多样化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These are the reflections of a retired physician who was introduced to cellular physiology in 1947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 majored in Zoology. I took the required major courses, which were interesting but not exciting. I was a premedical student at the time. Fortunately I was introduced to cellular physiology in 1947. The teacher was Professor Louis Heilbrunn, an amazing man dedicated to teaching and the love of his students. He had a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at the time. The undergraduates were well integrated with these advanced students. We used his textbook of physiology and we were all proud of being his students. He gave u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biology. It was exciting and we were treated as mature students. J. Cell. Physiol. 9999: 2596–2597, 2015. © 2015 The Authors.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深圳卫生学校卫生的指纹分析,了解护士指纹的特点及其与父母的遗传相关性,为探讨职业与指纹的关系提供遗传学依据,结果:调查人群中的指纹以螺纹和箕纹为主,箕纹所占比较最高,螺纹次之,弓形纹最低;调查者双手无名指指纹均以螺纹为主,箕纹次之,弓形纹指纹最低,在性状传递过程中,弓形纹在女性中有递减趋势;左手拇指指纹的遗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右手无名指指纹的遗传稳定性低,指纹的遗传,女生左手趋向于父亲,而右手趋向于母亲。  相似文献   

17.
姚良同  杜秉海  丁延芹  王冰  周波 《生物磁学》2009,(16):3139-3140,3088
通过对我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2项PGPR实验,对不同培养基对实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证明,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实验效率和实验效果影响很大;科学合理的选择培养基,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大幅度地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通过本实验的进行达到了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科学合理地设计试验方案,提高综合实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在学校体育改革大潮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改革的认知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改革状况的认知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改革状况的认知情况不太乐观,制约因素主要有学校信息不畅、个人学习习惯问题及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对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会产生新的学科与专业,对新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对于培养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为适应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调整。化学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独立开课5年来基本达到我校教学目标与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本文介绍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内容与方向,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组结合学校粮油食品学科传统特色专业,对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运用及实验教学等进行了改革。结果显示,改革后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