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桓仁林蛙蝌蚪胚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桓仁林蛙蝌蚪胚后发育的过程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和描述,并与中国林蛙和昆嵛林蛙进行了比较.胚后发育可分为19期,对其后肢芽、趾、前肢的发育,唇齿的变化过程,口、鼻、眼的位置与形状,以及肛管与尾的变化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桓仁林蛙与东北林蛙蝌蚪的形态特征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Liu,Zhang,& Liu,1993)为一种与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同域分布的林蛙,但其分布区域较狭窄.通过对其蝌蚪的形态特征描述及测量相关的形态学量度并和东北林蛙比较,发现在体色、体型、尾部形态以及身体各部位量度比值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桓仁林蛙的蝌蚪外形与流水型的蝌蚪相类似,而东北林蛙的蝌蚪则属于典型的静水型蝌蚪.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王锦蛇(Elaphecarinata)、棕黑锦蛇(E.schrenckii)和赤峰锦蛇(E. anomala)3种锦蛇粪便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在送检的粪便样本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P 0.05)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P 0.05)在王锦蛇和棕黑锦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赤峰锦蛇与前两者均没有差异;ace与chao1指数在3种锦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共检测出8个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3种锦蛇共享菌门。在属水平上3种锦蛇的优势菌群明显不同,志贺氏菌属(Shigella)、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1)及拟杆菌属(Bacteroides)分别是王锦蛇、棕黑锦蛇和赤峰锦蛇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属。3种锦蛇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是否可以作为区分这3种锦蛇的依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辽宁是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主要分布地之一,种群数量巨大,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有待评估.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东北林蛙4个种群105个样本进行研究,5个引物共获得44条清晰谱带,4个种群的多态位点率均大于75%,Nei's基因多样性为0.2851,Shannon信息指数为0.4476,显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遗传分化系数、Nei's遗传距离、AMOVA分子变异巢式方差分析和F-统计量等遗传参数的统计结果表明,辽宁东北林蛙种群间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分析认为,自然屏障(高山和平原等)以及栖息地片段化是其遗传分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爪鲵皮肤的显微结构和呼吸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爪鲵皮肤和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腺体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其表皮较薄 ,由 2~ 7层细胞构成 ,真皮厚度与腺体大小有关 ,致密层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稀少。爪鲵皮肤不仅具有粘液腺和颗粒腺 ,而且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类似脂肪细胞构成的腺体 ,该腺体只分布于体背部与体腹部的交界处。颗粒腺集中在躯体和尾的背部 ,粘液腺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毛细血管在皮肤中极其丰富 ,背部分布密度明显大于腹部。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下 ,并常向表皮突起 ,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 ,形成皮肤的血气呼吸屏障 ,以保证皮肤有效的呼吸作用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产于湖南省双牌县的寒露林蛙的核型及NORs位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寒露林蛙与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其他林蛙相同:2n=26,NF=52,为5+8核型模式.寒露林蛙核型为14M+10SM+2ST,无次溢痕,NORs位于第11对染色体长臂的中部.通过比较分析我国2n=26的6种林蛙的核型等细胞遗传学信息,本文结果支持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结论,认为寒露林蛙是一有效种.  相似文献   
7.
爪鲵皮肤的显微结构和呼吸作用(图版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报道了爪鲵皮肤和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腺体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其表皮较薄,由2~7层细胞构成,真皮厚度与腺体大小有关,致密层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稀少。爪鲵皮肤不仅具有粘液腺和颗粒腺,而且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类似脂肪细胞构成的腺体,该腺体只分布于体背部与体腹部的交界处。颗粒腺集中在躯体和尾的背部,粘液腺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毛细血管在皮肤中极其丰富,背部分布密度明显大于腹部。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下,并常向表皮突起,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形成皮肤的血气呼吸屏障,以保证皮肤有效的呼吸作用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棕黑锦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帅  李丕鹏  陆宇燕  谢冰楠  周正彦  王勇 《蛇志》2009,21(4):263-267
目的解剖观察东北体型最大的棕黑锦蛇。了解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及特点。方法采自辽宁东部丹东市和桓仁县棕黑锦蛇共6条,其中雌性3条,雄性3条。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后.沿腹面正中线部位将皮肤从泄殖孔剪至颏部。对消化和呼吸系统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其它蛇类相似。但也有其特点:上颌的两侧左右各有两排细小的牙齿,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和肺构成。气管位于食管腹面,末端连接正常的右肺,末端一侧则连接着退化的左肺。右肺长囊状,明显分为呼吸部和气囊部。左肺很小,呈卵圆形囊状。结论由于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各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表现形态结构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黑锦蛇Elapheschrenckii是东北最大形的蛇类 ,本文结合野外考察工作和室内饲养观察 ,着重介绍了其栖息地、繁殖习性、摄食行为等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棕黑锦蛇Elaphe schreckii是东北最大形的蛇类,本文结合野外考察工作和室内饲养观察,着重介绍了其栖息地、繁殖习性、摄食行为等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