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54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GTP酶1(Irgm 1)对小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野生型(WT)、ApoE~(-/-)Irgm 1~(+/+)和ApoE~(-/-)Irgm1~(+/-)小鼠3个月,建立AS模型;取小鼠主动脉弓,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的表达情况及部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蛋白表达情况;Q-PCR方法检测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 m RNA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ApoE~(-/-)Irgm1~(+/+)和ApoE~(-/-)Irgm1~(+/-)小鼠血管AS斑块形成情况;结果:与WT组相比,ApoE~(-/-)Irgm 1~(+/+)组小鼠主动脉弓AS斑块中Irgm 1+细胞明显增多,Irgm 1+细胞主要位于血管AS斑块的表面;与WT组相比,ApoE~(-/-)Irgm 1~(+/+)组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01),Irgm 1 m RNA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ApoE~(-/-)Irgm1~(+/-)组相比,ApoE~(-/-)Irgm1~(+/+)组小鼠主动脉弓AS斑块面积显著增大(P0.01);结论:Irgm 1能够促进血管AS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甲羟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A125、CA199、VEGF水平,囊肿直径、月经不调评分、痛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A125、CA199、VEGF水平,囊肿直径、月经不调评分、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CA199、VEGF水平、囊肿直径、月经不调评分及痛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乏力、失眠及潮热发生,组间总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甲羟孕酮能够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有效降低血清CA125、CA199及VEGF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究炙甘草汤加五参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加五参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s-CRP、NT-proBN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ndothelin-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NT-pro BNP、NO、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NT-pro BNP、hs-CRP、ET-1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血清NT-proBNP、hs-CRP、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五参颗粒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能与其显著降低炎症和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维生素E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E治疗,每次50 mg,每天3次;观察组联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每次30 mg,每天2次。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肽素、皮质醇、一氧化氮及内皮素、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水平的变化,记录患者的妊娠结局: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低体重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vs. 73%,P0.05);两组的血清肽素、皮质醇及内皮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RP、IL-12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E联合尼莫地平能明显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妊娠结局,可能与其降低血清CRP、IL-12、TNF-α、皮质醇及和肽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舌下含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 CD40L、sPECAM-1、PDGF-BB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血清s CD40L、sPECAM-1、PDGF-BB、SBP、DBP及H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P0.05)。结论: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硝苯地平舌下含化治疗,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血清sCD40L、sPECAM-1、PDGF-BB水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和比较肾素抑制剂aliskiren单用或与氟伐他汀(fluvastatin)联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周龄雄性ApoE-/-小鼠通过喂以高脂饮食8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其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aliskiren组、肼屈嗪组、氟伐他汀组、aliskiren与氟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所有组别均治疗12周。取主动脉根部组织评估斑块面积(HE染色)、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CD31染色)及斑块稳定性指标(胶原蛋白染色、弹力纤维染色、Mac-3染色、MCP-1染色)。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liskiren单用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少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以及巨噬细胞浸润、炎症因子表达,增加斑块内弹力纤维及胶原蛋白含量(P0.05或P0.01)。与aliskiren单用组比较,aliskiren与氟伐他汀联用进一步降低斑块面积,改善斑块的稳定性(P0.05或P0.01)。与aliskiren组比较,肼屈嗪组降压幅度相似(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肼屈嗪没有明显抑制斑块进展以及改善斑块的稳定性(P0.05)。结论:Aliskiren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减少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斑块的稳定性,而其与氟伐他汀联用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7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47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发病7天内行头颅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使用vesselmass软件测量斑块处血管及正常对照处的血管壁面积、流体面积,计算斑块负荷以及血管重构比(RR)。RR1.05为正向重构,0.95≤RR≤1.05为中间重构,RR0.95为负向重构。分析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内斑块形成处血管重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将斑块分为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比较两组斑块的负荷大小。结果:47例患者中,共有72个斑块,其中责任斑块47个(占65.28%),非责任斑块25个(占34.72%)。位于大脑中动脉的斑块有51个(占70.83%),位于基底动脉的有21个(占29.17%)。大脑中动脉出现负向重构比例较基底动脉更高(47.06%vs. 19.05%,P=0.027),基底动脉出现正向重构比例较大脑中动脉更高(57.14%vs. 25.49%,P=0.010)。相比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的斑块负荷更大(0.70±0.08 vs. 0.65±0.07,P=0.017)。结论:颅内动脉在应对斑块形成后出现不同的血管重构模式,负荷更大的斑块更不稳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胱抑素C(Cys-C)、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进而比较两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和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后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TAFI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血清HGF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7和0.746;血清Cys-C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和0.859;血清TAFI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和0.647;血清HGF、Cys-C、TAFI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1和0.757。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及TAFI水平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血清HGF、Cys-C及TAFI可能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及预评估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肿节风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食道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钙结合蛋白S100A4(S100A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食道癌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肿节风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和血清VEGF、S100A4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55%、8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6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血清VEGF、S100A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下降,而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节风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S100A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利窍方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常氧对照组(Normoxia)、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慢性间歇性低氧中药干预组(Formula+CIH)、中药对照组(Formula)。CIH与Formula+CIH组置于间歇性低氧装置,通过充入氮气、氧气使O2含量在9%至21%间循环,每循环3min;Normoxia和Formula组则充入空气。其中,Formula+CIH与Formula组于每日造模前中药水煎液灌胃(24g/kg),而CIH组与Normoxi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动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微血管环技术观察ACh、L-Arg诱导的肠系膜动脉舒张反应,通过ELISA技术检测大鼠造模前及造模21d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应用Westernblot技术测定肠系膜动脉eNOS和p-eNOS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ormoxia组相比,CIH组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明显损伤、中膜增厚,ACh、L-Arg诱导的肠系膜动脉舒张反应明显减弱,血清中NO水平及肠系膜动脉p-eNOS/eNOS比值显著降低。消痰化瘀利窍方干预能够减轻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内膜与中膜病理损伤,改善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提高血清NO含量及肠系膜动脉eNOS磷酸化水平。而单纯给予消痰化瘀利窍方大鼠与Normoxia组相比各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结论:消痰化瘀利窍方可以减轻慢性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损伤,其机制与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