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8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灵芝对小鼠空间分辨学习与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Y-型迷宫法测试小鼠空间分辨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每日ig灵芝2.58/kg共7d,有明显促进学习的作用。每日ig灵芝2.5g/kg共7d或ig灵芝5g/kg共7d都能显著地拮坑东莨菪碱所致学习障碍的作用。此外,学习训练后立即ig灵芝2.5g/kg或ig灵芝5g/kg也有明显地改善东莨菪碱损害记忆巩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朱砂叶螨羧酸脂酶最优测试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朱砂叶螨离体羧酸酯酶测试过程中所需缓冲液pH值、恒温时间、反应温度及底物浓度,设立4因子5水平试验,在考虑4个因子主效应和互作效应的情况下,筛选测试羧酸酯酶的最优条件组合。  相似文献   
63.
Forskolin(FSK)是一种植物二萜类化合物,为腺苷酸环化酶的特异激活剂,实验发现:FSK和作为参照的诱导分化剂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升高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并降低膜PKC活性,FSK可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1,4,5)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44.4%至67%;FSK与RA合用可显著降低成骨样细胞特征蛋白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FSK对成骨样细胞内磷脂酰肌醇信息传递体系有深刻影响,可能与其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4.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sp74. 0kb draTG片段为探针。自A.Brasilense Yu62的基因文库中克隆了约8kb的draTG同源片段。通过对该片段的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Abrasilense Yu62的draTG基因定位在3.0kb EcoRI-Kpn I片段上,其上游与nifH基因相邻。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含有完整的draTG,这两个基因下游还有两个开放阅读框架(ORF3和ORF4,其中ORF4是不完整的),draTG及下游的ORF3推测以一个操纵元的方式转录;在draG及ORF3的上游区域均发现。54依赖型启动子的特征序列(DPE及UAS).推测它们与draT共转录外,还有可能单独转录。同源比较的结果表明Azospirillum的DraTG是非常保守的.它们在菌株及种间的差异都很小;紧接着drag的ORF3除与A lipoferumRhodospirillum rubrum相应位置的ORF同源外,还与Azotobacter vinelandii的ORFl4同源;ORF3下游的ORF4与大肠杆菌的yafj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5.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转化反式肉桂酸生产L-苯丙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探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的培养基成分、培养固定化及转化条件。实验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葡萄糖0 5,胰蛋白胨0.5,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05,L-Phe0.05,pH.0,30℃,20L发酵罐中培养15~17h.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用2.5%卡拉胶包埋18%的湿菌体。最佳转化条件为:1.0%反式肉桂酸,4mol/L铵离子,pH10.5,30℃。用卡拉胶固定化的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可以将77.7%的反式肉桂酸转化为L-苯丙氪酸。  相似文献   
66.
2-酮-L-古龙酸还原酶分离纯化及其理化、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酵L山梨糖的GluconobacteroxydansBacilusmegaterium2980混和菌株的无细胞抽提液中分离到了2酮L古龙酸还原酶(KGR),测得其分子量为90kDa。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它为一个典型的MichaelisMenten氏酶,对2-酮-L-古龙酸作用的值为3.42×10-3mol,最适作用pH为6.5,最适作用温度为30℃。2-酮-L-古龙酸还原酶的合成不受L-山梨糖和2-酮-L-古龙酸的诱导,故推测2-酮-L-古龙酸还原酶是Gluconobacteroxydans的一个组成酶。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球形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生长和积累聚卢-羟基链烷酸(PHA)条件的研究,确定采用两段培养法提高PHA的产量。第一阶段提供适合菌体生长的条件:以葡萄糖作碳源,尿素为氮源,光照微好氧培养。第二阶段则提供使菌体积累PHA的条件:补加乙酸钠厌氧光照培养。经两段培养后菌体PHA含量可占细胞干重的45%,PHA产量每升发酵液可达1.7g。  相似文献   
68.
灵芝的人工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的人工栽培赵庆新世界上共有120多种灵芝,我国有80种以上。灵芝曾被我国明朝名医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现代科学研究确证灵芝含有多种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物质。因此。市场供不应求。发展灵芝栽培产业,很有前途。1灵芝的生物学特点灵芝属药用真菌,为腐生...  相似文献   
69.
通过测定含β-桐酸(β-ESA)的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在加入Ca(2+)后浊度,粒度及内包荧光物释放的变化,研究了Ca(2+)与DPPC/β-ESA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PPC/β-ESA脂质体是一类对外加Ca(2+)敏感的脂质体,Ca(2+)的作用首先是引起脂质体间的集聚然后使脂质体融合;此时加速脂质体内包荧光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70.
本文描述了袋衣属一新种——横断山袋衣。它是本属中第一个以巴巴酸为恒有成分的种类,又是指袋衣种群中第一个具有真正裂芽的成员。这一新种是作者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植物标本室工作期间从H.Smith于1934年采自中国四川省的大量标本中发现的。对乌普萨拉大学的访问是中国科学院与皇家瑞典科学院之间1982年科学交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