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稀土离子为模板,用桂皮酸、8-羟基喹啉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首次合成了两种稀土三元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对常见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以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较配体和稀土离子均有提高,能使细胞正常的DNA复制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Cr(III)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结果发现:(1)羧甲基壳聚糖-Cr(III)的存在导致Fe(CN)3-6/4-探针分子氧化还原峰电流下降,式量电位正移,显示羧甲基壳聚糖-Cr(III)和Fe(CN)3-6/4-与DNA之间存在竞争性作用,说明羧甲基壳聚糖-Cr(III)通过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的;(2)中性红的加入导致羧甲基壳聚糖-Cr(III)/DNA体系的特征吸收峰发生增色效应、峰位红移并伴有等吸收点出现,这进一步表明羧甲基壳聚糖-Cr(III)是以插入方式与鲱鱼精DNA发生了相互作用,导致DNA分子的构象变化,并且CMC-Cr与DNA的结合比n(CMC-Cr):n(DNA)为3∶1。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芦丁和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理pH 7.40条件下芦丁使胰蛋白酶的紫外吸收峰增强,特征荧光峰淬灭。并利用荧光淬灭反应测得芦丁和胰蛋白酶之间结合常数KA=6.8786×104(mol/L)-1,结合位点数n=1.0173。  相似文献   

4.
喜树碱对胰α-淀粉酶部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树碱对胰α-淀粉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利用紫外差光谱,研究发现喜树碱能改变胰α-淀粉酶的空间结构;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喜树碱与胰α-淀粉酶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二者的结合常数KA=2.78×106(mol/L)-1和结合位点数n=1.2477。其结果对喜树碱的进一步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顺铂对小鼠艾氏腹水肝癌细胞膜蛋白内源性荧光的淬灭作用和测定了其在膜上的结合量。结果表明顺铂能与癌细胞膜结合。按存在两类结合部位,得到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部位数为: K_1=1.35×10~5L/mol n_1=6.80×10~(-4)mol/g(protein) K_2=2.50×10~3L/mol n_2=1.92×10~(-3)mol/g(protein)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脂肪酶在己烷中催化甘油三丁酸酯与硬脂酸之间的转酯反应动力学。转酯反应分为二个连续的反应步骤:由酯生成的酰基酶复合物的水解和由酸生成的酰基酶复合物的醇解,整个反应符合乒乓反应机制,动力学参数为:K_m(酯)=3.2×10~(-2)mol/L,K_m(酸)=6.9×10~(-2)mol/L,V_m=1.7×10~(-4)mol/L·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非水溶性的四苯基卟啉氯化锰[(TPP)MnCl]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机理.方法:借助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电化学等手段研究了(TPP)MnCl与ctDNA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两者作用后,(TPP)MnCl的紫外-可见光谱在Soret带减色30%;EB-DNA体系的荧光猝灭;(TPP)MnCl的循环伏安也明显变化.实验测得(TPP)MnCl与ctDNA的表观结合常数为9.3×105L·moL-1.结论:在实验条件下,(TPP)MnCl与ctDNA以静电结合方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姜黄素(Curcumin)对宫颈癌细胞He La生长与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 La细胞,以0μmol·L~(-1)、5μmol·L~(-1)、10μmol·L~(-1)和20μmol·L~(-1)等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He La细胞;通过MTT和平板克隆实验,研究姜黄素对He La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姜黄素与上游结合因子(Upstream binding factor,UBF)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实验,研究姜黄素对He La细胞核仁r DNA转录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姜黄素对He La细胞中UBF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He La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姜黄素降低r DNA的转录水平,下调UBF磷酸化的量,且和UBF在核仁中存在共定位现象。结论:r DNA转录水平的降低和p-UBF的下调可能是姜黄素抑制He La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壳寡糖和稀土离子La3+的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抑菌圈法考察了壳寡糖、壳寡糖-La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此外,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法研究壳寡糖-L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寡糖、壳寡糖-La对两种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壳寡糖-La的抑菌活性强于壳寡糖;壳寡糖-La使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并计算了室温下壳寡糖-La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6.35×104L/mol和1.29。  相似文献   

10.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锗(IV)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配体制备有机储配合物的反应。结果表明:EGCG[2.00%(w/w)]与Ge(Ⅳ)按摩尔比3:1,在pH6.50~7.00的缓冲溶液中,于40℃恒温水浴中反应30分钟,生成EGCG-Ge(Ⅳ)金属配合物,产物产率61.81%。按等摩尔连续变换法及摩尔比法测定EGCG-Ge(Ⅳ)配合物组成为[EGCG][Ge(Ⅳ)]=2:1(mol/mol),配合物不稳定常数2.570×10~(-11)。在温度≤40℃的中性溶液中,配合物对光的稳定性较好。此外,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紫外及高效液相分析。 茶多酚粗品、EGCG及EGCG-Ge(Ⅳ)配合物对艾氏腹水肿瘤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少根根霉 (Rhizopusarrhizus)脂肪酶为催化剂 ,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合成了 3种短链脂肪酸酯 .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吸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3种酯的最佳合成条件 :(1)己酸乙酯 :反应温度为 4 0℃ ,环己烷为溶剂 ,0 2 5mol L底物浓度 ,酸醇摩尔比为 1∶1 2 ;(2 )乙酸异丙酯 :5 0℃ ,环己烷为溶剂 ,0 15mol L底物浓度 ,摩尔比为 1∶1;(3)乙酸异戊酯 :5 0℃ ,异辛烷为溶剂 ,0 2 0mol L底物浓度 ,摩尔比为 1∶1.三种酯合成时均需 0 12 5g ml的0 5nm分子筛为吸水剂 ,在 8h后 ,合成酯转化率达到 97%~ 99% .  相似文献   

12.
研究忽地笑多糖PBL1、PBL2和PBL3的分子量和单糖组成。分别采用凝胶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检测法(GPC-MALLS-RI)和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忽地笑多糖的分子量及单糖组成。PBL1的重均分子量(Mw)为3.642×10~3g/mol;PBL2的Mw为1.206×10~4g/mol;PBL3的Mw为3.992×10~5g/mol。多糖PBL1由D-Man、D-Glu和D-Gal组成,摩尔比为1∶0.34∶0.036;多糖PBL2由D-Man、Rha、D-Gal UA、D-Glu、D-Gal和Ara组成,摩尔比为1∶0.29∶0.78∶21.89∶2.69∶0.63;多糖PBL3由D-Man、Rha、D-Glu UA、D-Gal UA、D-Glu、D-Gal和Ara组成,摩尔比为1∶2.63∶0.47∶1.63∶0.83∶6.92∶1.34。忽地笑多糖PBL1、PBL2和PBL3均主要由D-Man、D-Glu和D-Gal组成,它们的分子量大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研究在生理条件(pH=7.4)下荷叶中紫云英苷(AS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ST可与BSA结合并通过静态猝灭作用机制对BSA内源性荧光进行猝灭。在温度为298K及308K时,测得其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4.31×1013L/mol/s和3.72×1013L/mol/s;结合常数(Kd)分别为2.009×105L/mol和0.927×105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43和0.893。依据298K时测定的反应自由能变(△G0=-30.25kJ/mol),反应焓变(△H0=-59.02kJ/mol)及反应熵变(△S0=-96.54J/mol/K),结果发现AST与BSA间的结合反应可自发进行且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此外,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AST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r)为4.13nm,表明非辐射能量可从BSA转移至AST。  相似文献   

14.
前纤维蛋白影响花粉肌动蛋白体外聚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速离心沉淀及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等技术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玉米 (ZeamaysL .)花粉内源前纤维蛋白对玉米 (ZeamaysL .)花粉肌动蛋白 (前纤维蛋白与肌动蛋白摩尔数比分别为 2∶1,1.5∶1,1∶1,0 .5∶1,0 .1∶1)聚合与解聚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显示 ,前纤维蛋白在各种比例下均可与Mg_ATP_肌动蛋白结合并抑制肌动蛋白的聚合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前纤维蛋白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其解离常数值 (Kd)为 (1.30± 0 .33) μmol/L。在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见到有前纤维蛋白促进植物肌动蛋白聚合的作用 ,表明玉米花粉前纤维蛋白具有螯合G_肌动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法研究了半胱氨酸二肽(Cys-Cys)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加入DNA后,Cys-Cys的氧化峰电流下降,电位负移,Na~+浓度对Cys-Cys-DNA体系的峰电流影响比较明显;DNA溶液的相对黏度变化不明显。Cys-Cys与DNA之间存在着静电结合作用,由循环伏安法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两者的结合常数为4.923×10~3 L/mol,结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利克仑(aliskiren)在血管紧张素原-肾素(AGT-REN)双转基因高血压(double transgenic hypertension,d TH)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中的作用。将培养的AGT-REN d TH小鼠CFs分为高血压组(d TH)和阿利克仑干预组;另培养同品系野生C57B6小鼠CFs作为对照(WT)。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阿利克仑(1×10~(-6)、1×10~(-7)、1×10~(-8)、1×10~(-9) mol/L)对d TH小鼠CFs增殖的影响;选取1×10~(-7) mol/L阿利克仑作用d TH小鼠CFs 24 h,羟脯氨酸试剂盒定量检测细胞胶原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表达,观察细胞胶原合成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表达,观察细胞转化;DHE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观察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变。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AGT-REN d TH组小鼠血压及血浆Ang II水平均呈明显升高趋势,与WT组小鼠相比,CFs增殖明显。1×10~(-6)、1×10~(-7)、1×10~(-8) mol/L阿利克仑均能抑制AGT-REN d TH小鼠CFs增殖。1×10~(-7) mol/L阿利克仑使d TH小鼠CFs表达α-SMA减少,胶原合成及I、III型胶原蛋白表达下降,活性氧表达减少;同时,阿利克仑降低了d TH小鼠CFs内NADPH氧化酶NOX2及NOX4的蛋白表达。阿利克仑抑制AGT-REN d TH小鼠CFs增殖、表型转化及胶原合成,这一过程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抗肌醇磷脂激酶 ( PI4- K)单克隆抗体 ( A6D)并测定了抗原 -抗体反应基本特性及功能 .结果表明 ,单克隆抗体与固相及溶液中肌醇磷脂激酶的亲和常数分别为 7.5× 1 0 6和 6× 1 0 8( mol/L) -1.单抗 1 .9× 1 0 -7mol/L可以抑制从细胞提取液的 PI4- K酶活力 50 % .用 FITC标记单抗在蛋白微球引导下进入细胞内 ,主要富集在细胞质膜区 ,并对 He La细胞和小鼠小脑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8.
以Lineweave-Burk plot双倒数作图法测得该酶对底物S-腺苷酰甲硫氨酸(SAM)的K_m=7.69×10~(-6)mol/L,在1mmol/LS-腺苷酰高半胱氨酸(SAH)存在下,Ki=7.33×10~(-4)mol/L,两条直线相交于纵轴,证明SAH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该酶最适pH为7.8,对热不稳定。同时还测定了该酶对不同DNA底物的专一性及盐浓度、代谢相关物’两价阳离子、某些酸根等对该酶调节性质的影响。以碘代乙酰胺修饰该酶的SH基’及用二硫苏糖醇(DTT)和巯基乙醇(MSH)保护该酶SH基所作的实验表明SH基是该酶活性中心所必需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证明该酶所甲基化的碱基为刘氏小球菌(M·L、DNA)分子中的胞嘧啶,且求得甲基化30min后所得甲基化水平为2.39%。同时也证明当用该酶将λDNA甲基化后,可使BamH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甲基化后的λDNA丧失切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芦丁-锗配合物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芦丁是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多羟基黄酮苷,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度法考察了芦丁与锗离子的配位作用,并研究了芦丁-锗配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结果显示在KH2PO4-NaOH(pH6.70)的缓冲液中,芦丁与锗离子能形成1:1的配合物,其K稳=10^7.46,同时配合物显示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钌多吡啶类配合物[Ru(phen)2(bpip)]2+与DNA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等光谱,我们发现[Ru(phen)2(bpip)]2+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插入作用和静电作用模式.同时基于[Ru(phen)2(bpip)]2+ DNA体系增强的共振光散射现象,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测定纳克级核酸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在373 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强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25~1.250 mg/L,线性公式为△IRLS=283.14C+2.26 (mg/L),相关系数为0.9983,DNA的检出限为5.7 ng/mL. 应用到实际样品的分析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