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黄连属(毛茛科)花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扫锚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黄连属(Coptis)植物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属植物所有的花部器官均为螺旋状发生,雄蕊为向心式发育,花瓣原基有微弱的延迟发育,心皮原基为对折型(即马蹄形),子房为半封闭类型,子房柄是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通过与其它具T.型染色体类群在花形态发生上的比较,认为黄连属表现出了某些原始的性状,这一结果与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黄连属为毛莨科的基部类群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根尖压片和卡宝品红染色法,对分布于高黎贡山的东、西坡不同生态带的8个云南黄连居群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居群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核型基本一致,除东坡一个居群为3A型外,其余均为2A型;总体上同一生态区域内各居群的核型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不同生态区域的居群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为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的有无及数目在东西坡居群间存在较大变化;东坡居群的不对称程度均较西坡高。  相似文献   
13.
云南黄连为中药材黄连的原植物之一,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通过对云南黄连的开花物候、花部特征、繁育系统及传粉方式进行观察研究,以探讨云南黄连濒危机制,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及人工抚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云南黄连的花期从12月份起至第二年的3月份,花期长达4个月,花序开花可持续45~60d,同一花序上不同花的开花时间相隔1~3d,单花花期可持续40~45d。(2)云南黄连为多歧聚伞花序,苞片包被花芽,花两性,雄蕊和心皮多数。(3)云南黄连的花粉-胚珠比(P/O)为9 000左右,杂交指数(OCI)值为4或5,为自交亲和但需要传粉者完成传粉的兼性异交型繁育系统,并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从大连海域患“腐皮综合症”的养殖刺参肠道中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细菌LNUB415,经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确定其对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被初步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从多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中筛选到抑菌效果最好的黄连,可使刺参死亡率降低30%.  相似文献   
15.
宣黄连特指主产安徽的短萼黄连,宣黄连系安徽历史名药,由于长期的采集,资源已经极度枯竭。本文报道了宣黄连的生态学特征和栽培研究,研究表明,野生宣黄连种群主要分布在安徽皖南山区,有林下类型和溪边类型两种,其中以林下类型为主。对宣黄连的栽培结果表明,宣黄连最适宜在皖南山区生长,应建立种质苗圃以保护和繁育宣黄连。  相似文献   
16.
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常见"黄连"的识别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被称为"黄连"的2科6属植物的形态识别、生态及应用现状,并提出黄连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连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对黄连植物不同部位的有机溶剂提取部分进行抗氧化评价,将所测定结果与Trolox进行比较,发现黄连植物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不同。其中,黄连须根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同一部位中,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一般要高于石油醚提取物。在三种方法中,黄连不同部位的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三种方法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以FRAP法与DPPH法相关性最好(r=0.9261,P<0.01)。  相似文献   
18.
高黎贡山云南黄连形态和种群个体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地观测和种植观测研究,补充描述了高黎贡山云南黄连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并进行部分形态统计。研究表明,种群个体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种群模型属稳定增长型。云南黄连在中度人为干扰下,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种群能保持稳定并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与长白山的缘分始于2005年,经历了大学毕业、工作,当再次回到学校读研时,研究地点居然是美丽的长白山针阔混交林。选择生态学专业,完全是出于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迷恋,而长白山,是我永远无法抗拒的天堂。很庆幸,因为实验原因,2013年我能在长白山度过整个生长季,这让我有机会从各角度、各层次认识、了解和领略它的无限风光。长白山  相似文献   
20.
安徽短萼黄连种群特性及其濒危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莉  张小平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394-1398
对安徽省境内短萼黄连的地理分布、分布地自然概况及种群大小、分布格局、年龄结构等种群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萼黄连在安徽省主要分布于九华山、黄山、清凉峰和牯牛降等山区.其生境涉及林冠下和水沟边两种类型,均表现为阴湿、土壤疏松、呈酸性而富含有机质,要求光照荫蔽度平均达到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90%,土壤含水量在30%以上.现有短萼黄连种群均为高群集分布,年龄结构不合理,且多为小种群,表明种群已处于相对不稳定阶段.自然生境的严重破坏、成年植株的过度采挖对短萼黄连种群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部分野生种群个体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