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一种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及其在检测家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2.
生物技术药物,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涉及DNA重组技术)所生产的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从最早的疫苗、重组蛋白药物(如生长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等)到近年来的单克隆抗体、干扰性核酸(siRNA)、纳米抗体(nanobodies)、基因治疗、干细胞(stemcells)等。这些药物的陆续问世,已经或正在为人类健康、防病治病、社会经济发展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靶向药物的出现,更是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疗效、极高的安全性、良好的耐受性,在重大疾病药物市场上脱颖而出,获得了包括患者及医生在内的广泛而高度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3.
154.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6):692
酶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产量的改变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以亚热带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促更新次生林(米槠人促林)和米槠次生林为研究对象, 设置凋落物加倍(DL)、凋落物去除(NL)和对照(CT) 3种处理, 探讨土壤6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米槠次生林中土壤纤维素水解酶(CB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酚氧化酶(PhOx)和过氧化酶(PerOx)活性高于米槠人促林, 而酸性磷酸酶(AP)和β-葡萄糖苷酶(βG)活性没有差异; NL和DL处理均降低了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森林土壤的AP、βG和NAG活性, CBH和PerOx活性均无显著变化, 而PhOx活性仅在DL处理后降低; 除NAG活性外, 米槠人促林的AP、βG、PhOx活性在凋落物处理后下降的幅度均高于次生林; Pearso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碳(C)、氮(N)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显著相关。因此, 凋落物输入的改变(无论增加和减少), 引起了土壤含水量、C、N以及MBC和MBN含量的下降, 进而可能会导致亚热带米槠次生林和米槠人促林土壤某些胞外酶(如AP、βG和NAG)活性降低。从土壤酶活性角度看, 米槠次生林比米槠人促林更有利于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C、N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155.
【背景】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在人体成熟破骨细胞及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成为阻断卵泡刺激素(FSH)作用的潜在靶点,制备亲和力较高的FSHR抗体已成为靶向治疗FSH相关疾病的切入点。【目的】构建FSHR重组载体获得表达量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进一步制备骆驼多克隆抗体及其纳米抗体。【方法】利用XhoⅠ和Bam HⅠ双酶切重组质粒p ET30a-FSHR234,将目的基因fshr构建于p GEX-4T-1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目的蛋白的配体结合能力。免疫新疆双峰驼制备骆驼多克隆抗体,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FSHR纳米抗体。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FSHR抗体在coav-3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pGEX-4T-1-FSHR234重组质粒,获得了表达量较高的FSHR234可溶性蛋白;并构建了5株FSHR纳米抗体,鉴定出一株结合能力较强的纳米抗体,命名为VHH-3F9。【结论】制备的骆驼FSHR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8 000,筛选获得的VHH-3F9纳米抗体能与FSHR234具有较高的结合性,且两者均能表达于coav-3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讨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激素水平及月经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初诊绝经前乳腺癌患者78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50例,检测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随访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月经变化情况。结果: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E2水平明显下降,FSH、L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FSH、LH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三个不同年龄段化疗后E2水平降低,而FSH、LH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个不同年龄段患者化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三个不同年龄段化疗后闭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闭经患者E2水平明显低于未闭经患者,FSH、LH水平明显高于未闭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影响乳腺癌患者E2、FSH、LH水平,导致患者闭经,闭经情况与患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57.
以1龄性腺发育中期鲤鱼为材料,采用腹腔(i.p)注射的方法,研究不同的下丘脑肽和神经递质对鲤鱼促性腺激素(GtH)和生长激素(G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L-多巴(L-DOPA)、甲基睾酮(MT)、γ-氨基丁酸(GAB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都能显著刺激GtH的分泌,但最大效应时间各不相同。TRH和LHRH-A能促进GH的分泌,L-DOPA、MT、GABA对血清GH水平没有明显影响;T3则对GH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说明鲤鱼GtH和GH的分泌除了受各自的下丘脑释放因子和释放抑制因子的双重神经内分泌调控外,还受多种其它相同和不同调节因子的影响,也反映了鲤鱼GtH和GH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8.
王勇  林茂樟  韩桂春 《生理学报》1997,49(6):679-684
在窦主动脉去神经麻醉兔观察阻断脊髓α受体对血量扩张引起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抑制和促钠排泄反应的影响。兔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与人工脑脊液后,血量扩张引起RSNA抑制分别为(-25.4±5.4)%与(-42.5±5.2)%(P<0.05);兔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α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与人工脑脊液后血量扩张引起RSNA抑制分别为(-29.3±6.1)%与(-42.5±5.2)%(P<005)。结果表明,阻断脊髓α受体或α1受体均可减弱血量扩张引起RSNA抑制。脊髓注射哌唑嗪后血量扩张引起促钠排泄与利尿反应也显著减弱(P<005)。  相似文献   
159.
用三步法纯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CHO-EPO)C2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表达水平达2000~3000U/ml。培养上清经过三步纯化:第一步为反相柱色谱,可将样品浓缩约96.7%,其收集液经充分透析后进行第二步的DEAE-离子交换色谱,最后进行分子筛色谱,总回收率为30%以上,经纯化的rHuEPO比活性为1.5×10~8U/g蛋白,SDSPAGE一条带,扫描测试纯度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60.
本实验利用垂体组织块离体灌流技术,观察到-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切除双侧肾上腺96h后的大鼠垂体前叶ACTH的分泌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但同样浓度的荷包牡丹碱对分离的垂体前叶细胞的ACTH分泌无影响。提示肾上腺切除后,-氨基丁酸在垂体前叶直接或通过间接途径抑制ACTH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