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1.
兰科菌根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科菌根是一种内生菌根,主要寄生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种子及根系上。对兰科菌根真菌的分类及真菌资源多样性、兰科菌根的形态和菌根对兰科植物的效应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研究已知,感染兰科植物根部并能与之共生的真菌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半知菌门(Deuteromycotha),也有部分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兰科菌根的形成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兰科植物种子的侵染;二是对成长新根的侵染。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的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群落构建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群落动态过程中的构建规律对于了解群落演替机理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海南岛刀耕火种干扰后自然恢复的10 hm 2热带低地雨林为研究对象, 通过比较不同恢复阶段的次生林(15年、30年和60年)和老龄林在幼苗、幼树和成年树群落的物种组成, 揭示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老龄林中不同径级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不同径级间的物种相似度显著高于各恢复阶段的次生林, 但优势种在群落中的比例低于各恢复阶段的次生林。随着自然恢复过程的进行, 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与老龄林的相似性也逐渐增大, 支持演替平衡理论。所有恢复阶段样地中幼苗的个体、物种丰富度和基于多度涵盖估计量(ACE)都低于幼树和成年树群落, 幼苗层物种组成与幼树、成年树也有较大差异, 说明新增到幼苗群落可能是一个难于预测的过程。研究结果说明了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共同决定了次生演替的群落构建。  相似文献   
3.
在对海南岛南端与北端沿海低山丘陵植物区系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两个地区植物物种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地物种组成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琼南有种子植物876种,隶属于112科484属,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兼有一定的温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且海南特有成分较高,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琼北有种子植物934种,隶属于141科580属,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同时有一定的温带成分,海南特有成分较高;两地植物区系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多样、优势成分明显、热带性质较强等。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低地雨林树木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树木空间格局及其形成过程是物种共存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以海南岛两个1 hm 2的典型热带低地雨林老龄林森林动态样地为基础, 通过4个点格局模型(均质Poisson过程、异质Poisson过程、均质Thomas过程和异质Thomas过程)模拟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作用对树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并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 2 m, 2-5 m, 5-10 m, 10-15 m, 15-20 m和20-25 m)不同作用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 热带低地雨林的所有树木总体上呈现聚集分布的空间格局, 随着尺度的增大, 聚集强度逐渐减小。树种在模拟空间分布格局最优模型中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 均质Thomas过程, 均质Poisson过程、异质Thomas过程和异质Poisson过程。扩散限制作用是形成热带低地雨林树木空间分布格局最重要的生态过程, 其次是完全随机作用以及生境异质性和扩散限制的联合作用, 而生境异质性的作用最小。不同空间尺度上模拟各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的最优模型比例差异显著, 扩散限制作用能够在多数空间尺度上模拟多个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其次为随机作用; 生境异质性和扩散限制的联合作用主要在小尺度(0-5 m)影响树种分布, 而生境异质性在较大尺度(15-25 m)上影响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琼南沿海低山丘陵森林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海南岛南端沿海低山丘陵森林植被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2科484属876种(包括变种);植物区系成分热带性质较强,热带性的科有78科,占总科数的69.64%,其中泛热带分布科有47科,占41.96%,是最大的类型.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的属占优势,各占非世界属总数的33.47%和19.62%;中国特有属有3属,分别为驼峰藤属(Merrillanthus)、海南椴属(Hainsnia)和乐东藤属(Chunechites),其分布中心为海南岛.热带成分的种占非世界种数的74.94%,明显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特有种有204种,占总种数的23.13%,其中海南特有种有78种.与琼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两地种子植物区系在物种组成上有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地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区域分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海南七差地区植被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海南黎族七差地区野外植被调查基础上,得到物种数据和环境信息,并应用PC-ORD软件对样地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并结合<广东植被>等相关资料,对分类结果作适度调整后,建立了七差地区植被分类系统.该地区植被可归入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个群系组和6个群系.6个群系分别为木棉 厚皮 鸡尖群系(Form.Bombax ceiba Lannea coromandelica Terminalia nigrovenulosa)、南亚松群系(Form.Pinus latteri)、白茅群系(Form.Imperata arundinacea)、厚皮树 鹧鸪麻 木棉群系(Form.L.coromandelica Kleinhovia hospital B.ceiba)、陆均松 线枝蒲桃 竹叶青冈群系(Form.Dacrydium pierrei Syzygium araiocladum Cycloba-lanopsis bambusaefolia)、青梅 细仔龙 高山榕 白茶群系(Form.Vatica mangavhapoi Ameslodendron chinense Ficus altissima Koilodepas hainanensis).NMDS排序第一轴反映了土壤湿度梯度,第二排序轴反映了海拔高度梯度,样地在排序轴分布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地区植被形成、分布及变化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少数民族独特的生产方式有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