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7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178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宽叶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宽叶大戟(Euphorbia lati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山萘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cetin,2)、山萘酚-3-O-β-D-葡萄吡喃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葡萄吡喃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白桦酯酸(betulinic acid,5)、白桦酯醇(betulin,6)、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正二十八烷醇(1-octacosanol,10)。化合物1~10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62.
星星草营养器官适应盐胁迫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0.6%Na2CO3胁迫处理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Turcz.)Scribn.et Merr.]幼苗,光镜和电镜观察其根和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星星草根的表皮向外突出形成密集的根毛;外皮层由1~2层细胞组成,排列较紧密;中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内皮层呈典型的五面加厚;中柱鞘排列紧密,其壁加厚;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为5~7原型,中央为后生木质部导管,无髓存在。叶的表皮有表皮毛和丰富的蜡质层;叶上表皮泡状细胞数目较少,且深陷;气孔下陷,其下有较大的气室;叶脉有大、中、小3种维管束,大、中型维管束为C3型,小型维管束为C4型。星星草可能是介于C3和C4植物之间的类型,具有耐盐碱及耐干旱特征。  相似文献   
63.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海拔大叶碎米荠中的ZT与IAA的含量。方法:ODS-5μm C-18柱(5μm,4.0 mm×250 mm),流动相A(甲醇)与B(0.6%冰醋酸),采用梯度洗脱,在前10 min,流动相B由100%降到5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结果:其回收率92%以上,RSD<5%。不同海拔的激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IAA在海拔2 100 m时含量最高,ZT在海拔600 m时含量最高,ZT/IAA值随着海拔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64.
罗布麻药用部位的形态鉴定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罗布麻药用的部位的形态鉴定与标准,和采挖(收)时间及其它有关事项提出个人初步看法,供有关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65.
将产于中国海南的Cayratia mollissima var.lanceolata C.L.Li.提升为种:Cayratia lanceolata(C.L.Li)J.Wen&Z.-D.Chen(狭叶乌蔹莓),本种与产于马来西亚和印度支那的C.mollissima在果实与叶形态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6.
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Helwingia chinensis)的乙酸乙酯部份分离得到一个新环烯醚萜和三个已知环烯醚萜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10-O-trans—cinnamoyl。leoside(1),10-hydroxyoleoside 11-methylester(2),jasminoside(3)and 10-hydroxyoleumpein(4)。  相似文献   
67.
岩溶区和非岩溶区两种优势植物凋落叶分解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野外分解网袋法对岩溶地区和非岩溶地区两种优势树种桂花和青冈栎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解1年后,凋落叶失重率桂花大于青冈栎,同一物种岩溶区大于非岩溶区。凋落叶各元素浓度随分解时间变化也有一定差异,C含量均表现为初期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N含量前半年呈波动状态,后半年逐渐上升;P含量处波动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N、P含量和凋落叶失重率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而C:N、C:P、N:P与凋落叶失重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失重率与N、P含量及C:N、C:P、N:P关系密切。凋落叶桂花N、P含量比青冈栎高,分解速率也比较快。  相似文献   
68.
采用一次饱食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作为一个处理组,每天每个处理组饱食投喂一次)和分段式连续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天每个实验缸连续投喂8次)两种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同时研究它们在摄食后24h内胃和全肠的排空时间。结果显示,在两种投喂方式下,斑点叉尾均表现出24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两个日摄食率高峰值均出现在06:00和18:00(P<0.05)。杂交鲟在一次饱食投喂下表现出24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05:00,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时表现出48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36:00。在摄食后1-9h 内,斑点叉尾的胃内含物比率急剧降低(P<0.05),并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而1-9h 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在9h时达到最大(P<0.05),在24h出现极低值(P<0.05)。在摄食后1-7h内,杂交鲟的胃内含物比率迅速下降(P<0.05),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1-7h 内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24h 时呈现极低值(P<0.05)。结果表明,两种实验鱼表现出不同的昼夜摄食节律,该节律受各自胃肠排空时间的影响,也受投喂时间的影响。研究建议,在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养殖中宜在光线较弱的清晨(05:00-06:00)和黄昏(17:00-18:00)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69.
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片上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有多种形式;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均为深波形,不具分类学意义,但叶片两面分布的气孔器,在不同种间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外拱盖内缘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表皮角质层纹饰和表皮毛的微形态也各有不同;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点,其大小、分布及疏密程度也有不同。植物叶表皮上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本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70.
2012年2月在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只体型较小的蝙蝠,主要特征为:前臂长37.80~39.35mm,颅全长18.16~18.41mm;耳壳半透明呈圆形漏斗状;无尾椎骨,股间膜内凹呈"∧"形;背毛基部黑褐色,毛尖赤褐色,翼膜浅褐色。根据其特征鉴定为无尾蹄蝠Coelopsfrithi,江西省首次采集、记录到该种蝙蝠,属该省翼手目新纪录,并首次描述了该种阴茎骨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