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Huan分布与栖息地内农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到2000年间,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应用样方法调查了朱Huan(Nipponia nippon)活动区(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内所有正在使用的巢和部分往年的旧巢,以及主要夜宿地和觅食地,并将当地的地形,水系和居民区数字化,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通过对共空间位置的统计分析,发现朱Huan显著倾向于在村庄附近栖息。朱Huan的活动区与湿地的分布密切相关,而村庄都分布在湿地附近。朱Huan与人类保护一定的预警距离,同时也对农民的日常活动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我们分析了朱Huan二十年来的繁殖成功率,发现它与巢址到农户的距离无关。而且,朱Huan营巢的海拔逐年降低,其主要活动区正向人口更密的低海拔农村转移。因此,我们认为朱Huan对以人类为主导的山村生态系统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管理评价的关键指标,因此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等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CForBio网络陆续在多个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开展以红外相机来监测野生动物多样性。随着我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的初步形成,亟待建立和执行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统一监测规范。基于3年来在我国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红外相机监测的进展情况,以及热带生态评价与监测网络针对陆生脊椎动物(兽类和鸟类)所提出的红外相机监测规范,本文从监测规范和监测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o41′49″–42o25′18″N,127o42′55″–128o16′48″E)位于吉林省东部,面积为196,465 ha,设立于1960年,并于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植被垂直带明显,包括针阔混交林(1,100 m以下)、暗针叶林(1,100–1,800 m)、亚高山岳桦(Betula ermanii)林(1,800–2,000 m)和高山苔原(2,000–2,700m)等4个植被带,其中阔叶红松林为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代力民等,2004)。长白山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被子植物98科454属1,190种,兽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朱( Nipponia nippon) 栖息地洋县的地形、植被、水域和人为干扰的地理特征,根据朱 的喜好将这4 种景观因子对朱 的适宜度进行量化,并把这4 个图层叠加,得到栖息地对朱 的综合适宜度。对比朱 的实际分布,发现朱 集中分布在适宜度较高的区域内,由此证明这4 种景观因子对朱 的重要性。另外,在部分高适宜度区域内从未发现朱 ,所以可能有其它因素影响朱 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野生动物(特别是兽类)监测面临着极大困难,具体表现在:(1)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2)未经许可,许多珍稀种类禁止采集实体样本;(3)许多动物昼伏夜出,活动隐秘,很难观察到实体,甚至很难发现痕迹;(4)许多动物仅分布在人稀罕至的森林或其他生境中,监测难度大、成本高;(5)野生动物行为习性和生存空间多种多样,难以形成统一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3S"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数码影像技术(如自动相机技术或红外相机技术  相似文献   
6.
朱鹮分布与栖息地内农民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到 2 0 0 0年间 ,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应用样方法调查了朱 (Nipponianippon)活动区 (面积约10 0 0平方公里 )内所有正在使用的巢和部分往年的旧巢 ,以及主要夜宿地和觅食地 ,并将当地的地形、水系和居民区数字化 ,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通过对其空间位置的统计分析 ,发现朱显著倾向于在村庄附近栖息。朱的活动区与湿地的分布密切相关 ,而村庄都分布在湿地附近。朱与人类保持一定的预警距离 ,同时也对农民的日常活动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我们分析了朱二十年来的繁殖成功率 ,发现它与巢址到农户的距离无关。而且 ,朱营巢的海拔逐年降低 ,其主要活动区正向人口更密的低海拔农村转移。因此 ,我们认为朱对以人类为主导的山村生态系统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资源选择函数研究朱鹮的巢址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资源选择函数的原理与方法,并分析了朱鹮(Nipponia nippon)的巢址选择我们将上述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都显示水田面积、营巢树高度海拔高度和人类干扰程度对朱鹮巢址选择有较大影响,而巢向、巢上郁闭度、坡向和坡度对朱鹮影响较小。然而,两种方法也有明显的差异:资源选择函数显示营巢地的坡位非常重要而主成分分析显示植被密度比较重要。分析表明资源选择函数更好地反映了多种生境因素对朱鹮巢址选择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应用资源选择函数所必须注意的对照样方选择和参数的独立性问题,并提出了对朱鹮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红外相机(或称相机陷阱)技术可以提供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行为等信息,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监测与管理。对于可以个体识别的物种,红外相机结合标志重捕法可准确估计其种群密度。但对于不可个体识别的动物,目前尚无成熟方法来估计其种群密度。建立了一个新方法,通过模拟个体运动并匹配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来估计动物的种群密度。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中,以每公顷一台的密度布设红外相机,调查小型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在2011年和2012年冬季分别监测41d和40d。然后,设计模型模拟不同密度下啮齿类物种的运动过程,同时记录它们在25hm2的区域内被25台相机拍摄的次数。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回归模型来匹配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估计啮齿类物种在样地内的密度及其置信区间。这是一种全新的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估计种群密度的方法,可以填补对不可个体识别物种密度估计方法的空缺。  相似文献   
9.
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生存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野生朱鹮群体幸存下来,而且它的种群大小自1981年重新发现以来,一直在20只以下波动。本文应用种群生存力分析的方法,借助漩涡模型,根据朱鹮14年的种群数据,总结和预测了其种群动态,并着重研究了朱鹮的濒危程度。结果显示,按过去10余年的生存状况,朱鹮在50年内绝灭的可能性是98.5%,平均绝灭时间为15.72 年。现存种群数量很低,所以种群统计随机性对其命运有很大影响。灵敏度分析表明,当前的朱鹮种群对意外死亡和生存环境的波动较为敏感。保护工作的优先项目是对猎杀和天敌的控制以及从各个方面提高朱鹮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佛坪大熊猫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欣海  雍严格 《动物学报》1997,43(3):285-293
应用种群生存力分析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借助旋涡模型,对佛坪大熊猫在未来100年的种动态进行了预测,并对其长期存活状况以及它在环境波动、迁移扩散状太民的变化、杠息地变化和不同灾变条件下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佛坪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在100年内大体稳定,略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