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组织型纤维原激活剂(tPA)的作用是激活血纤维蛋白酶原,从而溶解血栓。生物体内tPA的含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了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tPA,需要对所用tPA乳腺表达载体pSVL-WAP-tPA2(Fig.1)进行予证。将三种待研究载体分别用脂质体包埋,注入中后期怀孕母兔乳腺。对乳汁、乳腺组织的mRNA和DNA分别进行检测。实验兔分娩后,每4天取乳汁冻存,ELISA检测其中tPA含量(Fig.2),泌乳期第4天最高可达600ng/ml。又,于乳腺注射第3天,手术切取部分乳腺组织,制备总RNA,以β-Casein启动子下游序列(TACTAG…)为引物Ⅰ,tPA上游序列(TTCCCA…)为引物Ⅱ,做RT-PCR检测,表明:此时已有tPAmRNA转录(Fig.3)。再,于停乳后30天左右,切取部分乳腺制备DNA,以tPAcDNA为探针,做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无tPA整合,仅是以附合体形式存在(Fig.4)。上述质粒直接注射技术是予证转基因用载体表达水平的快捷、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研究发展至今,对于所构建煌表达载体有效性如何,一直缺乏一个验证体系。由于转基因动物的建立较为繁琐复杂,投资大,因而直接用转基因动物去验证所用元件是不明智的。为此,我们采用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2.6Kb)为调控序列,人G-CSF基因组基因为目的的自然,将WAP第一内含子置于G-CSF基因5’端,构建成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载体pINGG(Fig.1)。将表达质粒直接注射到怀孕小鼠乳腺。于分婉第8天取乳汗进行ELISA检测。在泌乳期小鼠乳汁中检测出人G-CSF,表达量达15-32ng/mL(Table1)。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实验中发现:增加注射次数可以提供转染效率,但最佳注射次数仍需摸索。另外,如果换用复制型载体,整合与表达效率有可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全长8.4kb的牛β-乳球蛋白基因(BLG)作为调控序列,用1.6kb的鸡溶菌酶MAR序列作为对抗转基因中位点效应的工龄,构建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表达载体。对2300枚卵进行显微注射,以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在170只出生小鼠中获得9只整合有牛BLG-tPA融合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并在转基因小鼠乳汗中检测到tPA r itd ntg ,tPA的表达水平最高达到12μg/mL。整合的小鼠基因组中的牛BLG-tPA融合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长效组织纤溶酶原活剂(LAtPA)在转基因小鼠乳腺中的表达水平,将受控于羊β-乳球蛋白(BLG)的LAtPA表达载体BLG-LAtPA与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片段进行共注射,采用此方法建立的转基因小鼠,经PCR筛选和Southern印迹鉴定,获得3只LAtPA和WAP共整合阳性鼠,并在阳性母鼠乳汁中检测到有溶纤活性的LAtPA表达,表达水平达到10μg/mL。  相似文献   

5.
用全长8.4kb的牛β-乳球蛋白基因(BLG)作为调控序列,用1.6kb的鸡溶菌酶MAR序列作为对抗转基因中位点效应的工具,构建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表达载体。对2300枚卵进行显微注射,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在170只出生小鼠中获得9只整合有牛BLG-tPA融合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并在转基因小鼠乳汁中检测到tPA的活性,tPA的表达水平最高达到12μg/mL。整合在小鼠基因组中的牛BLGtPA融合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tPA乳腺定位表达载体 ,使其在牛乳汁中高效表达 ,观察目的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为建立新型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RT-PCR法克隆目的基因 ,通过酶切、连接、分离、纯化等方法构建含tPA-cDNA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 ;采用乳腺注射法将融合基因转入小鼠及牛的乳腺组织中。结果 :乳腺注射外源基因后 ,tPA可在小鼠和牛的乳汁中表达。结论 :乳腺注射法可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稳定地表达较长的时间 ,其表达量与显微注射法没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外源基因的表达不受转基因方法的影响。但tPA在牛乳汁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小鼠的表达量 ,提示不同动物的乳蛋白调控系统有一定的差异 ,可能受着不同的因素或调控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研究发展至今,对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有效性如何,一直缺乏一个验证体系。由于转基因动物的建立较为繁琐复杂,投资大,因而直接用转基因动物去验证所用元件是不明智的。为此,我们采用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2.6Kb)为调控序列,人GCSF基因组基因为目的片段,将WAP笫一内含子置于GCSF基因5’端,构建成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载体pINGG(Fig.1)。将表达质粒直接注射到怀孕小鼠乳腺。于分婉第8天取乳汁进行ELISA检测。在泌乳期小鼠乳汁中检测出人GCSF,表达量达1532ng/mL(Table1)。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实验中发现:增加注射次数可以提供转染效率,但最佳注射次数仍需摸索。另外,如果换用复制型载体,整合与表达效率有可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乳铁蛋白肽在转基因鼠乳汁中的表达及其抑菌活性。方法:将实验室构建并保存的包含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和牛乳铁蛋白肽基因的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I-bcp-LfcinB,用Xho I和Nru I双酶切,得到含有全部表达盒的显微注射DNA片段,采用常规显微注射技术获得转基因小鼠。并通过对泌乳期转基因雌鼠乳腺组织的RT-PCR检测,确定了牛乳铁蛋白肽在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利用琼脂板扩散法检测了转基因鼠乳汁中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获得了牛乳铁蛋白肽转基因小鼠,且转基因小鼠乳汁中能够表达具有抑菌活性的牛乳铁蛋白肽。结论:通过转基因动物乳腺可以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牛乳铁蛋白肽,为进一步研究抗菌肽转基因牛、培育抗乳房炎奶牛新品种以及通过建立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进行抗菌肽的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山羊乳腺特异性表达尿激酶原突变体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证明其表达的有效性。方法:将劳氏肉瘤病毒增强子/启动子、复制缺陷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5′端长重复序列(LTR)、HIV-1ψ包装信号、HIVRev反应元件、山羊β-酪蛋白调控序列、尿激酶原M13cDNA、AU3/3′LTR、牛生长激素(BGH)基因poly(A)依次连接,构建乳腺特异性表达的慢病毒载体,通过体外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及泌乳山羊乳腺注射证明其表达有效性。结果:酶切鉴定证实山羊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将该载体转染细胞,采用溶圈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了其表达的有效性;慢病毒载体注射到泌乳山羊的乳腺,在乳汁中也检测到了尿激酶原的表达。结论:为在转基因动物乳腺中表达尿激酶原突变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乳腺特异性高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转基因奶山羊。方法采用牛β-乳球蛋白基因(BLG)调控元件和hEPO全长编码序列基因组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应用受精卵原核注射的方法制备hEPO转基因山羊。结果在原核注射获得的188头羔羊中,经Southern blot法检测有4头羊含有hEPO基因,其中3头为母羊,1头公羊于出生后20d死亡;3头转基因母羊hEPO基因的拷贝数分别为1、10、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羊乳中的hEPO分子质量为32kDa;MTT法检测结果表明,在泌乳10d的3只转基因羊乳汁中,每毫升乳汁中hEPO活性分别达到1.17×10^2IU、1.90×10^4IU、1.91×10^4IU。结论牛BLG能够调控hEPO基因在山羊乳腺中高表达,为实现其他药用蛋白在山羊乳腺中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在转基因小鼠乳腺中定位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药用蛋白质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新的生长点之一。为研制表达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哺乳动物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本论文以小鼠乳清酸蛋白(mWAP)基因5‘端调控区和牛α-sl-酪蛋白基因3‘端调控区作为调节元件构建了用于表达人促血小板生盛开纱的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WAPTPO(Fig.l)。通过常规显微注射的方法把mWAP启动子指导的hTPO表达载体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出生小鼠16只,经PCR检测,有6只为转基因阳性(Fig.2)。G0代小鼠中转基因整合率为37.5%(6/16),用ELISA方法在G0代转基因雌鼠的乳汁中检测了促血小板生成素的表达,表达量在0.8μg/mL以上(Tablel)。这些结果表明我们已建立了乳腺表达hTPO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以后大型家畜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La-tPA)转基因鼠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羊β-乳球蛋白基因(BLG)5区5×103b(103b,旧称kb)为调控序列,构建了乳腺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La-tPA)载体.对540枚小鼠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获得6只整合有人La-tPA的转基因小鼠,整合率为32%.这为未来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La-tPA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乳腺特异性表达172^HIS突变型p53转基因鼠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突变几乎存在于所有人类肿瘤中,尤其与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是抑癌基因,而突变型p53基因则是癌基因-呈显性负调控突变型。本研究首次构建了这种类型的172^HIS突变型p53基因的转基因鼠,用以研究p53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用重组PCR法把小鼠p53基因的第172个密码子CGC突变成CAC(由编码精氨酸突变为编码组码组氨酸)信号序列之间。 获得置于pBL119(Fig.1)上的表达结构WAP-172^HISmtp53-SV40。经过BssHII酶切,纯化该表达结构部分,通过显微注射,将其分别导入FVB和C57BL品系小鼠受精卵中,获得32只F0代鼠。经PCR鉴定,其中9只为转基因阳性鼠(Fig.2)。对其进行的Southern分析(Fig.3)证实了PCR的鉴定,并得出了每只鼠中整合的转基因拷贝数(Table1)。当这9只鼠哺乳第二天时,取乳腺制备RNA,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其中5只的乳腺中有转基因表达,其中3只呈高水平表达(Fig.4),似乎转基因的拷贝数与其在乳腺中的表达水平并无直接关系,对表达水平最高的第8512号转基因鼠的免疫组化分析表明:172^HIS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的胞核及胞浆中(Fig.5AB)。该鼠地培养至11月龄第4次哺乳时右侧第3乳腺了典型的乳头腺癌。一周后增至体重的三分之一,其组织学检查见图5C,其它组织、除肺上皮细胞有原发性增生(Fig.5D)以外,均未见异常。上述转基因及其表达特性已稳定遗传至第八代,为乳腺癌发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稳定手乳腺特异性表达的显性负调控p53转基因鼠模型。基因表达研究中常用基因敲除实验来观察该基因正常表达时的作用。然而、p53基因敲除得的转基因鼠未见乳腺肿瘤发生,而无法利用。我们设想:高水平表达的突变型p53与代水平表达的野生型p53基因敲除的小环境。本实验敲除的小环境。本实验中仅一例p53基因突变的事实暗示:还可能存在有其它致癌因子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可用其它(如:TGFα)乳腺特异性表达的转基因鼠与之交配来研究其它因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羊β-乳球蛋白基因(BLG)5’区5*10^3b(10^3b,旧称kb)为调序列,构建了乳腺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载体。对540枚小鼠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获得6只整合有人La-tPA的转基因小鼠,整合率为32%。  相似文献   

15.
用PCR法从正常中国人脐带血提取总DNA作为模板,扩增出1.5 kb的人G-CSF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其正确性。将其插入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起始密码子ATG前的KpnⅠ位点,使其受控于2.6kb的WAP调控序列,构建成乳腺表达载体pWGG。回收经EcoRⅠ酶切后的8.7kb片段用于显微注射。共注射1200枚受精卵,移植34受体母鼠,产仔鼠85只。经PCR检测和DNA印迹分析,证实获得两只整合有人G-CSF基因的雄性鼠,整合率为2.37%。建立的转基因鼠系表明,采用ELASA方法对F1代雌鼠乳汁检测,成功地表达出人G-CSF。表达量为120~250ng/ml。这一结果表明转基因的表达具有乳腺特异性。这为在大动物中实施转基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鱼工作的开展被用于水产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各个领域。应用方面的一顶重要研究利用转生长激素基因来提高鱼的增长速度。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转基因鱼所使用的基因元件;二是外源基因的高整和率与高表达,已有许多报道认为:不同种动物的生长激素不一定相互促进生长。我们通过显微注射,将鲤鱼金属硫蛋白启动子(cMT)与大巴哈鱼生长激素基因(sGH)的融合基因(cMT-sGH)导入鲤鱼半日细胞后期的早期胚胎,构建了全鱼基因鲤鱼。通过斑点杂交、Southern blot结合PCR-Southern blot,对外源sGH的整和进行了精确的检测和分析。实验选取性成熟鲤鱼,收集卵子和精子,湿法受精获得受精卵。经过转基因注射,孵化后的鱼苗放入水族。待鱼平游,提取总DNA进行检测。以PstI酶切质粒pcMTsGH(Fig.4)分离3.4KbsGH片段,用随机引物标记,作为杂交探针。同时,设计并合成sGH基因的PCR特异引物。Fig.1的斑点杂交结果与Fig.2的PCR-Southern结果相比较(Table1),说明斑眯杂交存在着高的假阳性。而PCR-Southen将PCR的快速、方便与Southern的准确性相结合,排除了PCR本身可能的非特异,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也检验了引物的设计是否成功。Table1的结果表明:我们所构建的基因鱼达到了37.7%的高整和率,且稳定性好。高整和率的原因与所使用的基因元件有很大关系。Fig.3基因组的Southern行为-PstI和BglII酶切的杂交信号条带多、共迁移,说明基因的整和方式为多拷贝,可能伴有碱基修饰。这可能是表达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PCR方法从羊肝总DNA中获得了羊-β乳球蛋白(BLG)基因第一和第二内含子,以羊β-乳球蛋白基因(BLG)5’区5kb为调控序列,构建了乳腺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载体。对540枚小鼠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获得6只整合有人La-tPA的转基因小鼠,整合率为32%。同时研究了转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在一些转基因鼠乳  相似文献   

18.
美国Tufts大学和Geozyme Transgenics Corporation的研究人员成功地诱导人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在3只转基因山羊乳腺中发生早期表达。这是首次在家畜乳汁中产生tPA,并提供适宜今后成功地生产转基因药物的动物体。 在试验中,诱导8只转基因雌山羊(第一代转基因雄山羊交配产生的后代)在出生后第11~12个月时泌乳(比正常状态早1~7个月)。通过注射一系列雌激素和黄体酮完成上述过程。产生的乳汁含有浓度与初始转基因雌性动物相似(1~3mg/ml)的人长效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LAtPA)。对第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PCR方法从羊肝总DNA中获得了羊β-乳球蛋白(BLG)基因第一和第二内含子,以羊β-乳球蛋白基因(BLG)5′区5kb为调控序列,构建了乳腺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La-tPA)载体。对540枚小鼠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获得6只整合有人La-tPA的转基因小鼠,整合率为32%。同时研究了转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在一些转基因鼠乳腺中表达出La-tPA。在基因鼠乳汁中检测出La-tPA的表达达6μg/mL。这为未来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La-tPA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乳清酸蛋白(WAP)是小鼠乳中的主要蛋白质.在亚克隆该基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酶切鉴定,并对该基因5′区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在核实序列正确后,构建了以其为调控序列,指导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采用直接注射质粒的方法在小鼠乳腺中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从而证实基因调控序列的功能正确性,可以用于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研究,同时证实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暂时性表达载体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