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宁陕齿突蟾蝌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齿突蟾属(ScutigerTheobald,1868)包括齿突蟾亚属(ScutigerDubois,1980)和猫眼蟾亚属(AelurophryneFei,Ye and Li,1989),前者已知有10种,后者7种(费梁等,2005)。在我国有8种齿突蟾亚属物种分布于我国西南和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其中发现于陕西省宁陕县平河梁的宁陕齿突蟾(S·ningshanensis)是分布最东北的特有珍稀物种。尽管经过20多年来的多次采集,至今仅获得模式和配模标本,对其生物学特性了解甚少(方荣盛,1985;梁刚等,1989;费梁,1999),为这一珍稀齿突蟾的保护带来很大困难。蝌蚪是无尾两栖动物生命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有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采用骨骼双染色法,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33~46期蝌蚪的肩带及前肢骨的发育和骨化次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肩带从36期开始出现,39期通过肌肉与荐前椎Ⅱ、Ⅲ连接,在45期胸骨出现,肩带各结构的出现和骨化起始于肩臼窝邻近的范围;前肢骨出现及骨化的方向是从近端到远端、从轴后到轴前的。肩带和前肢骨的出现有助于缓冲无尾两栖类登陆后运动产生的振动,反映了无尾类蝌蚪在变态过程中由水栖生活到陆栖生活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不同发育时期蝌蚪的腰带和后肢骨进行双染色。结果显示,在中华大蟾蜍蝌蚪中,后肢软骨化和骨化顺序都是由近端到远端,但在远端肢体的发育模式则呈轴后支配的特征。中华大蟾蜍蝌蚪Gosner 40期,两侧髂骨作合掌式对接融合,提示髂骨融合为无尾类由水生到陆生栖息环境的转换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4.
荧光聚苯乙烯微球对蝌蚪应激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纳米塑料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37期蝌蚪健康状态的影响,将其暴露于50 nm粒径低、中和高浓度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溶液(fluorescent polystyrene microsphere solution, FPMS)7 d(7 d时),之后分别移至清水中饲养7 d(14 d时)或14 d(21 d时),以清水组为对照组,测定了每一取样时间点不同浓度组、同一浓度组不同取样时间点的体重与体全长的比值(重长比)、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和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 PHA-P)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重长比只在14 d时清水组显著低于其他浓度组;N/L只在21 d时清水组低于其他浓度组,低、中和高浓度组都从7 d时至21 d时显著增加;7 d时各浓度组蝌蚪对PHA-P的最大反应值出现于注射后3 h或4 h, 14 d时前移至2 h或3 h, 21 d时又恢复至3 h或4 h,只有21 d时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FPMs暴露和初次清除对黑斑侧褶蛙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  相似文献   
105.
周伟  张庆  李明会  李伟  王进 《动物学研究》2006,27(5):489-494
通过观察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蝌蚪在栖息地的分布状况,统计和分析不同发育期蝌蚪在不同植被盖度、水深和水温下的分布频次。其结果表明,Ⅰ、Ⅱ期蝌蚪更倾向于选择植被盖度为41%—70%的水域;Ⅲ期蝌蚪对植被盖度的选择不明显。Ⅱ期蝌蚪倾向于选择水深为0.11—0.30 m的水域;Ⅰ、Ⅲ期蝌蚪对水深的选择不明显,且Ⅲ期蝌蚪在水深大于0.31 m的水域无分布。随着蝌蚪生长发育,Ⅰ期至Ⅲ期对水深的选择不断变浅。Ⅰ、Ⅱ期蝌蚪均倾向于选择水温为19—25℃的水域;Ⅲ期蝌蚪对水温的选择不明显,但在水温为8—13℃的水域无分布。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以蝌蚪微核及CHO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CA)及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为指示器,研究昆明市各水厂自来水和它们源水的潜在致突变性。结果表明:①各水厂自来水及它们的源水诱发蝌蚪微核率,除Y-水厂自来水外都有显著性差异。②CA率的结果:各水厂自来水及源水和对照组除了W-水厂自来水外,都没有显著性差异。③SCE率:高浓度组(0.0625L/ml)的滇池源水及W-水厂自来水和低浓度组(0.03125L/ml)的W-水厂自来水同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低浓度组滇池源水和高浓度组的E-,S-水厂自来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抚仙湖无机污染物化学背景值及动物体内致突变性评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比较抚仙湖不同区域的水质及其致突变性,从抚仙湖周围水域采取7个样点的水样。用电感耦合氩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水样中的无机污染物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另外使用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抚仙湖水样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禄要样点水样带有微核的红细胞率增高,表明这个点水样有致突变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8.
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它是由青蛙的受精卵经4~5d的发育而形成的。蝌蚪在水中生活,主要吃植物性食物。蝌蚪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开始变态。在变态期,内、外部各器官由适应水栖转变为适应陆栖生活。在外观上.尾部逐渐萎缩,最后趋于消失,成对的附肢代替了鳍。由孵化出蝌蚪到变态完成,形成成体幼蛙,大约需时3个月左右。幼体蝌蚪变为成体青蛙的变态过程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基因调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9.
微塑料(MPs),尤其是纳米级可通过生物毒性效应影响蝌蚪健康,是继气候变化、紫外线辐射和致病菌外,导致两栖动物种群数量衰退的另一潜在致危因素。本文介绍了MPs的定义、赋存方式及其尺度效应,总结了MPs在蝌蚪体内的摄入、积累和清除情况,从形态表型、行为特征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角度概述了MPs对蝌蚪健康的危害。在水陆转换的生态学背景下和特定年龄阶段的生活史背景下,围绕免疫功能的可塑性和可供蝌蚪研究使用的免疫学参数,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我国内蒙中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是古生物学的热点之一,报道了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化石如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等,特别是有尾两栖类热河螈和初螈在道虎沟数量丰富。一些学者曾经报道过道虎沟生物群中的蝌蚪化石,经过重新分析这块标本并不具备脊椎动物的骨骼构造,跗骨特征与脊椎动物差别很大而符合昆虫的跗节构造,其身体部分具有一些骨板缝,所谓的"蝌蚪"尾部其实是昆虫的喙,因而这是一块残破蝉类化石的虫体前部。虽然蛙类化石在我国下白垩统地层中并不少见,但道虎沟生物群迄今并未报道过真正的蛙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