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2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47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伸展蛋白的分子间异二酪氨酸交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蛋白质中二硫键附近的残基进行了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平行和反平行残基间存在着特异的配对规律。这种残基间的相互作用或识别,可能与蛋白质折叠过程中正确地形成二硫键有关。该结果有助于蛋白质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采用P-tyr-BSA为免疫原免疫家无得抗血清。将纯化的IgG与HRP偶联,建立了P-tyr-Pr的ELISA法,并测定了正常大鼠肾脏等组织中P-tyr-Pr含量,其分布规律如下:上清中P-tyr-Pr含量高者,其颗粒部分则低,反之亦然;其中肾脏上清中含量远比其它组织(脾、肺、肝等)高。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膜性肾炎大鼠肾脏P-tyr-Pr含量,发现其上清中的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大鼠肾脏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初步研究了三种有机溶剂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对缢蛏碱性磷酸酯酶(ALP)分子构象和催化活力的影响。发现在有机溶剂作用下,ALP的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差光谱、园二色光谱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酶经甲醇、二甲基甲酰胺预处理后酶活力提高,经二氧六环预处理后活力下降,但当测活体系中有三种有机溶剂存在时,酶的活力却被大大抑制。  相似文献   
95.
大鼠出生后脑内钙调神经磷酸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BA-ELISA.immunoblotting及酶活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大鼠脑中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大鼠出生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含量在大鼠出生后第二周和第三周显著增加,其活力也在出生后第二周达到顶峰。钙调神经磷酸酶这种有规律的变化与脑中突触形成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暗示钙调神经磷酸酶可能参与突触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粤油 116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材料,对不同处理种子的除子叶“种胚”(以下简称“种胚”)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花生种子活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种胚”内出现一种新蛋白质( pI6.2、MW 10 KD),随种子老化程度加深,含量逐渐增多.我们认为该蛋白质与花生种子老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作为该种子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告了用SephadexG—100柱层析法纯化样品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纤溶酶组成成分的分子量的研究结果。经柱层析分离的纤溶酶电泳测定分子量结果为11条带,分别为68,000、49,000、42,000、41,000、36,000、29,000、27,000、26,000、25,000、21,000和12,000。而纤溶酶的主要组分集中在21.000与42.000之间,为其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98.
蛋白质类生化药物,如L-天门冬酰胺酶、激肽释放酶、尿激酶、细胞色素C、胰岛素等,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疗效好、容易为人体吸收和代谢等特点;但它们往往稳定性差易变性,而失去生物活性。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而引起过敏反应等不足,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能得到比天然蛋白质性能更为优良的蛋白质类生化药物,以便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获得更为良好的蛋白质有以下四种方法:1.随机的基因突变、诱变种的筛选来获得新的蛋白质。但是,这种方法受到许多限制,特别是当要求改变蛋白质分子中某一特定的残基或区域是难以控制的;2.用化学修饰方法改良蛋白质的某些性能,这种方法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这种方法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往往不易按人们的意愿来  相似文献   
99.
植物质膜H^+—ATPase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质膜H~+-ATPase具有控制细胞内环境pH,产生电化学势梯度,促进离子及分子运输,控制细胞伸长生长等生理功能。它含有大约100kD的催化亚基,8~10个跨膜的螺旋,使ATP水解与H~+运输相偶联。酶活性受植物激素、脂类和蛋白激酶等因子调节。此酶已被成功地分离、纯化、重组和分子克隆。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