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认茜素络合物对鲫(Carassius auratus)耳石进行有效标记的可行性,以便为鲫甚至其他鲤科鱼类标志放流技术的开发及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以孵出后90 d的鲫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单一浓度(100 mg/L)的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5 d,分析茜素络合物在耳石上的沉积情况以及不同耳石在不同后续饲养天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矢耳石、微耳石和星耳石上在可见光、绿色和蓝色激发光下都检测到了良好的茜素络合物标记环,标记率和存活率均为100%。但不同耳石的茜素络合物标记效果不同,荧光下,星耳石的标记效果最显著,微耳石次之;可见光下,微耳石的标记效果最好,星耳石次之。随着后续饲养天数的延长,可见光下标记逐渐减弱,至20 d时基本消失,而在绿色和蓝色激光下标记环荧光强度无减弱迹象,能长久保持,且在蓝色激发光下标记环更易被观测到。上述结果结合鲫生长、存活和行为正常等情况综合显示,在100 mg/L茜素络合物溶液中浸泡标记鲫幼鱼5 d,其耳石可以获得满意的标记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RT-PCR,从Hela细胞的mRNA中扩增人sTNFR1基因,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亚克隆,转化入大肠杆菌,测序证实其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sTNFR1基因一致。经异丙基-β-D半乳糖苷酶(IPTG)诱导表达,淀粉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融合蛋白sTNFR1-MBP。结果显示:经Western-blotting检测,sTNFR1-MBP具有免疫活性;MTT检测目的蛋白可有效地封闭TNFα对QSG7701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蛋白对TNF-α诱导QSG7701凋亡有抑制作用;sTNFR1-MBP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晚期NSCLC患者177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PP组)72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DP组)53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GP组)52例,比较三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根据临床疗效将PP组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影响因素。结果:PP组疾病控制率(DCR)与客观有效率(ORR)均显著高于GP组(均P0.05);PP组与DP组近期疗效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PP组的药物毒副作用均显著优于DP组与GP组(均P0.05)。PP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DP组与GP组(均P0.05),在无吸烟、腺癌与IV期晚期NSCLC患者中,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有效率更高。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佳,与多西他赛相当并显著优于吉西他滨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小,且受吸烟状况、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湖移殖背角无齿蚌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贝类具有分布广泛、活动性差、对污染物耐受性强等特点被作为"生物指示物",广泛用于监测水体中持久性污染物的背景[1],如著名的"贻贝观察[2]"(Mussel Watch)监测工作等。近年来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贝类移殖监测"的尝试由于具有将贝移殖到待测地点[3]、免受水体理化(盐度等)条件的影响[4]、能够评价可控时间段内的  相似文献   
5.
三角酵母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跨越内含子的PCR技术,从三角酵母(Trigonopsisvariabilis)变种FA110中扩增得到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daao),并通过TA克隆的方法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得daao基因的5′端内含子已被删除,基因总长度为1071bp,它与Trigonopsisvariabilis的D氨基酸氧化酶同源性达983%,与Fusariumsolani和Rhodotorulagracilis的同源性分别是389%和308%。为提高表达水平,又将此基因转移至高表达载体pET28b上,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产生量可占菌体总蛋白量的46%,分子量约为38kD。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可达802u/L。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注射器、针是国际上60年代开发的新产品。经临床应用证明,它能防止传统注射器易导致的交叉感染。现在已有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一次性注射器、针工厂,年总产量已达40亿支。许多国家的医疗部门已全部或部分改用一次性注射器,但在我国至今尚属空白。为此,国家医药管理局根据中、捷两国科技协议,于84年5月派出考察小组赴捷克斯洛伐克的西拉那公司斯塔拉——杜拉工厂,对该厂的一次性注射器、针的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设备模具制造、新工艺试验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考察。一、实地考察见闻该厂生产一次性注射器、针的车间,共有职工305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检验人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基因的转录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异常的DNA甲基化可以导致癌症等复杂疾病发生,癌基因相关的DNA甲基化调控位点的识别对于解析癌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及识别新的癌症标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整合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的泛癌症基因组的高通量甲基化谱和基因表达谱,识别癌基因相关的DNA甲基化调控位点。对于每种癌症分批次计算Cp G位点甲基化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并筛选调控下游基因的Cp G位点(包括强调控位点、弱调控位点和不调控位点),结果表明仅有一半的Cp G位点对下游基因具有调控作用;对癌症间共享的调控位点的分析发现不同癌症间共享的调控位点不尽相同,表明癌症特异的甲基化调控位点的存在。进一步地,对差异甲基化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揭示了受甲基化调控的基因确实参与了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功能。本研究的结果是对当前甲基化调控位点集的重要补充,也是识别癌症新型分子标记特征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
人HMGB1分子的克隆、重组蛋白表达与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RT-PCR,从重症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的mRNA中扩增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HMGB1,转化入大肠杆菌,测序证实其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HMGB1基因(NM_002128)一致。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GST-HMGB1,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经Thrombin酶切得到HMGB1。结果显示:经Western-blotting检测,GST-HMGB1 和HMGB1均具有免疫活性; ELISA和MTT检测发现,两者均能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大量TNF-α,明显刺激HeLa细胞增殖。GST-HMGB1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确认非阳澄湖产“洗澡蟹”与阳澄湖原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背甲形态的差异, 研究运用几何形态分析法, 比较研究了前者在阳澄湖中人为“洗澡”式养殖1个月始末时, 其与阳澄湖原产蟹的背甲形态特征。背甲的形态分析基于所建立的35个地标点系统来进行, 即背甲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 开展相对扭曲主成分以及判别分析, 再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相对扭曲得分的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 “洗澡”式养殖前后阳澄湖原产蟹与非阳澄湖产蟹背甲形态差异均极其显著, 判别准确率均为100%。网格变形结果进一步发现, 与非阳澄湖蟹情况不同, “洗澡”式养殖前后的阳澄湖产蟹背甲形态变化不显著。研究首次定量证实, 非阳澄湖产中华绒螯蟹即使在阳澄湖“洗澡”式养殖1个月, 背甲形态仍无法与原产蟹趋同。这种差异性具有区别阳澄湖原产和“洗澡”蟹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选取已稳定转染HBV X基因的QSG7701细胞(pCMVX/QSG7701),并以稳定转染空质粒pRc/CMV2的QSG7701细胞(pRcCMV2/QSG7701)及未转染的QSG7701细胞为对照,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CMV X/QSG7701细胞中HBX蛋白的分布;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细胞中c-Myc表达:用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进一步研究乙肝病毒(HBV) X基因对永生化非瘤性人肝细胞QSG7701的转化作用.研究发现,乙肝病毒X(HBX)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及细胞浆;c-Myc mRNA及c-Myc蛋白在3种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转染了X基因的细胞中c-Myc的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Ol);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发现pCMV X/QSG细胞的胞核较大,核膜增厚,核仁肥大且增多,核/浆比例失调.可见少量多核巨细胞,pRc-CMV2/QSG7701细胞与QSG7701细胞核浆比正常,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核大小及形态正常.结果表明.HBVX基因成功转染了QSG7701细胞,HBV X蛋白主要分布于转染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HBX可能通过上调转染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而使细胞具备恶性化生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