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45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2001年2月到2002年7月,对湖北省梁子湖黄颡鱼的胃部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4种寄生蠕虫,即:黄颡前驼形线虫(Procamallanus fulvidraconis)、杜父鱼驼形线虫(Camallanus cotti)、黄颡刺盖线虫(Spinitectus gigi)和河鲈源吸虫(Genarchopsis goppo),本文主要报道了黄颡前驼形线虫的频率分布,以及河鲈源吸虫的季节动态和频率分布.黄颡前驼形线虫的感染率为96.70%,平均丰度为21.59±23.37,方均比为25.29,与负二项分布拟合不成功(p<0.001),没有发现表示"宿主年龄-寄生虫丰度"之间关系的凸形曲线,寄生虫丰度与宿主年龄和体长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x,y=0.3038,p<0.001;Rx,y=0.3938,p<0.001);河鲈源吸虫的感染率为48.61%,平均丰度为2.45±5.44,方均比为12.09,与负二项分布拟合成功(p=0.29),其"宿主年龄-寄生虫丰度"之间的关系呈凸形曲线,并且伴随着聚集度的下降,感染丰度与宿主年龄和体长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x,y=0.1694,p<0.001;Rx,y=0.2449,p<0.001).河鲈源吸虫感染的高峰期发生在春季、晚秋和初冬,各月份间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都有显著的差异(G=93.4>χ20.05[17]=27.58;F=16.7,p<0.001).寄生虫本身的生活史模式可能是引起河鲈源吸虫显著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镉对长江华溪蟹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于2005年3-7月,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Cd)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Cd处理设5个浓度组,分别为7.25mg/L、14.5mg/L、29mg/L、58mg/L和116mg/L,实验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4h、48h、72h和96h取肝胰腺和鳃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SOD和GSH-Px的活性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存在组织差异性;而组织中MDA的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处理时间为48h、Cd浓度为14.5mg/L时,肝胰腺和鳃中SOD活性均达最大值,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当处理时间为48h、Cd浓度为7.25mg/L时,肝胰腺中GSH-Px活性达最大值,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当处理时间为24h、Cd浓度为14.5mg/L时,鳃中GSH-Px活性达最大值,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伴随处理时间和Cd浓度的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开始逐渐下降.肝胰腺和鳃中GSH-Px/SOD的比值在对照组中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在处理组中失去了平衡,有降低的趋势.结论:SOD与GSH-Px的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Cd的胁迫程度及毒性大小.  相似文献   
993.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以及防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Fumonisin B1(FB1)是一种真菌毒素,是鞘脂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神经酰胺合酶(ceramide synthase)的竞争性抑制剂.FB1在动植物细胞中均能够诱导PCD.为了探索植物PCD的机制,通过筛选拟南芥抗FB1的突变体,分离鉴定了11个,fumonisin B1 resistant (fbr)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这些突变体分别是由9个相同或者不同的遗传座位突变造成的.对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突变体fbr136进行了详细的表型分析和初步遗传定位.fbr136对其他PCD诱导剂,例如H2O2或paraquat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或耐受性,而且在fbr136突变体中FB1不能正常诱导PR1基因的表达,说明fbr136突变体PCD的发生可能受到阻碍.硝基四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Y)染色表明,FBl处理fbr136突变体后产生和积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比野生型植物显著降低,暗示其抗凋亡表型可能与活性氧的产生有关.推测FBR136可能是FB1在诱导PCD过程中,从鞘脂含量变化到活性氧积累变化这一途径的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fbr136被定位于染色体Ⅲ上,与以往鉴定的抗FB1突变基因的定位都不同,因此,FBR136可能是FB1诱导PCD信号途径中的一个新基因.  相似文献   
994.
甘肃省苏干湖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对大、小苏干湖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以研究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苏干湖中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大苏干湖中共有浮游藻类61种(含变种),其中:硅藻18属,37种;蓝藻11属,15种;绿藻7属,8种;而甲藻仅1属,1种.(2)小苏干湖水体中共发现浮游藻类68种(含变种),其中:硅藻16属,42种;蓝藻9属,13种;绿藻6属,11种;裸藻及甲藻仅各1属,1种.(3)硅藻在苏干湖水体中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夏季小苏干湖中蓝、绿藻开始复苏并大量繁殖.各季节两湖中都存在特定的优势属,在春、夏、秋三季,大苏干湖中优势属分别为桥穹藻属、小环藻属、粘杆藻属;而小苏干湖中分别为针杆藻属、菱形藻属、脆杆藻属.纤细舟形藻,长圆舟形藻,湖沼色球藻等为常年优势种,且这种优势物种和季节变化主要是由湖泊中盐度和气温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5.
海南七差地区植被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海南黎族七差地区野外植被调查基础上,得到物种数据和环境信息,并应用PC-ORD软件对样地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并结合<广东植被>等相关资料,对分类结果作适度调整后,建立了七差地区植被分类系统.该地区植被可归入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个群系组和6个群系.6个群系分别为木棉 厚皮 鸡尖群系(Form.Bombax ceiba Lannea coromandelica Terminalia nigrovenulosa)、南亚松群系(Form.Pinus latteri)、白茅群系(Form.Imperata arundinacea)、厚皮树 鹧鸪麻 木棉群系(Form.L.coromandelica Kleinhovia hospital B.ceiba)、陆均松 线枝蒲桃 竹叶青冈群系(Form.Dacrydium pierrei Syzygium araiocladum Cycloba-lanopsis bambusaefolia)、青梅 细仔龙 高山榕 白茶群系(Form.Vatica mangavhapoi Ameslodendron chinense Ficus altissima Koilodepas hainanensis).NMDS排序第一轴反映了土壤湿度梯度,第二排序轴反映了海拔高度梯度,样地在排序轴分布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地区植被形成、分布及变化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少数民族独特的生产方式有关系.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光照强度、温度、 pH值、盐度对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 UTEX 572和B.braunii UTEX 2441两个品系的光合作用的影响.B.braunii UTEX 572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400~1600 μmol·m-2·s-1,光饱和点在800 μmol·m-2·s-1附近;适宜温度范围25~35℃,最适温度30℃;适宜pH范围5.0~8.0,最适pH7.0;适宜盐度范围0~0.2 mol/L,最适盐度0.1mol/L.B.braunii UTEX 2441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400~1600 μmol·m-2·s-1,光饱和点在400 μmol·m-2·s-1附近;适宜温度范围25~35℃,最适温度30℃;适宜pH范围5.0~8.0,最适pH 7.0;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小,盐度升高,光合放氧速率明显下降.两个布朗葡萄藻净光合放氧速率随光照强度、温度、pH值和盐度变化的规律,表明布朗葡萄藻的基本生理生态学特征:适应于较强的光照强度、较高的温度、中性偏酸的环境和较低的盐度.对布朗葡萄藻基本生理生态学特征的了解,为培养条件的优化提供了依据.2个布朗葡萄藻品系对光强、温度、pH值和盐度变化的反应有所不同:与B.braunii UTEX 2441相比,B.braunii UTEX 572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适应更高的温度,对pH值变化有更宽的适应范围,适当提高盐度对其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表明B.braunii UTEX 572在快速生长繁殖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这一研究结果为筛选适合于大量培养的优良藻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三个桂花品种生长量、花量及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品种'柳叶银桂'、'四季桂'和'山桂'为试材,对其生长量、花量及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柳叶银桂'、'四季桂'和'山桂'的总生长量和鲜花产量差异显著,总生长量为'柳叶银桂'>'山桂'>'四季桂',而全年鲜花产量为'柳叶银桂'>'四季桂'>'山桂'.(2)不同元素年周期变化不同,K、Ca、Mg、Fe、Cu均呈单锋曲线,K、Ca、Cu峰值出现在4月,Fe和Mg峰值出现在8月;N、P含量的年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4月和10月.Mn和Zn分别有单峰和双缝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8.
基于边界特征的黄河三角洲景观变化及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解译和景观类型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滑箱扫描的方法,基于组分边界特征计算景观整体结构指数,同时综合考虑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采用信息熵法和孔隙度指数法对黄河三角洲农田和柽柳-芦苇2种景观组分进行异质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景观组分之间的边界趋于复杂化,城镇扩展、石油开采及黄河断流等使耕地大量退化为柽柳-芦苇,潮滩植被侵满滩涂;与基于面积的景观指数相比,基于边界特征的景观指数更能反映景观结构的细节变化;农田和柽柳-芦苇均表现为宏观异质性特征,部分样线中小尺度上表现为微观异质性特征,但柽柳-芦苇的异质性表现尺度较农田小50个像元左右,且这种差异随时间有加大的趋势;2种异质性分析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组分类型的异质性特征,形成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999.
种类繁多的蛋白质所发挥的各种功能对于生命现象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蛋白质的结构却总是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甚至破坏。因此,生物体为了维持蛋白质的活性构象,蛋白质质量控制(protein quality control)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机制一旦失效将导致各种与蛋白质折叠相关的严重疾病,例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fse)等。分子伴侣和蛋白酶是参与蛋白质质量控制的主要两类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结合错误折叠的底物蛋白并辅助其重新折叠或将其降解。DegP蛋白(又称为HtrA)是存在于大肠杆菌的膜间质中的一种热休克蛋白,对于大肠杆菌在高温下的存活是必需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同时具有分子伴侣和蛋白酶两种活性,因此DegP是研究蛋白质质量控制机制的一种典型样品。DegP同源蛋白(统称为HtrA蛋白家族)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种类中,它们的功能可能是参与细胞的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催乳素(PRL)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RL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为RA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分为4组(n=10):①正常对照组(A组)(n=10);②佐剂关节炎对照组(B组)(n=10);③高催乳素血症佐剂关节炎组(C组)(n=10);④低催乳素血症佐剂关节炎组(D组)。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PRL含量;明胶酶谱法测定MMP-9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滑膜组织MMP-9免疫反应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各组滑膜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B组滑膜组织MMP-9的活性及表达明显高于A组,C组MMP-9的活性及表达最高,D组较B组有所减少,但仍高于A组。结论:PRL影响滑膜组织MMP-9分泌是其影响RA发病过程的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