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几种化学物质对蟾蜍蝌蚪生存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单因子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法,分别研究了水环境中的pH、洗涤剂、除草剂、重金属离子(Pb2 、Cu2 、Hg )对黑眶蟾蜍蝌蚪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这些水体污染物不但对蝌蚪的生存造成危害,还对蝌蚪的红细胞有致畸作用;而其慢性毒害表现为蝌蚪身体畸形,肤色变浅,生长发育迟缓等.据此,可以利用黑眶蟾蜍蝌蚪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多环芳烃类污染物与微塑料的联合毒性效应, 实验通过检测藻密度、叶绿素a含量(Chl.a)、总蛋白(TP)、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T-SOD)等指标, 探究了环境中持久型污染物萘(Nap)和5 μm聚苯乙烯微塑料(MPs)联合胁迫对普通小球藻96h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Nap和MPs单独和联合胁迫时对普通小球藻均有抑制作用, 单独胁迫时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8.26%和57.40%, 联合胁迫时最高抑制率为52.05%; 对Chl.a也均产生抑制作用, 与藻密度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单独及联合胁迫下, TP含量均显著下降, MDA含量均显著上升。Nap单独胁迫时CAT和T-SOD活性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MPs单独胁迫和联合胁迫时, CAT和T-S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 且联合胁迫实验组最终CAT和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ap和MPs对普通小球藻的EC50-96h分别为81.35和383.3 mg/L, Nap较MPs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更强; Nap和MPs(毒性单位比1﹕1)对普通小球藻的EC50-96h为1.320 TU, 联合毒性效应表现为拮抗作用。可见, MPs的存在降低了Nap的毒性, 在短期内体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花姬蛙(Microhyla pulchra)蝌蚪捕食藻类的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蝌蚪密度的增加,对蓝藻的总捕食量显著增加,但每只蝌蚪的平均捕食量随蝌蚪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文中讨论了蝌蚪在水资源环境保护中控制蓝藻暴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曲菌(Monascus spp.)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微生物,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是其主要次级代谢产物之一。有研究表明,甘油可促进红曲菌产MPs,但作用机制不明。以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MS-1为实验菌株,考察甘油与葡萄糖或蔗糖复合对红曲菌产MPs的影响。在不含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将甘油与葡萄糖或蔗糖复合,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析MPs的产量和组分、生物量及发酵液pH。当甘油与葡萄糖复合,添加甘油后发酵液pH、生物量无显著变化(P0.05),总色价显著降低(P0.05)。当2 g/L或40 g/L甘油与蔗糖复合,发酵液pH显著降低而生物量及总色价显著增加(P0.05)。当40 g/L甘油与蔗糖复合时,总色价是仅以蔗糖为碳源时的16.5倍,且MPs同系物数量明显增多(P0.05)。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甘油促进红曲菌产MPs具有碳源种类的选择性。该结果可为研究甘油影响红曲菌产MPs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甘油用于MPs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花背蟾蜍蝌蚪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作为毒理监测指标,对Gosner 31、42和46期蝌蚪进行观察,研究了复合肥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用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5、2、2.5和3g·L-1进行染毒时,红细胞出现了大、小2种类型的微核,在核异常类型中出现了严重的核分叶和双核类型;在3个被观察的蝌蚪发育期中,42期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细胞率数值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发育期;在5个浓度的染毒中,2.5g·L-1浓度组在微核、双核和核分叶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花背蟾蜍不同发育时期的蝌蚪,对生境中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且微核和核异常与复合肥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中华蟾蜍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对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1.147mg/L,其毒性为中级;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T-AOC在出现兴奋效应后随即下降;蝌蚪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GSH-ST活性较对照组有极显著的提高。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会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中国林蛙蝌蚪 (Ranachensinensis)和大蟾蜍蝌蚪 (Bufogargarizans)在不同驯化温度下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将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分别在 5、1 5和 2 5℃ 3个不同温度下驯养 3周 ,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 2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最高致死温度。结果表明 ,经过在 5、1 5和 2 5℃ 3个温度下的驯化 ,中国林蛙蝌蚪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 1 3 . 5~ 1 8℃、2 0. 5~2 5℃和 2 3~ 2 7. 5℃ ;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 1 2~ 1 6 .5℃、2 1~ 2 5. 5℃和 2 2~ 2 6. 5℃。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最高致死温均在 3 7~ 3 8℃之间 ,最低致死温均为 0℃。驯化温度对最适温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对致死温度则没有显著影响。驯化温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逃避温度产生的影响比最适温度的大。  相似文献   

8.
仙姑弹琴蛙蝌蚪对陌生捕食者克氏原螯虾的反捕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峨眉山的仙姑弹琴蛙 (Ranadaunchina)蝌蚪作为猎物 ,该地区潜在的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clarkii)为捕食者 ,于冬季设计实验观察仙姑弹琴蛙蝌蚪对陌生入侵捕食者的反捕行为反应。实验按照 3× 3× 2因子设计 ,即 :捕食者状况 3个水平 (食植物的克氏原螯虾、食蝌蚪的克氏原螯虾和无捕食者 ) ,蝌蚪年龄组 3个水平(31- 35期的 2 .5龄蝌蚪、2 6 - 30期的 1.5龄蝌蚪和 2 5期的 0 .5龄蝌蚪 ) ,以及蝌蚪短期经验 2个水平 (有经验和无经验 )。实验发现 :有短期被捕食经验的蝌蚪的活动时间极显著低于无被捕食经验的蝌蚪 ,而静止时间以及隐蔽所利用时间却极显著地高于无经验的蝌蚪 ;短期经验和捕食者状况的交互效应对蝌蚪的活动时间有显著影响 ;而蝌蚪年龄、捕食者状况及其交互效应对蝌蚪的行为反应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 ,有短期被捕食经历的仙姑弹琴蛙蝌蚪并未通过个体学习建立起对陌生捕食者克氏原螯虾的识别能力 ,而是表现出无针对性的活动性受抑、隐蔽时间增加的行为反应。如果自然条件下的仙姑弹琴蛙蝌蚪也有类似反应 ,在克氏原螯虾入侵初期 ,仙姑弹琴蛙蝌蚪则可能会由于无法识别新的捕食者而表现出过度的反捕行为反应 ,承受更大的亚致死作用 ,而对种群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蝌蚪对水环境有极强的依赖性,水环境中的酚类物质可以通过中国林蛙蝌蚪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其体内,影响蝌蚪的存活状况、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因此中国林蛙蝌蚪可以用作监测水体环境的指示物种。从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等酚类物质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进行阐述,为酚类污染物对两栖动物生长发育影响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中国林蛙蝌蚪的生态保护和水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蟾蜍蝌蚪与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及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分别饲养在5℃、15℃、25℃3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定时定量喂食及测量其全长、体长、体宽的变化,分析温度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5℃下,大蟾蜍蝌蚪的全长和中国林蛙蝌蚪的全长及体长的增长速率最快;在25℃下,大蟾蜍蝌蚪的体长、体宽和中国林蛙蝌蚪的体宽的增长速率最快。(2)在不问温度条件下,大蟾蜍蝌蚪的全长和体长与时间都呈指数关系,而体宽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呈一种对数增长关系;中国林蛙蝌蚪的全长和体长与时间都呈对数关系,而体宽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呈一种线形关系,并且相关系数尺都在0.75以上。(3)在相同时间内,25℃的温度条件下大蟾蜍蝌蚪和中国林蛙蝌蚪的变态率最高;在5℃的温度条件下,两种蝌蚪都不能完成变态发育过程,温度对大蟾蜍蝌蚪和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生长发育速度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和循环微粒(MPs)在脓毒症高凝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集10例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及10例健康体检者的新鲜血;离心分离出红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及MPs;应用Alexa-Fluro 488-乳粘素/CD 41a/CD14、Alexa-Fluro 647-CD 235a/CD 31/CD 45标定红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白细胞及单核细胞来源的MPs;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和血小板的PS外翻、MPs的数量;血凝仪测定相应凝血时间。结果:相对于健康人,脓毒症患者PS外翻红细胞(3.53%vs0.53%,P0.05)和血小板(3.00%vs 0.45%,P0.05)、MPs总数(4830/μL vs 2861/μL,P0.05)及各亚型MPs均明显升高;红细胞(238.4s vs 346.8s,P0.05)、血小板(209.1s vs 335.9s,P0.05)及MPs(207.1s vs 318.2s,P0.05)的凝血时间缩短。MP数、PS+红细胞/血小板比例分别与各自凝血时间成负相关(MP:r=-0.592,P=0.006;红细胞:r=-0.565,P=0.009;血小板:r=-0.641,P=0.002)。结论:红细胞、血小板的PS暴露及循环MPs和脓毒症高凝状态的发生相关,可能对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和抗凝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Cu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试验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u2+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在水温为9~13℃、18℃和24℃条件下,Cu2+对10d龄中国林蛙蝌蚪96h的LC50分别为5.01、3.80和2.99mg·L-1,致死阈浓度分别为4.0、2.5和1.6mg·L-1,而在96h内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5、1.6和1.0mg·L-1.18℃条件下Cu2+对20d龄中国林蛙蝌蚪的96hLC50为2.17mg·L-1.  相似文献   

13.
核转移技术与克隆羊屈南平综述汪开圣郭求真审校(北京护士学校,101100)1背景无性繁殖动物后代的实验最早取得成功是剑桥大学Grudon领导的一个小组,早在七十年代,他们用蝌蚪各种组织及成年青蛙表皮细胞与去核的卵融合,结果产生了蝌蚪,但这些蝌蚪未能成...  相似文献   

14.
樊晓丽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20,40(5):1731-1739
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本土无尾两栖类种群下降和灭绝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在中国南部丽水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on)是一种捕食本土无尾类蝌蚪的入侵物种。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受精卵和蝌蚪先后进行克氏原螯虾捕食风险的不同处理,检测孵出蝌蚪的形态特征、中期蝌蚪的形态特征、游泳表现及活动水平、变态时间与大小以及幼蛙跳跃表现,评估克氏原螯虾的捕食风险对黑斑侧褶蛙不同生长阶段幼体生长发育、运动能力及行为的综合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捕食者长期存在条件下黑斑侧褶蛙孵出蝌蚪的体长、尾长和尾肌宽均显著短于无捕食者的空白对照组和捕食者仅存在2 d的实验组,后两者处理下的蝌蚪体长差异显著,但尾长和尾肌宽差异不显著。长期捕食者存在条件下黑斑侧褶蛙蝌蚪的游泳总路程和平均游速均显著小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而蝌蚪体长、尾长、尾鳍高和尾肌高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有捕食者存在下黑斑侧褶幼蛙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的情况,而变态时间和幼蛙跳跃距离组间差异不显著。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测试时间、捕食者设置和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蝌蚪的活动频次。不同实验时间,长期捕食者存在实验组蝌蚪活动频次均小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无捕食者实验组蝌蚪的活动频次前期高于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后期低于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捕食者存在2 d实验组蝌蚪相对活动频次与检测时间相关不显著,长期捕食者存在实验组相对蝌蚪活动频次与检测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了黑斑侧褶蛙蝌蚪能够感知来自入侵捕食者克氏原螯虾的捕食风险,诱导产生较小的孵出个体、蝌蚪较低的活动水平,但这种不足可通过后期补偿生长,不影响进入陆地生境的变态个体的表型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广泛存在于水生生态系统表层,可为水环境中微生物的富集提供独特的生态位,并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我国是塑料生产及使用大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我国水系的微塑料污染状况及其表面微生物群落的生态效应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总结了我国三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微塑料污染现状、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对我国水环境中微塑料表面的微生物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变态蝌蚪对pH、盐度和碱度的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水温16~18℃的野外条件下,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水环境中pH、盐度和碱度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变态蝌蚪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林蛙变态蝌蚪对pH的适应范围为4.3~9.7,最低耐受限3.6,最高耐受限10.7;对盐度的最高耐受限为9.98g·L^-1,适应盐度上限7.14g·L^-1,安全盐度上限1.70g·L^-1;对碱度的最高耐受限为19.96mmol·L^-1,适应碱度上限8.76mmol·L^-1。安全碱度上限2.41mmol·L^-1.野外变态蝌蚪饲养池水体pH应控制在6.5~8.5,盐度控制在2.0g·L^-1以下,碱度不超过4.0mmol·L^-1.中国林蛙变态蝌蚪是一种狭酸碱、低耐盐、低耐碱生物。  相似文献   

17.
王汉屏 《四川动物》2007,26(2):406-408
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分别饲养在40只/L、80只/L、120只/L、160只/L、200只/L和240只/L6个不同的密度条件下,通过定时定量喂食及测量其全长、尾长、体宽、体重和死亡率的变化,分析密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和生长发育时间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影响都极其显著;(2)在40只/L的密度下,中国林蛙蝌蚪的全长、尾长、体宽、体重的增长速率最快,在240只/L的密度下,中国林蛙蝌蚪的全长、尾长、体宽、体重的增长速率最慢;(3)在相同时间内,40只/L的密度条件下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最高,在240只/L的密度条件下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4)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速度随饲养密度的升高而减慢。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农药对不同发育期蝌蚪的毒性,以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蝌蚪为对象,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25期、26期、35期和42期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9.5~22.0℃条件下,敌敌畏对各期蝌蚪96 h LC50分别为1.13、1.43、1.38和0.61 mg/L,各期蝌蚪对敌敌畏的敏感顺序为42期>25期>35期>26期.由此得出敌敌畏对25期、26期和35期蝌蚪属中等毒性,对42期蝌蚪则表现为高毒.因此建议农药施用应尽量避开蝌蚪的变态期进行.蛙类胚胎期(出膜后)随着发育对外界环境的耐受性增强,蝌蚪期随着发育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增强.鉴于42期蝌蚪意外死亡率高的特点,认为不宜采用变态期蝌蚪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从不同遗传终点检测苯胺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将黑斑蛙蝌蚪暴露于0、3.45、17.26、34.53、69.06μg/L不同浓度的苯胺96 h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采用微核试验测定红细胞微核率,通过彗星试验测定彗星尾长和尾距的变化。从17.26μg/L浓度组开始出现红细胞变形拉长和细胞膜破裂,且随着苯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另外,各浓度组蝌蚪红细胞数目随着苯胺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1)。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处理组微核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由于苯胺所致的红细胞破裂和Heinz小体的影响,微核率和浓度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苯胺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蝌蚪红细胞尾长和尾距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并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苯胺可诱发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效应;苯胺最高浓度处理组69.06μg/L蝌蚪红细胞DNA损伤水平与5 mg/L环磷酰胺相近,显现明显的DNA损伤,因此建议渔业水质标准对水体中苯胺限量的规定不应高于此值。  相似文献   

20.
谢文华  陶双伦  杨冬梅  梁静  李俊年 《生态学报》2014,34(22):6583-6588
种群密度效应主要表现在影响和调节种群的死亡率、发育速率、繁殖率以及扩散、迁移等反应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参数。分析密度对大树蛙蝌蚪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有助于探究外界环境因子导致大树蛙种群密度迅速下降的作用机制。设置了15、20、25只/L和30只/L 4个密度组,测量大树蛙蝌蚪的尾长、体长、发育时间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在15—30只/L范围内,密度升高显著降低了大树蛙蝌蚪尾长和体长的生长速率,减小其变态期的尾长和体长大小,其中与15只/L相比,20、25只/L和30只/L 3组蝌蚪的尾长分别降低了11.6%、11.8%和13.9%,体长分别降低了11.1%、9.5%和12.9%;随着密度的升高,大树蛙蝌蚪发育至跗蹠部伸长期和前肢伸出期的所需时间显著延长;大树蛙蝌蚪生长后期的存活率随密度升高显著降低,但密度对蝌蚪生长早期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因此,密度升高可显著减小大树蛙蝌蚪的尾长和体长、延长发育时间和降低其生长后期的存活率,可能影响大树蛙蝌蚪变态后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