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鼠淋巴肉瘤一号(简称L1肉瘤)是1956 年我国自己创立的可移植性瘤株[1],可分为实 体瘤和腹水瘤。本文叙述的是腹水瘤,是一种新 型的瘤株,建株已有20多年。对该瘤株我们仅 仅作了组织学方面的观察,而细胞遗传学方面 的研究至今还未报道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 染色体异常与细胞癌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5]。此外,在研究肿瘤时染色体数目是一个很重要 的参数,因为具有不同倍数的癌瘤细胞,它们的 生物学行为也不完全相同[4,6]。本工作对该瘤 株的核型(包括Giemsa带和着丝点异染色质 带)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改良的Jerne氏方法测定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用此方法测定一株实体瘤(在津白小鼠上移植之肉瘤180)和四株腹水瘤(津白小鼠上移植之肉瘤180,615小鼠上移植之肉瘤180,以及C57BL小鼠上移植之肝癌和艾氏癌)带瘤动物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肿瘤进行性生长,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逐渐减少,到晚期几乎不能测得。带瘤小鼠的脾脏普遍增大,病理组织学观察提示带瘤小鼠溶血空斑反应之低下与其脾脏的病理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生产疫苗用细胞系可能具有致瘤性,一些常用的细胞系需要检查不同代次有无致癌性。在建立传代细胞种子库与工作库基础上,对研制生产病毒活疫苗所用8株VERO细胞系在219只裸鼠进行了致癌(瘤)实验。本研究结果表明,VERO细胞染色体核型可发生变异,亚四倍体JA株与超二倍体KA株具有强的致癌性,不能用于致弱活病毒疫苗制备,但可替代HeLa细胞系用作恶性肿瘤阳性对照细胞。筛出无致瘤性的YB、dC、M和JB株亚二倍体VERO细胞系,可替代BHK-21细胞用于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制备。VERO细胞系染色体遗传相对稳定。不同代次变化不大。研究发现细胞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瘤性质并具有种属特异性,不同核型细胞致瘤性不同,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大小和致癌性成正相关,通过体内外交替选育可在裸鼠体内快速选育成功高变异率肿瘤细胞系。高变异率HeLa或VERO细胞系移植于裸鼠可能产生恶性横纹肌样瘤。因此,应当强调疫苗生产用细胞系致瘤性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Ag-AS染色技术对几种小鼠肿瘤细胞(Ehrlich腹水瘤,肉瘤180,淋巴瘤1号)核仁组织者(NORs)的观察结果,发现肿瘤细胞的NORs即18 S+28 S rDNA或核糖体基因的位置和大小与正常细胞的不同。正常小鼠细胞有3—6条染色体带有银染色的核仁组织者(Ag-NORs),分布位置都紧靠在着丝点下方;而三种小鼠肿瘤细胞都有一个中等大小的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其Ag-NOR的位置移至长臂的中部。小鼠淋巴瘤1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抑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细胞建立动物腹水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软骨多糖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抽取腹水瘤细胞进行细胞生物学分析。通过HE染色,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方面、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a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软骨多糖可以明显提高S180荷瘤小鼠的生存率,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出现细胞质浓缩、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等现象。软骨多糖作用后的S180细胞,其细胞周期被阻遏于G2/M期,Fas蛋白的表达水平于给药24 h后升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下降。结论软骨多糖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周期和Fas、PCNA蛋白的表达来诱导S180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延长S180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研究证实动物软骨多糖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染色体G、C分带技术,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株MMG-116代和120代细胞的核型。结果表明,16代细胞为超五倍体,染色体众数为104—106,具有1—12条标记染色体;120代细胞为亚四倍体,染色体众数为73,具有1—18条标记染色体。15—20%的MMG-1细胞具有1—3对C带正染的双微体。C分带技术证明,MMG-1细胞的一些中着丝点标记染色体,它们的着丝点实际上是由位置邻近的双着丝点组成。作者还比较研究了与MMC-1来源有关的小鼠胸腺瘤细胞株BW5147和G_3H小鼠骨髓细胞的核型,结果提示巨噬细胞系MMG-1可能是C_3H小鼠的巨噬细胞与胸腺瘤细胞杂种的后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应用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已能识别小鼠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征。Dofuku等首先报告AKR小鼠自发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具有15三体性核型。Chang等和Wiener等分别在放射,放射白血病病毒(radiation leukemia virus)以及化学致癌物等因素诱发的小鼠淋巴性白血病细胞都发现有15三体性。15三体性是否为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尚需更多的资料证实。L_(7212)小鼠白血病是将615系小鼠的一个自发的淋巴瘤移植于同系小鼠而建成的一株可移植性肿瘤,由615小鼠已获得多株移植性肿瘤。研究这些瘤株的核型不仅有助于瘤株的鉴别,并对探讨肿瘤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意义。为此,我们检查了小鼠L_(7212)白血病的核型。发现L_(7212)小鼠白血病细胞具有41条染色体,比正常小鼠多一条染色体。经G、C显带分析,属8三体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盐酸洛拉曲克在体内、外对S-180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合合成新型胸苷合成酶抑制剂盐酸洛拉曲克在体内、外对S-180细胞株及正常人胚肾HEK293细胞的抗增殖作用;使用MTT法测定抑制率,以提高荷腹水瘤小鼠存活时间及荷实体瘤瘤重减轻情况为指标考察盐酸洛拉曲克对S-180所致肿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盐酸洛拉曲克对S-180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对正常细胞HEK293抑制作用较弱(P<0.05);体内实验显示盐酸洛拉曲克可明显提高荷腹水瘤小鼠的存活时间,减轻荷实体瘤小鼠的瘤重,疗效与氟尿嘧啶(10mg/kg)相当(P>0.05)或更好(P<0.05)。可见,盐酸洛拉曲克在体内、外对S-180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在体外对肿瘤细胞 具有选择性的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从肉瘤-180小鼠腹水液中分离出抑癌因子,并将其与艾氏腹水瘤小鼠腹水中的抑癌因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性质:1.它们均能杀伤不同的癌细胞株,但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2.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泳动速率相同的均一多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近交系HFJ大鼠的肿瘤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分别接种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制作腹水瘤、实体瘤模型,观察两种动物对同一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及免疫反应差异。结果对于腹水瘤Walker-256接种7d,Wistar大鼠有6只腹水产生为阴性,HFJ大鼠腹水产生均为阳性。继续观察至20d,可见到Wistar大鼠有3只腹水阴性(阳性率9/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而HFJ大鼠腹水全部为阴性(阳性率0/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腹水中Walker-256细胞染色体分析,Wistar大鼠和HFJ大鼠众数变化范围均为50~62条,无显著差异。实体瘤接种7d,Wistar大鼠和HFJ大鼠均可触摸到右侧腋下有肿块产生。20d后Wistar大鼠除2只肿块消失外其他均有肿块存在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阳性率13/15);所有HFJ大鼠腋下肿块均变软并逐渐消失(阳性率0/15)。检测各组大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发现正常HFJ大鼠IgM、IgA显著低于Wistar大鼠(P<0.01),IgG差异不显著。荷瘤组HFJ大鼠和Wistar大鼠IgG均高于各自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G显著低于阴性组和HFJ腹水阳性组(P<0.05),Wistar大鼠实体瘤阳性组也显著低于HFJ实体阳性组(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M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阴性组和HFJ大鼠腹水瘤、实体瘤阳性组IgM均高于各自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细胞免疫结果显示各组CD4+数量差异不显著;正常HFJ大鼠CD8+显著少于Wistar大鼠(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和实体瘤阳性组CD8+数量较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各荷瘤阴性组大鼠CD8+数量均较正常值增加,除Wistar大鼠腹水瘤和HFJ实体瘤阴性组大鼠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均不显著;CD4+/CD8+结果与CD8+相反。结论 HFJ大鼠具有抗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的特性,腹水瘤及实体瘤均不易生长。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4×4正交拉丁方的方法,对蛇岛蝮蛇毒12组分进行抑癌实验,从中选择抑癌较好组分,最好浓度和敏感的瘤株,其结果如下。 实验设计 一、实验用药:蛇岛采集蝮蛇毒经沈阳药学院分离获得12个组分制成注射液,每只含量0.1mg。按设计分0.03mg/kg,0.05mg/kg,0.075m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共4个浓度。 二、实验瘤株:小鼠肉瘤180(S1880)小鼠肝肉瘤(H.S),小鼠艾氏腹水癌实体瘤(E.C),小鼠纲状细胞肉瘤(A.R.S),共4种瘤型。  相似文献   

12.
S_(180)-V 系细胞,是通过悬浮静置培养过渡到单层静置培养而建成的。至今年6月已传至一百代。该系细胞形状不一,核大,常见单核或多核巨细胞。体外生长的细胞,约60%贴瓶生长,40%悬浮生长。悬浮生长的细胞,换瓶后仍能贴瓶生长。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14—20小时。分裂指数平均为35‰,分裂期的时长平均1.2小时。饱和密度约24×10~4/平方厘米。染色体众数值为88,具中双着丝点标记染色体。以10~6细胞/鼠的细胞数接种于小鼠,全部动物长成实体瘤或腹水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L12 10细胞及其 4株克隆细胞建立的肿瘤动物模型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从中筛选出基本符合L12 10细胞生物学特性且一致性更好的克隆细胞。方法 北京肿瘤所L12 10细胞和 4株克隆细胞腹腔接种DBA 2小鼠 ,观察产生腹水的性质、腹水瘤细胞浓度和致小鼠死亡时间 ;皮下接种DBA 2小鼠 ,观察瘤块的生长情况 ;腹腔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 (CY) ,比较对CY治疗的敏感性。结果 腹腔接种DBA 2小鼠均能生长腹水 ,其中克隆细胞L2H8、L3B12产生血性腹水 ,L3F9的腹水微血性 ,L3E11与肿瘤所L12 10细胞为无血性腹水 ;腹水瘤细胞的浓度及小鼠生存时间亦有差别。肿瘤所L12 10细胞及克隆细胞L3F9、L2H8、L3E11、L3B12第 10天瘤重依次为 1 9± 0 4 6、1 5± 0 3 8、0 75± 0 5 2、2 6± 0 3 0、2 0± 0 3 3g ;用CY治疗的抑瘤率分别是 4 8 7% ,81 3 % ,86 0 % ,78 7%及 67 1%。结论  4株克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符合L12 10细胞 ,对化疗药物CY的敏感性均高于L12 10细胞  相似文献   

14.
动物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与遗传变异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建立国内首家犬,猫,猴,鼠传代细胞库,即7种动物肾细胞系(F-81,CRFK,MDCK,Vero,Vero-2,MA-104,BHK-21)的种子库和工作库的基础上,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型,G带核型,染色体数目变异率,结构畸变率分析,了解7种细胞系传代培养不同代次的染色体变异情况,以相应的细胞株皮下接种褐 形成肿瘤实验,软琼脂细胞克隆一苦恼经与植物凝集素作用下细胞凝集实验为对照,筛选出无致癌/致瘤性,符合细胞遗传学要求,无传染因子污染的细胞系(F-81,CRFK,Vero,Vero-2)或极低致癌性的MDCK细胞系用于制苗,发现肿瘤细胞系高变异率株可在裸鼠体内快速选育成功,细胞系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性质并具有种属特异性,得到一些100%成瘤和100%不成瘤的细胞株并了与染色体组型的关系,对于肿瘤的发病机理及实验治疗,都是非常好的模型,一些细胞系不仅成瘤而且还可转移(致恶性横纹肌样瘤的BHK-21和Vero 细胞株),其他致瘤细胞株只成瘤不转移或不明显转移。  相似文献   

15.
用溶血空斑试验证明,在615小鼠上移植的肉瘤180的无细胞腹水液中存在着高活性的免疫抑制因子。腹水液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且仅在绵羊红血球抗原致敏前注射才能显示。此免疫抑制因子具有部分热不稳定的性质。肉瘤180带瘤小鼠的血清也有强免疫抑制活性。在C57BL小鼠上移植的肝癌和艾氏癌,在津白Ⅰ号小鼠上移植的另一株肉瘤180的腹水液和带瘤动物血清也有类似的免疫抑制作用。肿瘤无细胞腹水液引起的小鼠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与带瘤动物脾脏所见相类似。  相似文献   

16.
灵芝发酵液抗肿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灵芝发酵液抑瘤作用做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灵芝发酵液(GLF)能显著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P<0.005),对实体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为64.84%(P<0.01)。灵芝发酵液体外对3种瘤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P<0.05)。分析灵芝发酵液的抗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机体免疫系统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人体鼻咽癌上皮细胞株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对鼻咽癌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Utsumi和Yoshida观察了一例短期培养的鼻咽癌类淋巴母细胞株,其染色体属亚二倍体。Jarvis等检查7例鼻咽癌类淋巴母细胞株,其中5株二倍体,两株四倍体。Trumper等用在无胸腺小鼠体内建立的鼻咽癌移植瘤作染色体观察,发现染色体属亚四倍体者,有较多的畸变。而染色体为二倍体者,仅有少数畸变,但未说明畸变类型,也未发现任何特殊的标记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裸鼠体内高转移人肺癌模型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人肺巨细胞癌PLA-801D裸鼠皮下移植瘤作为瘤源,建立了PLA-801D-AS裸鼠腹水鼠模型,其转移率及转移程度明显增高;以PLA-801D-AS腹水瘤模型的肺转移灶细胞进行裸鼠皮下连续传代,建立了肺转移率及程度高于PLA-801D的PLA-801DL皮下移植瘤株。本文从肿瘤的异质性以及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讨论了其肺转移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大麻染色体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大麻不同性别的植株为材料,常规压片法观察细胞染色体行为规律。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大麻雌雄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核型公式分别为雌株2n=2x=20=18m 2sm,雄株2n=2x=20=18m 2sm(1SAT)。雌株体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而雄株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具有大随体的Y染色体。雌雄株核型均为2A型,为较对称核型。这一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大麻性别的分化机制提供细胞遗传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国建立的小鼠实验肿瘤模型网织细胞腹水瘤(Ascitesreticulum-cell sarcoma,简称ARS)的核型及带型分析结果。ARS是超二倍体肿瘤,染色体众数为44(37.7%)。发现有七条标记染色体。文中着重描述了ARS染色体的形态学特征,G带和C带分布以及核仁组织者区(NORs)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