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一种新型的昆虫诱捕器及其对长足大竹象的诱捕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瑶君  刘超  汪淑芳  邓丽  罗耀  刘敏  罗慧 《生态学报》2011,31(20):6174-6179
生态诱捕竹林主要害虫是当前研究的难点。用长形竹条和可降解的聚乙烯光滑细线编织成圆柱体虫网诱捕器,以竹笋为引诱剂,研究了不同孔径的虫网对不同大小的长足大竹象成虫的捕获效果,分析了虫网诱捕器捕获成虫的主要部位及该部位的的超微结构,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成虫足的作用力特点及其与虫网的互作机制。研究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诱捕率Y与虫网边长X1极显著相关,并受中足长度X2的影响,三者间的回归方程为Y=-30.551+ 13.945X1+ 7.825X2(X1∈ 、X2∈ )。(2)虫网诱捕器主要捕捉成虫的主要部位是前、中、后足的转节和腿节。(3)足与虫网的互作主要是机械作用,诱捕器对长足大竹象的捕获主要是虫网与足间的机械作用的结果。虫网诱捕器制作简便,成本低,无毒无污染,是捕获长足大竹象的有效工具。其研究结果为竹林害虫生态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魔芋神经酰胺进行初步的探索,重点分析了溶剂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对魔芋神经酰胺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并且结合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方法对魔芋结合态神经酰胺-鞘磷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3.
为什么少年科学侦探总能出奇制胜,破解一切匪夷所思的难题?看看他们那闪耀着高科技光芒的调查工具箱吧!指纹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如何让隐身的指纹现出原形?怎样采集指纹证据……科学神探之指纹提取器将帮你解开所有谜题,让你成为校园中无可争议的金牌大侦探!快快拿起工具箱,背熟你的专属密码,奔赴第一案发现场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一体化防护服(IPS)的抗荷性能.方法:在离心机上首先测定10名受试者的基础 Gz耐力,然后受试者穿IPS充气,测此时的松弛耐力,两者之差即为IPS的抗荷性能.结果:受试者穿IPS时的松弛耐力明显高于基础耐力(P<0.01),其抗荷性能达到(2.38±0.38)G.结论:IPS的抗荷性能较好,可满足我国高性能战斗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
报道了越南蜘蛛1新纪录科,开普蛛科Caponiidae。描述了越南1新纪录种:刚毛老挝蛛Laoponia saetosa Platnick & Jager,2008和1新种:拟刚毛老挝蛛L.pseudosaetosa sp.nov.。这2个种的雄性触肢器的形状基本相同,但是触肢器生殖球的大小差异十分显著,该结构在拟刚毛老挝蛛中显著小于刚毛老挝蛛(P<0.05)。标本采集于越南北部的3个国家公园:库风国家公园(Cuc Phuong National Park),吉婆岛国家公园(CatBa National Park)和三岛国家自然公园(Tam DaoNational Park)。拟刚毛老挝蛛,新种Laoponia pseudosaetosa sp.nov.(图6~8,10,13)正模♂,副模20♂♂,越南永丰省三岛国家公园,2007-04-01至2008-03-31,范鼎飒采。词源:新种因生殖器结构与刚毛老挝蛛Laoponiasaetosa Platnick & Jager,2008相似而得此名。  相似文献   
46.
利用回转器旋转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是一常见的在地面研究失重对生物体影响的方法。本文应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量8~16天的鸡胚经回转器旋转,不同时间后鸡胚脑细胞内的DNA含量,研究旋转对不同发育阶段鸡胚脑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说明旋转后的鸡胚脑细胞被阻留在G1期  相似文献   
47.
利用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分别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研究它们在此过程中对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时,经norflurazon处理0~168h后,种子中ABA水平呈现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GA3、IAA、ZR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体吸器形成时,经2,6-DMBQ处理0~72h后,肉苁蓉种子萌发体ABA水平变化不显著,GA3、IAA、ZR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表明在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中外源信号物质nor-flurazon和2,6-DMBQ能影响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48.
甘肃、新疆、内蒙苹果蠹蛾成虫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要的果树害虫和检疫对象。2005年至2010年,本研究在甘肃、新疆及内蒙古的不同区县选取了16个果园,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其中的苹果蠹蛾成虫发生规律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苹果蠹蛾在西北地区每年发生2.5个世代;在正常气候条件下,3个成虫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5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但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果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化学防治、迷向防治等防治措施对苹果蠹蛾成虫捕获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生活史研究为主的监测并不适合在上述果园中开展。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未对苹果蠹蛾的季节动态进行准确的预测,需要对苹果蠹蛾除成虫外的其他虫态的季节性变化进行详细研究,并建议选择3个以上的果园进行监测,综合各个果园的监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FWS-DBL-1新型太阳能灭虫器在320~580、360、400、460和520nm 5种不同波长下对吐鲁番葡萄产区害虫的诱捕效果及对天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5种波长下,灭虫器诱捕昆虫的种类相似,以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脉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为主.诱捕的主要昆虫是蜉金龟Aphodius sp.、白云斑鳃金龟Polyphyyla alba vicaria Semenov、额喙丽金龟Adoretus nigriforns Steven、毛喙丽金龟Adoretus hirsutus Ohaus、绣罗夜蛾Leucanitis picta Christoph和淘赏夜蛾Catocala puerpera Gioma等.其中:灭虫器在400nm波长下的诱捕量最多,其次是320~580nm和360nm波长.综合分析比较:400nm波长对鞘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360nm波长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的诱捕能力最强,520nm波长对半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对天敌的安全性研究表明:FWS-DBL-1太阳能灭虫器对天敌有一定的诱捕作用,益害比为1:4~1:5.诱捕量较多的是步甲科和草蛉科的天敌,占天敌总诱捕量的85.82%.在这5个波长中,360nm波长下,灭虫器对天敌的诱捕作用最小,对天敌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0.
本文研究了FWS-DBL-1新型太阳能灭虫器在320~580、360、400、460和520 nm 5种不同波长下对吐鲁番葡萄产区害虫的诱捕效果及对天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5种波长下,灭虫器诱捕昆虫的种类相似,以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脉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为主。诱捕的主要昆虫是蜉金龟Aphodius sp.、白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alba vicaria Semenov、额喙丽金龟Adoretus nigriforns Steven、毛喙丽金龟Adoretus hirsutus Ohaus、绣罗夜蛾Leucanitis picta Christoph和淘赏夜蛾Catocala puerpera Giorna等。其中:灭虫器在400 nm波长下的诱捕量最多,其次是320~580 nm和360 nm波长。综合分析比较:400 nm波长对鞘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360 nm波长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的诱捕能力最强,520 nm波长对半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对天敌的安全性研究表明:FWS-DBL-1太阳能灭虫器对天敌有一定的诱捕作用,益害比为1∶4~1∶5。诱捕量较多的是步甲科和草蛉科的天敌,占天敌总诱捕量的85.82%。在这5个波长中,360 nm波长下,灭虫器对天敌的诱捕作用最小,对天敌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