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郭耕 《生命世界》2008,(12):1-1
某日,在三环路上行车,蓦然瞥见一只大鸟划过天际,“红隼!”我脱口喊出其名,令旁边的朋友惊愕不已。其实,隼这种猛禽在城市楼宇间的亮相并非罕见。夏日黄昏,京城上空不时会出现三五成群的夜鹭,不慌不忙缓缓飞过,一副安详舒展之态,令人赏心悦目。冬季城市的楼头树梢,总有乌鸦桀骜不驯的身影,这些,无不构成了城市野生动物的一部分,也许你会说,城市里除了麻雀、喜鹊,  相似文献   
82.
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跟踪调查搜集到狼(Canis lupus)捕食家畜的数据,共计95起捕食事件,425(头只)家畜遭到捕食,折合人民币186 575.00元.这些数据包括:捕食事件发生的时间,被捕食家畜的数量、类型、年龄,狼痕迹照片和捕食点的GPS数据.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对捕食点的空间属性进行了量化,用多个生态因子对其进行了描述;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了多因子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在达赉湖狼主要捕食顺序是:羊(绵羊和山羊)、牛、马,骆驼和驴很少捕食,对羊存在偏好,被捕食个体年龄没有偏好.捕食的数目存在偏差,存在明显的机会性,捕食事件多发生在9月至次年2月的冰冻期.影响捕食地的生态变量重要性排序为:人为干扰距离、生境类型、猎物种类、卧息地距离、隐蔽度、水源距离、捕食季节、捕食数量、围栏距离9个生态指标.对这些生态因子的分析表明: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1.544%,可以较好地反映捕食地的生境特征,影响狼捕食家畜的前三位主要因子是隐蔽度、人为干扰距离和水源距离,而与猎物种类相关不大.评价影响狼对家畜捕食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剧增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是导致狼捕食家畜的重要原因;野外有蹄类的匮乏是导致狼捕食家畜的主要原因.建议改变目前的放牧方式,加强对家畜的看护,重新引入当地的一些原生物种,补充狼的自然食物,以缓解狼对家畜的捕食.  相似文献   
83.
《人与生物圈》2008,(1):86-89
1986年,在兴凯湖这块湿地上,同时成立了两个保护区.而且都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件,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在这种矛盾下建立起来的。这两个保护区最初建立时的保护对象各不相同,密山县政府成立的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湖岗的森林植被,兴凯湖农场成立的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84.
圈养条件下狍繁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狍(东北亚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在交配季节,雄狍具有卷唇嗅闻、扒土等行为;雄狍与雌狍的卧息、冲突行为差异显著,尾阴探究差异极显著。(2)妊娠雌狍选择隐蔽处分娩产仔。(3)在临产前,雌狍有临产表现,采取侧卧分娩姿势,仔狍娩出后,舔食仔狍的胎水和胎膜。  相似文献   
85.
黄娅琳 《四川动物》2008,27(1):34-36
介绍一种新的动物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该方法用加酶洗衣粉、洗洁精替代含有蛋白酶K、SDS、EDTA等成分的裂解液裂解动物肌肉样品,具有经济、简便、快速的特点,以所获得的 DNA作为模板能扩增出高纯度的PCR产物,有助于快速、准确地鉴定野生动物的种属.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汶川地震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2008年10月中旬,选择在龙溪虹口和千佛山两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在调查的20条样线中,发现次生地质灾害体100处,平均面积为(12±2.5)hm^2。地质灾害体按基质成分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壤、裸岩、流石滩、地被残留物,其中部分灾害体上已经长出草本植物。地质灾害点发生比例与坡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地质灾害体的面积和影响范围也呈显著正相关。野外调查中共发现动物活动痕迹点52处,没有发现因地震直接导致伤亡的动物个体,约60%的动物活动痕迹位于距地质灾害体100m的范围内,表明地震后动物的活动区域并未远离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体;与震前相比,在旅游景区发现更多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表明人类活动停止后,野生动物重新利用这些栖息地。  相似文献   
87.
由于濒危物种数量稀少以及大多数野生动物对人类活动敏感, 增加了传统调查的难度。众所周知,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调查研究中具有天然优势; 然而随着红外相机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及数据采集量的不断加大, 科研人员也面临了一系列关于红外相机监测及后续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红外相机数据管理和利用方面存在的3个关键问题: 数据管理缺乏规范化、数据网络缺乏一体化、数据获取缺乏标准化。同时以秦岭、卧龙等地的一些研究为主体, 列举分析了红外相机照片后续数据挖掘中8个方面的内容, 即兽类的个体识别、物种时间活动格局、物种空间活动格局、偶见物种信息利用、物种行为活动、繁殖信息、疾病情况、人为干扰。这些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为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提供一定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8.
<正>在长白山保护区进行了三十多年野生动物调查研究的高级工程师朴正吉,自红松种子承包经营伊始,便克服了经费与人手不足的困难,坚持进行"过度采摘红松种子对野生动物影响"这个课题的独立研究。笔者先后组织北京林业大学徐化成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徐凤翔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汪松、沈孝宙、王瑛研  相似文献   
89.
<正>荒野之外,到达了从没有到达过的地方,见到了从没有见过的景致,原始的森林,古老的民族,潺潺的山泉,偶尔还和野生动物来个神秘的邂逅。但是,并不是每次邂逅都是浪漫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比如恼人的蚊虫,惊恐的蛇,还有那可怕的野兽。  相似文献   
90.
探讨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管理评价的关键指标, 因此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等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 CForBio网络陆续在多个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开展以红外相机来监测野生动物多样性。随着我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的初步形成, 亟待建立和执行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统一监测规范。基于3年来在我国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红外相机监测的进展情况, 以及热带生态评价与监测网络针对陆生脊椎动物(兽类和鸟类)所提出的红外相机监测规范, 本文从监测规范和监测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