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10、30、50、70、90 μmol·m-2·s-1)下虎斑乌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耗氧率、排氨率、肌肉中乳酸含量,以及呼吸代谢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虎斑乌贼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呈现先稳定后逐渐下降的趋势,10和30 μmol·m-2·s-1组之间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其他组,10和30 μmol·m-2·s-1光照条件下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8.43±0.22)和(8.47±0.17)%·d-1,存活率分别为(79.2±5.9)%和(80.0±4.9)%;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呈现先缓后急的上升趋势,在光照强度为90 μmol·m-2·s-1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组,肌肉中乳酸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10 μmol·m-2·s-1组的乳酸含量与30和50 μmol·m-2·s-1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鳃中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先稳定后逐渐降低,在光照强度为10和30 μmol·m-2·s-1条件下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则在这两种光照强度下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70 μmol·m-2·s-1光照强度下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为(104.93±4.17) U·mg-1 pro,丙二醛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先稳定后逐渐增加,在光照强度为90 μmol·m-2·s-1时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为(5.06±0.35) nmol·mg-1 pro.表明10和30 μmol·m-2·s-1条件下虎斑乌贼生长、存活和代谢水平处于最佳状态,适用于规模化养殖,一旦超过此范围,光照越强,受到的胁迫越大,越不适合于乌贼生长与存活.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避免太阳光直射,做好遮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紫色小白菜有机酸的提取优化及UPLC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紫色小白菜中精准的有机酸提取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紫色小白菜有机酸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紫色小白菜有机酸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3%,料液比1∶21,超声时间11 min,超声温度70℃。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对紫色小白菜叶片和叶柄部位有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出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琥珀酸和酒石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5.968、5.019 mg/g;其次为柠檬酸,分别为9.293、1.385 mg/g。定性定量结果表明,紫色小白菜叶片及叶柄部位含有丰富有机酸类物质,叶片部位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酒石酸含量均高于叶柄部位,而琥珀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李月桂  黄晨娟  凌寿坚  邓辉  何亚利  梁顺容 《生物磁学》2013,(30):5965-5967,6000
目的:研究由阴性杆菌致尿路感染患者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耐体外药敏情况。方法:选取并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培养出的195株致病菌的分布及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情况。结果: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有128例(65.64%),革兰阳性菌共有59例(30.25%),致病菌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均有明显的耐药性(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低氧胁迫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感染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影响, 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 在低氧胁迫后, 取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鳃组织加入组织固定液, 进行HE染色。在低氧条件下使螺原体感染中华绒螯蟹, 计算螺原体拷贝数, 并对血淋巴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处于长时间低氧胁迫状态下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疏松, 出现大量小空泡, 鳃轴结构弥散, 组织结构被破坏。此外, 低氧组的中华绒螯蟹感染螺原体后的死亡速度相对于常氧组明显加快, 血细胞内的螺原体数量、线粒体膜电位、血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相较于常氧组均显著升高。以上研究说明低氧胁迫可以加速螺原体的感染, 使河蟹死亡速度变快, 使血淋巴细胞凋亡和坏死更显著, 不利于河蟹的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SLE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出现中枢感染前长期使用泼尼松治疗,曾误诊为狼疮脑病应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治疗过程中出现狼疮活动,激素加量后症状缓解。结论 SLE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感染相关症状与SLE表现部分重叠,腰穿脑脊液墨汁染色找隐球菌和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是诊断的主要手段。及时诊断和有效抗真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PA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收集的359株PA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分别占38.1%、17.5%和13.9%;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62.7%;P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9.7%),其次为阿米卡星(13.1%)和头孢他啶(17.8%),另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PA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舍曲林抗新生隐球菌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0 mg/mL氟康唑、10 mg/mL舍曲林、20 mg/mL舍曲林、10 mg/mL氟康唑联用10 mg/mL舍曲林以及10 mg/mL氟康唑联用20 mg/mL舍曲林组。通过体外药敏试验及BALBc小鼠新生隐球菌动物探讨各组间抗隐球菌效果的差异。结果体外药敏试验发现舍曲林可有效降低新生隐球菌菌落数,当与氟康唑联用时抑菌效果更显著。动物实验发现2种浓度的舍曲林都可明显降低感染小鼠实验早期脑、肺组织的新生隐球菌菌落数,但在实验后期,低浓度的舍曲林对感染小鼠脑组织失去抑菌作用。脑、肺组织中,舍曲林治疗对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效果均不如氟康唑。舍曲林与氟康唑联合用药对新生隐球菌模型小鼠肺组织的抗菌效果强于单用舍曲林或氟康唑。结论舍曲林具有抗新生隐球菌的作用,当与氟康唑联合用药时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利用原核系统表达RNA编辑蛋白OTP82,通过蛋白变复性的方法得到全长蛋白,并优化实验条件提高OTP82的收率。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OTP82全长融合蛋白(HSO),表达后的菌体用高压细胞破碎仪匀浆后收集包涵体并用包涵体洗涤液重复洗涤两遍,然后用含有8 M尿素的变性缓冲液将包涵体搅拌溶解得到蛋白原始液。将蛋白原始液复性后采用镍柱亲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等方法对HSO的变复性结果进行筛选。结果:通过对复性缓冲液中盐浓度、谷胱甘肽的浓度和比例以及小分子添加剂的探索,得到了OTP82融合蛋白适合的变复性条件(pH 8.5 100 mM Tris,400 mM NaCl,200 mM 精氨酸,5 mM GSH,0.5 mM GSSG,6 mM β-环糊精,2 mM EDTA,1 mM PMSF)复性率达到2.73%(获得蛋白0.42 mg/L)。结论:通过变复性的方式能够在体外得到OTP82的粗蛋白,为揭示RNA编辑蛋白作用机制提供基础实验依据,为后续利用PPR蛋白进行工程蛋白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氮源是影响微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重要因素,文中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NaNO3、CO(NH2)2、NH4Cl、CH3COONH4及其浓度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生长速率、油脂产率、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H4+更易被眼点拟微绿球藻利用,能更好地促进微藻生长和油脂积累;氮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微藻的生长和藻油脂肪酸的去饱和,但不利于微藻油脂的积累。在实验考察的氮源种类和浓度范围内,CH3COONH4是促进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和油脂积累、EPA生成的适宜氮源,其适宜的浓度为5.29 mmol/L。  相似文献   
20.
胡晋平  王妍  黄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1):1359-1361, 1366
真菌性腹膜炎是影响腹膜透析的主要因素之一,与细菌性腹膜炎相比,其病亡率更高。尽管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管理的提升,真菌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全球发病率为2.0%~23.8%,但对于患者个人来说腹膜炎仍是影响其生存及预后的主要因素。国际腹膜透析协会建议一旦确诊为真菌性腹膜炎,需要尽早拔管并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至少2周,最终才能继续腹膜透析。早期预防和及时规范诊治是维持长期腹膜透析成功的关键,本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真菌性腹膜炎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